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迁:市场化引领“大环卫”建构

2017-06-15于登才

城乡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宿迁市市区环卫工人

■ 叶 锋 于登才

宿迁:市场化引领“大环卫”建构

■ 叶 锋 于登才

江苏省宿迁市深入思考如何通过PPP模式引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方深度合作,全面启动了市区环卫保洁市场化改革工作。宿迁市按照“一体化、全覆盖”的要求,将原分散在住建、水务、交通、园林、环卫、街道等部门的保洁权全部打包整合,形成“一揽子”项目,环卫作业实现了“全覆盖”,解决了管理保洁职能分散交叉的问题。

改革前的环卫状况

通过分析和调研,初步摸清市区环卫保洁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环卫保洁管理和作业主体多元,监管协调难度大。市区环卫管理以市、区两级管理为主,街道管理为辅。中心城区主次道路、人行道、绿化带、公园广场、河湖水面、背街后巷等清扫保洁工作,分别由市、区的环卫、园林、住建、水务、街道等多个部门负责,主体责任分散,条块分割严重,管干不分、责任不清,市区两级政府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2.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低,人员老化,环卫作业标准难落实。3.环卫投入难保障。4.环卫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大环卫格局难以形成。5.保洁覆盖面小。宿迁市环卫有明确保洁责任和财政支付义务的保洁面积仅为442.5万平方米,在背街后巷清扫保洁上,经常靠突击、靠应付;市区机扫率为61.7%,环卫车辆在作业过程中仅清扫主要道路的快车道,慢车道(辅道)基本没有实施机扫。6.环卫工人待遇低,工资不到1200元,适龄工人招聘难,队伍年龄老化,工作效率低下。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改革

由于北京环卫集团是首都环卫领域规模与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化实业集团,长期致力于清扫保洁服务、固废收运服务、固废处理服务、专用车制造等环卫一体化综合服务,曾完成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环卫服务保障任务。在与北京环卫集团进行了多次沟通磋商后,双方明确了合作意向,拟定采用PPP模式推进我市环卫市场化改革,并就项目的运作范围、作业内容、作业标准、人员安置、存量环卫资产处置、应急处置,以及未来新组建项目公司的政府参股比例、投资估算、成本估算、政府付费单价及调整机制、自有资金预期回报率等项目边界进行了深入沟通。

宿迁市财政局、市城管局会同专业咨询机构,编制了《市区环卫保洁市场化PPP项目实施方案》。为确保项目稳健落地,《方案》在六个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和修改完善:一是明确作业范围为市核心区64平方公里和作业标准,机扫率不得低于80%;二是严格控制政府付费,确定政府采购价格上限为每年8834.69万元,通过两轮磋商确定中标价为8343.84万元;三是确定现有的环卫设备、环卫设施由第三方评估后作价入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根据国家特许经营有关规定,将新公司的利润控制在8%以内;五是确保现有环卫人员的妥善安置,工资水平不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1倍;六是细化绩效考核,与政府付费挂钩。

《方案》经宿迁市政府审批后,迅速启动采购工作。2016年9月10日,通过磋商确定北京环卫集团为中标单位,与宿迁市城投公司正式签约组建“京宿环卫公司”。截至2016年11月30日,各区环卫资产、环卫设施、作业范围和内容等项目已全面移交,宿城、宿豫、洋河新区三区1150名环卫人员,按照自愿原则由京宿公司接收。2017年1月,由市城管局牵头,会同各区相关部门对京宿公司环卫作业进行了月度考核。

市场化改革成效

实施市区环卫保洁市场化、一体化改革,不仅符合国务院、住建部相关要求,也符合当前环卫事业发展趋势,有效解决了市区环卫管理作业主体多元、投入不足、人员老化、效率低下、标准不一、监管缺位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环卫管理和作业水平。

一是解决了作业主体多元的问题,初步实现了“一把扫帚扫到边”的目标。本次改革按照“一体化、全覆盖”的要求,将原分散在住建、水务、交通、园林、环卫、街道等部门的保洁职责全部打包整合,形成“一揽子”项目。道路清扫保洁面积达671.1万平方米,比改革前约增加228.6万平方米,增幅达51.7%,环卫作业实现了“全覆盖”。除保留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转运、公厕运营维护、水面保洁等项目外,增加了绿化垃圾捡拾、河岸保洁、城市家具擦洗、雨水井篦清掏等14项内容。环卫作业覆盖面在原基础上,向外延伸到道路红线以外的建筑物墙面,实现了“墙到墙”。

二是解决了待遇偏低的问题,初步实现了“保障环卫工人权益”的目标。北京环卫集团是当前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国有环卫保洁企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不仅为接收的所有环卫工人增加工资,还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了“五险一金”。目前,新公司的环卫工人基本月工资增加到1600元,驾驶人员增加到3000元,公司另外专门拿出900元作为绩效考核工资。考核后,环卫工人每月到手工资可达到2000元左右,比以往到手工资增加近800元。此外,所有环卫工人实行AB岗,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节假日及工作日加班均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补助,环卫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是解决了投入不足的问题,初步实现了“设备苏中苏北一流、工作效率全省领先”的目标。改革后,新公司一次性投入7698万元,采购200余辆环卫作业车辆。去年11月 21日,新项目公司在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城管局的共同监管下,邀请省内部分环卫专家,就环卫车辆进行公开选型采购。通过比选,本次采购的环卫车辆均为当前国内知名环卫企业最新研制的设备。如,一次性采购了6辆新改进的纯电动比亚迪T8大型洗扫车,在新能源应用及大型作业设备中,位居全省第一;还有中联重科、福龙马、北环装备制造、烟台海德等知名企业最新研制的大中型高压冲洗车辆、护栏清洗车辆、吸污车辆、洗扫车辆、步道清洗车辆等,均为当前国内性能最好、功能最全的产品,不仅结束了宿迁市环卫作业无新能源环卫设备的历史,而且填补了护栏清洗、步道清洗、高压吸污等多项作业空白。目前,新项目公司已采购到位环卫作业车辆82辆,其余车辆将陆续采购到位。到2017年1月,仅新公司大中型环卫作业车辆将达到120辆以上,快速保洁车100辆,是改革前各区环卫作业车辆的3倍,环卫作业车辆的性能和综合实力全面超过苏北、苏中,实现了“全省领先”的目标。

四是解决了作业标准偏低的问题,初步实现了“专业标准赶超苏南”的目标。本次改革后,对新公司制定的清扫保洁标准不低于《江苏省市容环境卫生作业规范标准》,在道路机械清扫上,实现了城区主次道路的快车道、慢车道(辅道)、人行道的“全覆盖”,结束了背街后巷靠突击应付的历史,实现了市区环卫保洁一体化、长效化。在机扫率方面,市区目前已基本达到80%,比苏北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与苏中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比苏南平均水平低5.7%个百分点。预计到“十三五”末,市区道路机扫率最低可达85%,不仅超过《江苏省“十三五”环卫专业规划》要求的75%的机扫率10个百分点,而且全面超过苏中,达到苏南平均水平。

目前,改革示范效应已初步显现,宿迁市下属的沭阳县、泗洪县和洋河新区正积极推进环卫保洁PPP模式的市场化改革,市域范围内全覆盖的目标即将提前实现。

(作者分别为江苏省宿迁市财政局局长和副局长)

猜你喜欢

宿迁市市区环卫工人
宿迁市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宿迁市创建“三四五”工作法,画好侨界同心圆
呈贡区总工会:对一线环卫工人进行慰问
跟踪导练(五)(4)
暖心!环卫工人收集50多把弃伞送给路人
我们是城乡的美容师
——献给第二十六个环卫工人节
本月主题 在市区 Downtown
2016年1-3月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
宿迁市农业发展需“三方突破”
2013年一季度全国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