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阈下侗族地区稻田养鱼发展初探

2017-06-15吴光伟蔡雨杏刘映辰周璐洁

商情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三江精准扶贫

吴光伟+蔡雨杏+刘映辰+周璐洁

【摘要】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稻田养鱼是一种稻田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即种稻又养鱼,以提高稻田使用率、增加生产效益的生产形式。中国的稻田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持续至今的实践经验。本文描写了三江侗族自治县稻田养鱼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当地县情对稻田养鱼精准扶贫的动因进行分析,对稻田养鱼精准扶贫的定位思考以及提出三江县稻田养鱼精准扶贫实施策略的想法。

【关键词】精准扶贫;稻田养鱼;三江

一、引言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县境处于低纬度地区,属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寒暑分明,晨昏多雾,四季宜耕的气候为其发展农、渔业奠定了基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推出稻田养鱼产业。发展新型稻田养鱼,在促进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渔业产业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稻田养鱼实现了农、渔业生态高效、循环节约发展的有机结合,是推进现代渔业建设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有利促进农渔业的持续科学发展。

二、三江县贫困现状及其稻田养鱼的现状

(一)贫困现状

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代表的广西北部山区县,历年来一直是全区乃至全国的贫困县,它们的扶贫开发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不过通过产业带动、定点帮扶等一系列扶贫项目的实施,该县贫困人口从“十二五”初期的12.1万人减至“十二五”期末10.66万人(十二五——2011-2015),减贫率12.1%,贫困发生率由33.4%降至29.3%。

这些贫困人口绝大部分的居住地区基础设施差,且没有项目发展支撑,社会运行成本高,经济活动交易费用高,贫困程度较深。近年来,该县人民政府结合本县贫困地区的实际,大力发展适合山区特点的稻田养鱼项目。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把握好三江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把特色养殖业与扶贫工作有效结合,是贫困山区解决群众脱贫致富最有效的途径。

(二)稻田养鱼现状

三江县自然条件优越,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水质清新、工业污染小。广大侗、苗、瑶少数民族素来就有稻田养鱼的传统,至今三江县群众仍保持春耕插秧放鱼,秋后捕鱼收谷的传统。然而,三江县农田大多在山谷中间,部分农田保水性差,加上水源不充足,一年中稻田里养鱼的时间不长,效益不明显,且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生产效益低,亩产不足10千克。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益,三江县政府提出了从2014年起加大鱼种的供应及鱼种放养的成活率的解决方案,在全县推广“标准化稻鱼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田设施田基进行硬化改造,实行“坑沟式”、“稻+鱼”的立体生态种养,同时给予技术及资金的双重支持。据统计,传统的稻田养鱼每亩产鱼10千克,经技术升级标准化养殖后,亩增5倍以上,亩增收1000多元。

为了更大程度上的增长经济收益,三江县政府大力推广超级稻、再生稻及冬闲田绿肥、油菜种植,提高土壤肥力,全面提高稻谷产量和质量,以达到“一田多用,立体开发”的立体生产模式。据广西日报(2016年10月31日)报道:三江县种植水稻12万亩,蓄留再生稻1万多亩,稻田养鱼7万亩,稻田养鱼示范区平均亩产稻谷560公斤、产鱼55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稻谷200公斤。以下是2014年—2016年10月三江县的标准化稻田养鱼面积的情况(单位:亩)。

(三)“三江稻田鲤鱼”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2016年12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2016年第四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三江用凭借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孕育出来的三江稻田鲤鱼参加评选,在这场较量重重的评比中,三江的稻田的鲤鱼突破了贵州、云南、湖北、四川等各省的层层竞争,通过了专家的评审,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其中,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对三江稻田鲤鱼品质检测报告显示,三江的稻田鲤鱼还富含钙铁锌硒等各种微量元素,其中抗癌之王——硒元素的含量为0.207~0.628mg/kg,符合富硒农产品要求。

三、稻田养鱼的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俗话说“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可见稻田养鱼这个高效的生态模式不仅提高了稻谷的产量,还增加了鱼的收益,可谓一举两得。目前,稻田养鱼也是三江的传统的农业生产项目,长期以来的项目技术升级和发展不但给三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让不少农户逐渐脱贫。据调查了解,通过实施这个项目,鱼和稻谷的产量、产值都在不断地提高。目前,鲜鱼的产量平均每亩55公斤,再生稻产量每亩300公斤,并且自2014年以来,三江县稻田鱼田头价格一直保持40-50元/公斤,再生稻的生谷價格为3.6-5.6元/公斤。

(二)生态效益

稻田养鱼是一种绿色生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利用稻田的浅水辅以人为措施,使水稻与田鱼相互依存,从而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疏土和增肥目的,获得水稻和田鱼互利双增收的理想效果。这种方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地节约了水、土资源,还保护了周遭的生态环境。同时,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稻田养鱼的模式恰好体现了这一基本国策。

(三)社会效益

普及精准扶贫政策,优化水产结构。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主要要点在于能因地制宜并细化精准扶贫,从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稻田养鱼优势产业,若能达到一定的成效,从政府角度看,必然对于稻田养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当地民众更好的理解与支持政府工作,从而达到其他地区的示范性作用。其次,稻田养鱼必然能够调节水产结构,提高渔业生产综合效益,进而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四、三江稻田养鱼精准扶贫的存在问题

(一)精准扶贫带动乏力,帮扶工作效率低下

为了全面完成“十三五”三江县产业扶贫工作任务,三江特制了一系列产业开发奖补实施方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工作的效率大打折扣。就稻田田基硬化项目来说,由于部分乡镇干部和农户对县委决策“种稻养鱼”项目认识还不足,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很多农民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些田埂硬化的高度还达不到标准化设计的要求,使得改造进度远不及计划的要求。

(二)贫困人口自身能力不足

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但是这些扶贫资金几乎都是农民按照项目要求实施之后申请验收及格才会发放。对于那些资金困难的贫困户来说,他们本来自身资金不足,又因为三江县现在处于攻打脱贫攻坚战的状态,其他资金稍微充裕的农户也把资金投入到水利基础的设施改造上,贫困户又因此缺少了借款的机会。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他们根本不能按照项目的要求对稻田养鱼的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传统鱼苗短缺、设施配备低、重视度缺乏

近年来,三江为了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贫的工作,在推动和发展稻田养鱼项目时向农民免费提供鱼苗。但是,就三江现状而言,稻田养鱼的扶贫工作重心大多放在田埂改造、发放补助款等方面,有点忽视了鱼苗培养方面。据调查了解,目前,良口乡晒江村丶独峒镇干冲村及八江镇丶林溪镇的部分山冲溪水源头的村屯,由于气候适宜,水源没有污染,一直是三江县负有盛名的鱼苗培育基地,这些传统的鱼苗基地培育出来鱼苗能适应本地寒冷气候,抗病能力强,生长快,鱼肉香嫩。但商业化的冲击,劳动力缺失,鱼种场渔具设施落后以及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导致出现了传统鱼苗培育远远供应不上的现象,大部分鱼苗还需要从外县调入。而外地鱼苗因为适应环境气候问题而第一年生长缓慢,鱼苗大量死亡,增加养殖成本,增加农民负担。

五、三江稻田养鱼精准扶贫实施策略

(一)因户制宜,制定优惠政策

我们了解到三江县贫困人口自身能力不足,农民资金匮乏,稻田养鱼项目难以实施,所以在开展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顾虑到能精准瞄准扶贫到每家每户,建议可以对农村贫困户实施建档立卡录入系统中,因户制宜。其次,“三江稻田鲤鱼”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后,当地农民信心大增。据统计,2016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74600亩,截止目前,全县田基硬化标准化改造36200亩。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民脱贫步伐,还应对全县所有水田进行田基硬化,给予农户各项物资支持,充分调动千家万户种稻养鱼的积极性。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奖励机制,对于积极配合以及产量高的民户进行表彰。

(二)加强金融扶贫力度

在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概括“五条经验”里提到了“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正如大家所知,资金是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核心和保障。但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稻田养鱼的实际取得成效远不及计划的要求,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农户自身资金匮乏。为此,在扶贫的过程中,除了使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还可以考虑建立起金融机构参与机制,让金融机构也共同参与扶贫计划。其中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设立一套健全的扶贫资金贷款模式来拓宽农户的资金来源,使得更多的贫困户能够获得精准扶贫特惠贷款。这样不仅改善了农户资金匮乏问题,还进一步促进了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三江县精准扶贫工作进度。

(三)力争政策扶持,打造一条本土鱼苗供应链

三江县海拔一般在600-900米之间,全年平均气温为17°C至19°C之间。因此,本地鱼苗传统培育基地几乎在低海拔山冲水源头村屯,如晒江、干冲。培育出来的鱼苗还具有适应性強,抗病能力强,第一年生长快及肉质香等特点。而外地鱼苗在适应周期内,第一年生长缓慢,死亡率高,增加了三江农民稻田养鱼成本。如何在源头上扶持当地培育农民培育鱼苗,扩大供应,已经成为扩大三江稻田养鱼事业的瓶颈!所以三江县稻田养魚要立足争取上级扶持,加大鱼苗培育基地的建设力度,恢复传统鱼苗培育基地,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村屯,千家万户建造标准化本土鱼苗孵化池,以孵化池为单位对农户进行资金和物资的扶持,培养本土鱼苗供应链,本土鱼苗为主,外地鱼苗为辅。

(四)结合民族文化,开展特色活动

因三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文化,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此外,“三江稻田鲤鱼”还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这个地理标志是把地名和产品特征结合起来。因此,随着三江稻田鲤鱼的销售,三江的知名度也会得到的极大提高,三江旅游的知名度也会随之提高。所以在注重养鱼技术改善的同时,也可以考虑与“稻鱼节”相结合开展一些“田边烤鱼”、“下田捉鱼”等活动,将三江的稻田鲤鱼产业与三江的旅游业、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稻田捕鱼、田边烤鱼,体验这种极具有三江侗族特色的农家乐而且这种方式还可以开拓销售渠道,更是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业来进一步宣传三江高山稻鱼的生态品牌来打开销路,增加收入。

(五)加大电子渠道利用,进行网络宣传

当前,随着扶贫工作的进行及农民的配合,三江的鱼产量将大幅度增加,其稻田养鱼也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局面,但是新的一轮销售难题也将会出现。因此,在销售时,除了考虑线下宣传三江的“高山稻鱼”,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把三江高山稻鱼的生态友好、绿色健康及肉质鲜美向世界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三江的稻鱼,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三江品尝稻鱼。

参考文献:

[1]陈春祥.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

[2]将云霞.畜牧业的精准扶贫——以广西为例[J].中国畜牧业,2016,15

[3]谭欣.侗族聚居地旅游业的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

[4].荣永平,吴斌雄.三江县发展特色养殖业与扶贫攻坚的几点思考[J].广西畜牧兽医,2014,01

[5].沈雪达,苟伟明.我国稻田养殖发展与前景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3,02

[6]黄慧芳.湖州市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技术的发展分析[D].浙江大学,2014

[7]黄慧芳,陈进红,王仪春.湖州市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技术的发展与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4,02:270-273

作者简介:

吴光伟(1971-),男,侗族,广西三江人,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研究方向:水产畜牧;

蔡雨杏(1996-),女,汉族,广西北流人,本科,广西财经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劉映辰(1997-),女,汉族,湖南邵东人,本科,广西财经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周璐洁(1995-),女,汉族,广西兴安人,本科,广西财经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三江精准扶贫
三江源在哪里
三江源国家公园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