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炳青:从商界骄子到扶贫精英

2017-06-15梦寒赵永华李美芳

商业文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米粉广西旅游

梦寒+赵永华+李美芳

他是一个穷苦出身的农村娃,一个有创业激情的男人,一个有品有爱的企业家;他的事业涉及农业、林业、石油业、电力业、旅游业、市场建设、仓储物流、厂房租赁、精准扶贫等多领域多产业;他低调、沉稳、谦逊,多年来深藏功与名,对外界来说,他是如此的神秘。

他叫农炳青,现为广西咘漓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青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传奇的人生故事,让人看了辛酸、读了励志。

2017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十六,会友好日子。当晚,在南宁市郊区一处简洁的办公室里,我们与农炳青先生推酒把盏,不亦乐乎。这时,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与低调的人对饮,就如同品一杯淡淡香茗,清香萦绕,让人陶然于胸;与低调的人对视,就如同欣赏一幅水墨丹青,韵致悠然,让人心旷神怡。

“我有多处办公地点,这里最简约,我喜欢在这里接待朋友。”农炳青的一句话,让我们猛然醒悟:在广西商界,他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实力派精英,只是从不张扬而已。

低调做事的人,必定是历经沧桑的人。在娓娓诉说中,往事如小河般在农炳青的心间深情流淌。

年少闯乡关,打工多艰难

农炳青出生于广西横县南乡镇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出生后,望子成龙的父母特地给他取了“农炳青”这个名字,蕴含“人生光明,充满生机”之意。可是,主观意愿和客观现实往往存在着天壤之别,贫寒的家境使他读完初中便被迫辍学。十六岁那年,他带着“弱冠少年出乡关,人生处处是青山,翱翔天宇鸿鹄志,建功立业凯歌还”的豪情,只身来到南宁闯荡谋生。

然而,人生没有平坦的道路,每一步都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刚开始,农炳青在中山路夜市一条街面上给人洗碗。由于他干活勤快,脑子灵活又懂得踩三轮车,半个月后被另一位老板看中。可好景不长,这份轻松的工作令工友嫉妒不已,黑心地设下圈套诬陷他偷拿了店铺几块钱,致使他被不明真相的老板辞退。

丢了工作、身上又没钱的农炳青只好在邕江桥下度过了三天三夜。面对着滔滔东流的河水,他第一次感到了人生的无常、人心的险恶和生存的不易。

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流落在异乡的街头。那种痛苦,犹如寒冬里被冷风割破了脸。但迫于无奈,他只有将漂泊之痛埋藏在内心深处。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桥墩上贴的一则招工广告给了他一线希望。第四天,他在一家烧鸭店顺利当上了学徒工。他动作麻利,聪明肯干,别人两三个月都学不好的技术,他两三天就基本掌握了,令老板对他刮目相看,工钱一下子提到了每月80元。可是,正当农炳青暗自庆幸时,又有羡慕嫉妒恨的小人不停地向老板打报告,给他穿小鞋,最后他只好含泪不辞而别。

这世上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一个聪明肯干的人更是难上加难。可不肯服输的农炳青休整了一段时间后,重振精神,再度出发。经朋友介绍,他进入一家医院干起了杂工,尔后又与刚来南宁的哥哥一同去七星路一家米粉厂打工学习。很快,他被一家新开的米粉厂老板聘去当师傅。农炳青的人生从这里开始了转折,拉开了人生崭新的序幕。

返乡办工厂,风雨志更坚

一年多后,靠在米粉厂积攒的几千元钱,农炳青毅然返回老家横县办起了米粉厂,可是由于不谙商海深浅,加之流动资金不足、缺乏人脉等原因,米粉厂不久就倒闭了。辛苦一年的血汗钱打了水漂,一时间流言蜚语四处传开,亲朋好友更是有意疏远农炳青,生怕他上门?借钱。

生命中冷清的散场和转身离去的悲伤,都让农炳青摊上了,他唯有默默地忍耐着、克制着,无声地等待着另一个机遇的到来。

“生命从来不会绝望,即使在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我也一再坚持再坚持,从未向命运俯首称臣,坚决向残酷的命运说不!”农炳青说。

那时的农炳青与其他任何一个年轻人一样,脑袋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总想出人头地,做大事业。于是,他决定再闯南宁,从头再来。不久,细心的南宁市民发现,在友爱路一带的街边,多了一个年轻帅气的青年男子在流动叫卖甘蔗、水果。他慈眉善目,态度和蔼,很受人喜欢。

一年后,当农炳青看到南宁乃至整个广西的米粉业正在迅猛发展时,立即多方筹资与朋友在万秀村办起了一个米粉加工厂。办厂后前两年,尽管没日没夜的拼命工作,但除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补贴外,几乎没赚到钱。看着身为老板的农炳青每天踩着破旧三轮车一身臭汗的进货送货,那位合作的朋友失望地退出了。

关键时候合伙人的拆台,无异于给了农炳青一记闷棍,令他一时进退两难,心灰意冷。还好,当时正值大米高产过剩,不少大米厂家冲着他憨厚老实,给予他先拿货后付款的优惠,解决了加工厂的流动资金问题,让他度过了难关,使米粉厂出现了生机,并一度成为南宁市规模较大的米粉生产企业之一。

在米粉行业经营了十年,农炳青积累了一定资金,在业界有了知名度。为壮大实力,他大胆投资三百多万元办起了食品饮料厂,以期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但是由于信息不灵,盲目投资,加之竞争异常激烈、营销策略失误等原因,食品饮料厂开业不久就宣告破产,几百万元采购的设备只能当废铁贱卖来偿还债务。

抗击劫难与不公,顯示出了一个男人誓不低头的非凡气概,并以不屈的意志力昭示着生命的真谛。能遭天磨是真汉,农炳青就是硬汉一尊、好汉一条。这几近毁灭性的打击,让他欲哭无泪,但他依然咬着牙默默地告诫自己:只要不倒下,再大的风浪也不能把自己淹没!

抢抓新机遇,事业开新天

推杯换盏间,农炳青记忆的年轮在辗转。

农炳青告诉我们,第三次创业失败后,为了生活,他不得不踩起人力三轮车去拉客,经年累月为一日两餐奔忙,在不少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那是精神和肉体蒙受的双重苦难,但他并未逆来顺受,而是堅挺地抬头仰望星空,伺机寻找奋飞的突破口。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的确,世间万物都具有两面性,如好与坏,如对与错。在人生陷入最低谷的那段岁月里,农炳青不气馁,不埋怨,因为他明白,“你欢笑则世界与你同乐,你哭泣却只能独自悲伤哀叹”。食品饮料厂的败笔,却培养了农炳青异常灵敏的市场嗅觉,当他把厂房租出去用来解决生活问题时,却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大商机:出租厂房比开工厂更容易赚钱,且风险系数低。

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有预见之人的一种回报,往往在一瞬间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命运。就这样,农炳青紧紧抓住政府支持办厂建厂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到处寻找合作对象,租场地、建厂房、搞物流,产业布局越来越大,投资领域越来越多,真可谓是“浅滩卧龙终得水,倒海翻江立乾坤”。

风筝,是因为逆风而高飞。从那以后,创业路上初心不改的农炳青真如父母当年取名时所愿,开始向“人生光明,充满生机”的道路上踏步前进:2006年,他借力团队力量成功开发了南宁市永宁物流工业品仓储中心;2008年,他带领团队开发建设了南宁市江南平阳工业品仓储物流中心;2011年,他率领团队投资的武鸣城厢工业品仓储物流中心如期开业;2012年,广西青武投资有限公司宣告成立;2012年以来,他又进军第三产业,投资开办了多个加油站和4S汽车店……

2015年,随着广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眼界高远的农炳青开始大手笔介入旅游业的投资与开发,决心在这个废弃物排放少、污染小的无烟工业领域大显身手,目前他正带领团队在南宁市武鸣区锣圩镇高一村紧锣密鼓地开发建设咘漓洞旅游景区。同时,农炳青又投资收购了多家濒临倒闭的偏远山区企业,利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改造改制,让其再现活力。

精准扶贫路,男儿挑重担

十年弹指一挥间,农炳青从一个失败者蜕变成一个成功者,其逆袭之路着实让人敬佩不已。这是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读大学似乎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备要素。而农炳青连初中都没毕业,但这并未阻止他日后在商海上的成功。为什么?对此,他身边的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乐观向上、直面失败的生活态度,是农炳青扬帆前进的保证;谦恭儒雅、诚实守信的待人接物方式,让农炳青魅力十足,永葆活力;心地善良、品行端正、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助农炳青成就了大事业。”

悠悠万事民为先,百姓才是头上天。如今,靠自己奋斗活出个人样来的农炳青将大爱撒在家乡的热土。除了尽心尽力为社会解决近两千人次的就业劳动力外,正积聚力量带领公司团队勇敢地站在了精准扶贫的舞台上。有责任、有担当的他放下城市优越的生活到农村开疆拓土,与事业伙伴黄元忠、黄元山、黄元康等牵头成立了广西咘漓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被国家列为旅游乡镇重点旅游风景区,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锣圩镇高一村伏理屯的咘漓洞旅游风景区,以期通过生态旅游扶贫这一举措,助力当地精准扶贫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放大生态旅游产业格局,农炳青和事业伙伴们通过特色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精细化分工、产业化经营,建立产业集群,形成生态旅游扶贫产业的大链条。此外,他领导的广西咘漓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还积极探索“公司+农户”、“景区+农户”等方式,让农户从公司里获取劳务、薪金、股金等涉旅收入。

目前,广西咘漓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已在咘漓洞旅游景区周围连片开发了1000多亩土地,扶植当地贫困户种植水蜜桃300亩、金蜜丝枣300亩、甜玉米100亩、蔬菜51亩、花生米60亩,养殖野山猪500头、本地土鸡1000多只、特色鱼种5万尾,让农民熟悉的乡土文化变成了乡村旅游资源,把传统农业办成了休闲旅游农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此举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激活了高一村农业内生动力,积聚了发展新动能,下活了旅游与扶贫这盘棋,赢得了当地农民的广泛?称赞。

今年四月以来,农炳青艰辛创业、助力扶贫攻坚的事迹经央视网、中国网、中华网、中国经济导报网、凤凰网、新浪网、今日头条、中访网、东盟访谈网等全国70多家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广西商界精英农炳青开始跃入公众的视线,其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也在不断提升。近日,他被中华网精英中国频道和中访网联合授予“最受网络关注的中国精准扶贫先进人物”。

采访结束时,农炳青动情地对我们说:“这一生,我穷过,我苦过,我最明白贫穷的滋味。前些年,我还处在苦苦的拼搏创业当中,因势单力薄和受条件制约,对扶贫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深表遗憾。下一程,助力扶贫攻坚,我和我的团队决不落伍,也不掉队。因为,我的团队有大局意识,有全局观念,有服务精神,有匠人精神,有奉献精神,协作能力强。同时,公司经过十年的奋斗和积淀,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一定会给扶贫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一个人将生命与事业跟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时,这个人也就会特别的崇高,人生也就会特别的壮美!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西扶贫精英”这个最美的荣誉称号,一定会落在农炳青这位青年实干家身上。

猜你喜欢

米粉广西旅游
江西米粉
闪电是速食米粉
奶香蔓越莓米粉球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我最爱的一种米粉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