APP下载

武术英文书籍调查研究

2017-06-15张正荣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咏春拳气功英译

张正荣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武术英文书籍调查研究

张正荣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武术英文书籍是研究武术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武术英文书籍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武当武术以及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相关英文书籍出版不多;国内外对武术术语的翻译存在差异,武术翻译标准化工作任重而道远;另外,武术英文书籍的引进和研究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武术英文书籍;调查;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我国首部国际传播蓝皮书《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4)》指出;国际民众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首推中国武术[1]。武术国际化传播是促进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武术传统文化的熏陶、武术专业术语的交流、武术技术的传承在国际化进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英语,不管是纸质的、电子的、还是口头的。而纸质的武术英文书籍也成为武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因此,武术英文书籍也成为研究武术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拟对武术英文书籍现状进行调查,以期探寻武术英译和研究的发展态势,并为未来的武术翻译和研究提供方向。

一、武术英文书籍现状分析

(一 )与武术分类相关的英文书籍现状分析

按照中国武术研究院所编的《武术之光》,中国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和搏斗两大类。武术套路运动分为四个部分。1)拳术,包括长拳、南拳、形意拳和八卦掌等百余种拳术。2)器械,包括短器械(刀、剑等)、长器械(棍、枪等)、双器械(双刀、双剑等)和软器械(九节鞭、三节棍等)。3)对练: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徒手和器械对练。4)集体项目,包括六人或六人以上的徒手或持器械的集体演练[2]。另外,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有9种,分别是: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大舞、马王堆导引术、十二段锦、太极养生杖和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据此,随机抽取了大家耳熟能详的 18个武术术语,在 AMAZON 美国官方书籍网站中输入,得到如表1所示数据。

表1 与武术分类相关的英文书籍数量

由表1所示调查结果可知:

1.国内外武术术语英译存在差异

1)已 经 约 定 俗 成 的 武 术 术 语 英 译 , 在AMAZON 获取的数据远远大于采用拼音翻译法的数据。在武术术语的英译问题上,有些词已经家喻户晓,如 MARTIAL ARTS 和 KUNG FU,虽然国际武联认为“WU SHU”一词才能准确表达中华武术的内涵,并且该联合会的英文名字为“INTERNATIONAL WUSHU FEDERATION”, 简称“IWUF”。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含有“MARTIAL ARTS” 和 “KUNG FU” 一 词 的 书 籍 远 远 超 过“WU SHU”和“GONG FU”。另一个就是“WING CHUN KUNG FU”,咏春拳随着李小龙在国际武术界地位的提升也得以闻名世界。还有“SAN SHOU” 一词的书籍远远超过“SAN DA”。

2) 之前没有推广的词,现在大都采用拼音形式,如输入“WU QIN XI”得到的相关数据远远大于输入“FIVE ANIMAL MIMIC EXERCISES”,输 入“TUI SHOU” 得 到 的 相 关 数 据 远 远 大 于“PUSH HANDS WUSHU”, 输 入“BA DUAN JIN” 得到的相关数据远远大于“EIGHT-SECTION BROCADE”, 输入“XINGYIQUAN”的得到的相关数据远远大于 FORM-WILL BOXING。

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发现:

1)有学者如王冬梅[3]认为国内外武术术语英译存在差异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中国武术通过民间的形式传播到国外,早于中国武术的官方推广近 100 年,一直称为 Kung - fu。上世纪 60- 80 年代的功夫片也一直沿用过去中国民间的叫法,称为“Sanshou 散手”,而没有改为中国国内较通俗的称谓“Sanda 散打。二是译法不同。国外采用韦氏拼音和粤语拼音进行武术名称的汉英翻译[3]。韦氏拼音创始人是英国人 T·F·威妥玛,从 1841 年起在英国驻华使馆任职,1871 年升为英国驻华公使。在华期间,他用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

2)输入武术术语的汉语拼音得到的相关数据远远大于翻译不统一的英文(除约定俗成的外),原因是 1979 年联合国通过决议,以汉语拼音取代韦氏拼音;国际标准化组织则于 1982 年开始以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但西方学者习惯用韦氏拼音,这就是为什么采用韦氏拼音和汉语拼音翻译武术术语并存的原因。仅太极拳一词的翻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韦氏拼音为主导阶段,译为 T'ai-Chi Ch'uan,第二阶段韦氏拼音 T'ai-Chi Ch'uan 和汉语拼音 TAIJIQUAN并存阶段,第三阶段为以汉语拼音为主导阶段,译为 TAIJIQUAN。

2. 太极拳影响力最大,武当拳和形意拳的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地扩大

目前,中国武术至少有七大拳系,即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太极、形意、八卦。表1选了七大拳系中的五个,这五个拳系影响力排名分别为:太极、八卦、少林、武当和形意。太极拳位列榜首。

分析太极拳影响力最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太极拳可疏通经络、治愈三高、强健血管、增强筋骨、放松神经系统、激活自身修复系统、防止心肌梗塞、增强心脏功能、减少五脏 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早在 1996 年,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的 Emory 大学的康复医学教授 Steven L. Wolf博士研究发现,练太极拳的老年人跌倒的几率下降了 48%。

2)国家政策扶持。2006 年 5 月 20 日,太极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务院于 2016 年 10 月 25 日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纲要》第一篇第六章提到: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

3)太极拳适合各年龄各层次的人习练。国家体委早在 1956 年与 1959 年前后以杨澄甫拳架为蓝本,编写了“24 式简化太极拳”“88 式太极拳”,这样太极拳就融武技格斗和健身养生于一身,形成了专业——业余——群众这个金字塔。另外,太极拳入手好学,提高迅速,理论完备,高手辈出,动作丰富美观,而其它拳套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样式相对单一,没有经过简化,入门比较困难,所以普及难度较大。

4)海内外华人武术大师及西方人士的宣传。海内外华人武术大师,如叶问、李小龙、杨俊敏、梁栋材、廖渭山、罗邦祯、杨振铎、黄文山等,西方人士,如索非亚·德尔扎(Sophia Delza)、特姆·霍维茨 ( Tem Horwitz)、格拉斯·怀尔 (Douglas Wile)、 苏 珊· 基 姆 尔 曼 (Susan Kimmelman)、 顾瑞 特·辛格 (Guriot K. Singh)和托 利·威廉 姆 斯(Troy Williams)。道格拉斯·怀尔是美国当代汉学研究专家 , 1983 年出版的《杨家太极拳秘诀》和1996 年出版的《遗失的晚清太极拳经典》(Lost Tai'-Chi Classics from the Late Ch'ing Dynasty) 在英语武术界颇有影响力。托利·威廉姆斯 (Troy Williams)2011 年出版的《关注太极拳 : 太极拳经典 研 究》(Focus Tiijquan: A Study of the Taijiquan Classics)。该书是把太极拳经典研究与太极拳训练相结合进行研究的一部力作[4]。

3. 咏春拳书籍出版多

目前全球咏春拳习练者超过 500 万人 , 为什么咏春拳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

原因主要有这几点:一是关于咏春拳的电影宣传。从最初的《叶问》三部曲,《到一代宗师》,再到最近的动作电影《师傅》,咏春拳在荧幕上可谓是风生水起。二是咏春拳的推广要归功于三个人:一代宗师叶问、关门弟子梁挺和功夫巨星李小龙。叶问简化博大精深的咏春拳,将其拆改成简单通俗的动作(如摊、掌、膀、伏、抌、捶), 将秘而不传的咏春拳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世界名拳。梁挺则将咏春技击术以国际法例授权各国独立发展,得到包括全球军警、武术及影视各界的高度认可,为咏春拳的传扬做出巨大贡献。李小龙以咏春拳为基础融合世界上其他武术创立了“截拳道”,他第一次向外国人展示咏春拳中的“寸拳”,这种在近距离能爆发出巨大威力的寸劲彻底的征服了外国人。

4. 气功类书籍出版较多,气功正风靡欧美国家和地区

主要原因是气功的养生功能。《中医气功学》认为“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一体的身心锻炼技能”[5]。 北京黄亭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张明亮认为气功的价值在于它通过调形、调息、调心“三调合一”充分调动人体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符合复杂性科学、生命自组织理论、系统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武学角度来讲,气功分为外家功法和内家功法。外家功法讲究内外皆修,外练筋骨皮,内练一股气,内外相辅相成。内家功法讲究先得气,后养气,再运气,然后再养气,达到强身和护身的作用。两种功法的最高境界都是形成气走全身经络,先是小周天,后是大周天,再是奇经八脉,最后达到护身和强身的作用。在国际‘绿色医疗’的倡导与影响下, 不少欧美发达国家把气功作为“先进医疗技术”引进和推广。在美国,医疗气功已被作为替代医学疗法中的结构手法与能量疗法而得到较广泛的运用。在德国,政府已把气功列为国家医疗保健计划。在英国,很多健身中心教授气功。

5.少林功夫英文书籍远远大于武当武术英文书籍

在 AMAZON 美国官网的书籍网站,搜索到与少林功夫相关的书籍 295 本 , 而与武当武术相关的书籍只有6本。2006 年 5 月 20 日,武当武术和少林武术经国务院批准同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关于武当武术的翻译和翻译研究显得相对匮乏,远远低于少林功夫。

分析上述现象原因主要有 : 原因一,武术对外传播人才。少林功夫在AMAZON输入“SHAOLIN KUNGFU”可以发现 295 条相关信息。主要作者 以 外 籍 人 士 为 主, 如 Wong Kiew Kit,Ronald Wheeler, Jin Jing Zhong, Andrew Timofeevich,Stuart Alve Olson 和 David Carradine。 中 国 人 有 Yang Jwing Ming(杨敬敏,台湾人,现居住在美国 )、Shi Yan Ming(释延明,现居住在美国)和 Shifu Yan Lei (释延雷师傅,现居住在英国伦敦)。在 AMAZON 可 搜 索 到 Wong Kiew Kit 和 Ronald Wheeler的书籍条目分别为 84 和 54 条。原因二,立体化营销手段。1982 年电影《少林寺》的上映让世界目光聚焦少林功夫。之后,开办少林寺网站 (1996 年 ), 举办少林功夫国际研讨会,邀请世界名人政要来少林寺体验少林武术文化,挖掘整理少林武术文化内涵 , 派遣几十个武僧常年在海外教授少林功夫。这些让少林功夫吸引了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武术爱好者先后到少林寺及少林寺武术馆或武校习练少林武术。

(二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书籍现状分析

“拳起于易,理成于医”[6]。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武术与中医之间的密切关系。八卦掌、太极拳等都来自《易经》理论。儒家的“中庸”、“礼乐”,道家的“天人合人”、“道法自然”、“精气神理论”,佛家的“空观”“ 禅定”都在武当武术中有所体现。太极拳融合了传统中医和道家养生术理论,因此大医学家往往也是大武术家。 如发明了武术鼻祖“五禽戏”的华佗,以一指点穴法治愈大将尉迟敬德的肩痹风的孙思邈,撰写了针灸学上著名的“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的丹阳子马钰等。在AMAZON 美国官方书籍网站搜索到的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中可知,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方面的书籍远远低于表1所列的与武术分类相关的英文书籍。已经出版了很多英文的武术理论和竞技方面的书籍,而中华武术受到的儒释道、中医阴阳理论和经络理论、易经哲学思想影响的英文书籍出版不多,对武术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不够。

表2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该表中,相关的DVD 均没有找到。原因是表1中需要DVD或图解才能更清楚地阐述动作是如何进行的,而表2均为理论,无需DVD展示。

(三 ) 武术英译书籍作者的分析

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海内外武术传播者出书著书情况,并在 AMAZON 美国官方书籍网站输入中文名或英文名搜索到的武术著者的相关情况如表3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已经出版了大量的有关武术的英文书籍,有华人出版的,也有外国人出版的,有中英文对照版,也有纯英文版的,但大部分为海内外华人所著。海内外华人不仅具备深厚的双语基础,而且还深谙武术专业知识,所以成为武术对外宣传和交流的主力军。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武术文化兴趣浓厚,又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对武术典籍英译与研究工作也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武术文化英译书籍的出版年代来看,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加入到了翻译与研究武术文化典籍的行列中来。

表3 武术书籍作者

杨俊敏 (Jwing-Ming Yang)是目前为止出版太极拳文化典籍英译著作数量最多的武术家。从百度百科上,得知杨俊敏 (Yang Jwing-Ming)于 1946年生于中国台湾省,15岁时开始学习武术、按摩和中医。1982 年在波士顿成立了杨氏武术协会YMAA (Yang’s Martial Arts Association)。 目 前,杨氏武术协会已在世界各地成立了56所学校。出版了一系列有关武术方面的资料,其中包括30本书籍,71 套录像带,和 25 套 DVD,为中国武术与西方搭建了桥梁[7]。

三、结束语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眼球。武术的挖掘整理和标准化工作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武术的对外宣传翻译和研究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但从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出武术英译和研究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 :

1)武当武术以及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相关英文书籍出版不多。武当武术的英文书籍数量远远低于少林功夫相关的英文书籍。另外,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哲理思想。通过武术书籍的英译,武术的对外宣传和传播,可以很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武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2)国内外武术术语的翻译存在差异,武术翻译标准化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虽然已初见成效,如输入武术术语的汉语拼音得到的相关数据远远大于翻译不统一的英文(除约定俗成的外),但是如果武术界、教育界和政府各部门共同努力,推进武术术语翻译标准化工作,那么武术国际化进程将会大大加快。

3)武术英文书籍的引进和研究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杨俊敏出版了大量太极拳文化典籍英译著作。但关于他的书籍,无论是引进,还是研究都极度匮乏。在AMAZON 中国官网的图书一览输入“JWING MING YANG”,可得到 31 条相关信息,而在美国官网可得到 295 条。在中国知网 CNKI在线资源输入“杨俊敏”,只有《太极拳术语三个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和朱宝峰(2014)在《太极拳英语研究》一文对他的英文翻译有所涉猎和评介。在未来的研究中,不但要研究杨俊敏博士的书籍,还要研究像杨澄甫、郑曼青和杨振铎这些为传播中国武术做出贡献的海内外华人及西方人士的书籍。认识这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武术大师,研读他们的书籍,聆听他们的声音,能很好地了解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现状,利用他们在国际武术界的知名度更好地宣传中国武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经济网 .“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9% 海外消费者熟悉中国品牌 [EB/OL]. [2014-07-01].http://www.ce.cn/ cysc/newmain/yc/jsxw/201407/01/t20140701_3075255. shtml.

[2]互动百科 .武术 [EB/OL].[2016-02-26]. http://www.baike. com/wiki/%E6%AD%A6%E6%9C%AF&prd=button_doc_ jinru.

[3]王冬梅 ,曾文瑶 .国内外武术术语英译差异的对比研究 [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 2014, 22(6): 114-116.

[4]朱宝峰 . 太极拳英语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 , 2014, (7): 188-191.

[5]陆燕 . 研究生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课余锻炼的实验研究 [D].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 , 2014.

[6]马玲 , 周斌 . 从唐朝武术看当今武术发展 [J]. 石河子大学学报 , 2006, 20(4): 82-84.

[7]搜 狗 百 科 .杨 俊 敏 [EB/OL]. [2017-02-26].http://baike. sogou.com/ v64451843.htm?fromTitle=%E6%9D%A8%E4 %BF%8A%E6%95%8F.

[编校:杨英伟]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Wushu English Books

ZHANG Zheng-rong
(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 Shiyan Hubei 442000)

Wushu English book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studying the spreading of Chinese Wushu.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show that there is a shortage of books on Wudang Wushu and the combination of Wushu and Chinese cultur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on Wushu terms indicates a tough task of standardizing Wushu term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study on Wushu English books need enhancing.

Wushu English books; investigation; study

G239.1

A

1671-9654(2017)02-0108-06

10.13829/j.cnki.issn.1671-9654.2017.02.027

2017-03-25

张正荣(1971- ),女,湖北丹江口人,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旅游资料翻译和中西文化比较。

猜你喜欢

咏春拳气功英译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咏春拳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传统武术“咏春拳”在职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策略
民生·创业让咏春拳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