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济民 寄情京西山水

2017-06-10李雪

投资北京 2017年5期
关键词:京西门头沟区张老师

李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画对于书画家韩济民是没有家学渊源的,上初中时开始为学校的黑板报画插图。高中一年级时,哥哥给他买了一本《芥子园画谱》,从此启发了他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开始了几十年的学画之路。

最早,韩济民跟随门头沟区文化馆的张老师学习国画。张老师虽然不是当代著名书画家,但是对他的影响很大。在跟随老师学习的那段时间,他每日观摩老师创作,尤其是张老师作画时奔放的笔墨,任意挥洒的情景,对他感触至深,时至今日,韩济民在作画时用笔、用墨的方法还都有张老师的影子。

韩济民说,学画要先掌握正确方法,然后要“多看,多读,多思,多画”。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古人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用笔、用墨方法。还要不断提高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对自己的作品有清醒的认识,找出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回顾三十多年的绘画之路,他多次谈到“坚持”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绘画是一生的追求,“要经过千锤百炼,每天不停地重复练习,尝试新的表现技法,即便在学习过程中最苦恼的时候,也要坚持走下去,才会柳岸花明。”

作为门头沟人,韩济民喜欢表现家乡的山山水水,经常登山远望,看山的远近高低、山脉走势,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在创作中便可以更好地去表现大自然。 在描绘京西山水创作之路上,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等大师的作品对其产生了很深影响,在学习大师的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去加以吸收,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笔墨风格。

韩济民的作品风格豪放大气,体现山川气魄。 在他看來,一个画家的风格和面貌是内在的表现,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单一技法。而在创作过程中,他强调一定要有情感。“画作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他的感情在里面,每次创作时就充满了激情。

在接受采访时,韩济民先生用手机内的视频和图片向记者展示了他创作山水画《万里云山图》的过程。

创作一幅丈二尺寸的山水,大致需要六、七遍工作。第一遍,从大处着眼,画出整体山脉走势、水流、云气等大致位置。此后每一遍都深入刻画,渲染统一,一直到最后多次着色、题款打印。每一个环节都要苦心经营,又不能有造作的感觉。

他说,前二十年,自己着重探索绘画创作中的对比关系。笔墨的“浓淡、干湿、远近、虚实等。处理好这些对比关系,在创作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近几年,他愈发体会到,画画要永远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在每张画中都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可取之处,不断超越。

对于今后,他说,一是要多去观察、体会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二是要多读书,多看古人的作品、从中有选择地学习适合自己的东西。只有根深,方能叶茂。 回首过往,展望未来,韩济民说:“过好每一天,峰高无坦途,继续努力”。

艺术简历

韩济民,笔名大济,又号九龙山人。1963年生于北京,现为门头沟区博物馆征集部主任。他自幼酷爱绘画,1987年加入北京美术家协会。 1990年以来,先后在北京举办了《京西风光》个人画展和《韩济民画展》。

猜你喜欢

京西门头沟区张老师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北京最后一片稻田
杜振东:京西稻守护人
京西稻:皇城根的一把米
“真爱粉”的自我修养!
门头沟区医院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安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