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

2017-06-14张洁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8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情感

张洁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还需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丰富生活情趣,更要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但由于我国长时间的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升学环境压力下,学校方面对于美术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视,教学模式也依旧沿袭传统方式进行,这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为此本文从其意义和应用策略量两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208-01

策略高中美术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掌握美术技能训练以及培养情感和审美的过程。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导致美术教学的效果较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因为它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如下讨论。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学中,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方式。第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学生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和美术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愉快交流,建立起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第三,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包含了丰富的美学知识以及文化内涵。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从深层次方面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真正体验和领略到美术作品的内在美和内在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1.充分激發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对于他们的未来思维拓展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对美术学习产生良好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那么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就要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美术教育与生活之间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对美术充满好奇,从而引导他们的绘画兴趣。例如在进行人物造型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每个学生想要画的图像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想画女生头像,有的想画老人头像甚至想画动物的头像。那么面对学生所产生的不同观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到学生为什么想要画其他的内容,是因为不自信还是因为兴趣所在。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尽量的多给予学生一些时间来让他们进行自我展示,通过画自己感兴趣的造型方式来培养学习积极性。当美术作品绘画结束以后,教师需要适当的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并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相评价,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指出,对学生绘画中的优点则要及时的进行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能提升绘画的自信和兴趣。这样的方式下学生也能更好的与其他同学之间进行沟通,从而促使他们了解自己的问题,并发现其他人的闪光点。也就是说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特点,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教学策略,从而促使学生能真正的提升美术学习的兴趣,为他们的想象力发展做出贡献。

2.培养学生的情感音乐、文学和美术等艺术是情感教育最宝贵的财富。在美术教学的鉴赏活动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效果,就需要高中美术教学时,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入手,促使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自己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当中积极的融入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美术情感。例如在进行《奔马图》的作品分析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了解到一些徐悲鸿的个人事迹以及北京故事,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对作品有基础性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来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的方式更加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之间联系起来,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对徐悲鸿作品有更加高的理解和认识,这对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培养来说都能产生重要的意义,更加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充分感受情感之美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除了绘画的基本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美术欣赏。通过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当中所包含的独特艺术魅力,这种感受将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激发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在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作品当中所包含的积极情感和意义深入挖掘出来,促使作品的本身价值得到发挥。在观赏梵高的《向日葵》这幅作品时,教师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多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提前让学生搜集并整理梵高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作者。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则要让学生思考自己与作品之间的思想联系,并与梵高的一些其他作品之间相结合进行分析,看当中的不同之处,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含义。

参考文献:

[1]靳晓丽.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的作用分析[J]. 福建质量管理,2016,27(5):197-198.

[2]郭翠琼. 探索高中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2014,34(14):141-142.

[3]李丹丹.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式与意义解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17,36(2):119-120.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情感
美术篇
情感
台上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