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崔莺莺为例

2017-06-10于佳佳

魅力中国 2016年30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

于佳佳

摘 要:唐传奇中成功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妖女、闺秀、妓女等类别,而闺秀则是其中最为保守,受束缚最多的女性形象。在唐朝社会开放思想的影响下,闺秀的个性得到解放,女性意识增强,她们渴望爱情并且敢于追求爱情。唐传奇反映了当时时代之风的变化,同时也是对广大女性的启蒙。而中唐传奇《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更是闺秀形象的突出代表。

关键词:闺秀形象 个性解放 女性意识 门第观念 改编重写

中国古代小说孕育于先秦时期的远古神话故事,又走过汉魏六朝志人志怪小说,直到唐朝才逐渐成熟。明代胡应麟在其著作《少室山房笔丛》中这样评价唐传奇与六朝笔记小说的不同:“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唐传奇多取材现实生活,作者借小说来反映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理想。唐传奇不但在当时社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中国古代小说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影响着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

一、闺秀形象分析

中唐时期是唐传奇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许多著名的爱情小说在这一时期出现。所描写的女子大抵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妖女,比如《任氏传》中由狐狸幻化而来的任氏;一类是青楼女子,例如李娃、霍小玉;最后一类,便是深居闺阁之中的大家闺秀,她们渴望冲破束缚,在故事中,作者给了这一类人冲破封建藩篱的勇气,莺莺和倩娘正是属于这一类的女性。莺莺与倩娘的身份相同,但她们的故事却是一悲一喜。《莺莺传》有着现实主义的色彩,《离魂记》则是用浪漫主义手法对情节进行了处理。

《莺莺传》中,莺莺初见张生,扭捏许久,甚至推托自己有病,直到母亲生气才肯露面。莺莺犹犹豫豫的行为,正是映照了她闺中少女的心态。张生想要向她表白自己的情感,却也无处可寻,只能找她的丫环红娘,红娘听说后羞红了脸跑掉了。而后第二天,红娘却又去找张生,建议他求婚,但张生却以等不及为借口,想要立刻再见见莺莺。此处的张生虽然爱慕着莺莺,却并不是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莺莺的,结尾他抛弃莺莺也是自然。红娘的作用,其实就是二人之间的传声筒。红娘曾向张生建议说:“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入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沈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这句话有极大的可能是莺莺与丫环商议后而得出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莺莺内心是想与张生进行更多的接触了解的,但是她的身份是闺中少女,她不可以直接地表达情感,她也不善于直接表达。这句话的前半句,就是莺莺在维护自己作为闺秀的尊严,任何人都不可以用不正经的态度对待她,因而,她提出了折中的方法,用情诗来交流,两人间的联系也就此得以展开。之后,莺莺一方面训斥了张生写淫乱之词赠予她,一方面又暗地里悄悄地与张生相会。莺莺有着强烈的爱情需求,渴望爱情,却又碍于闺训,这也就是她做出与内心相反姿态的原因。她不断地反复、犹豫,正是她内心与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外化表现。后来张生弃她,两人分别另娶另嫁。张生路过之时想来看她,她始终不见,并赋诗谢绝:“弃我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事情,怜取眼前人。”虽然始乱终弃的结局令人叹惋,但是在这篇小说中反映了一种较为自由平等的恋爱观,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干扰,在思想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产生原因浅探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国家统一、经济强盛,城市逐渐变得繁荣起来。思想的开放,使女子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扩展了她们的观念,女性意识萌芽发展。随着女性在意识上的独立性不断加强,追求爱情的意识也不断滋长。再加上女性的自由空间得以扩大,女性的交往面也更加地开放。如果说莺莺仍然带有封建保守的气息,那么倩娘就是完全地抛下了一切,用灵魂来追随着爱情。爱情对女性来说不再是一个奢侈品,而是人人都可以去爭取的实际的幸福。社会开始理解女性,为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利土壤。

并且,唐朝吸取了汉魏六朝时小说的优点并加以完善。比如说《离魂记》就学习了《幽明录·庞阿》和《灵怪录·郑生》中离魂的情节。《灵怪录·郑生》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已经过世的老婆婆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郑生,她先让外孙女的灵魂化为人身与郑生结为伉俪,等她回到娘家来,“两女忽和,遂为一体”。《离魂记》继承了其中的主要情节,并添加了一些情节完善故事,使其更加合理。所塑造出的“倩娘”形象也比《灵怪录·郑生》中更加立体丰满,令人热爱。同时,作者们也有意识地对女性形象进行塑造描写,推动了唐传奇爱情小说的发展。

三、改编重写

金代的董解元将《莺莺传》改编后,写出了《西厢记诸宫调》,作者将两人的悲剧故事改成了才子佳人为争取婚姻自由与封建家长斗争的故事,人物的刻画也更加细腻丰满,富有生活气息,但爱情的描写有所不足。到元代王实甫的笔下,《西厢记》被进一步完善。在突出张生的才华的同时,也描写了软弱的个性,人物的形象更为立体化。剧中以崔张二人与封建家长的冲突为基本矛盾,以张生、莺莺和红娘间的矛盾为次要矛盾,整剧的结构十分严密,戏剧冲突的展现集中,有利于剧作的舞台表现。近代,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传奇》中将《莺莺传》的文本进行了改编。元稹曾在诗中以“双文”化名,暗指情人,“偶一不慎,即露出莺莺名字,‘双文即指莺莺两字相重之意”。因此他推论莺莺即为元稹的初恋情人。在《莺莺传》原本中,张生抛弃莺莺,并反诬莺莺是“妖人”的“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而作者却对这种冷酷自私的行为进行了赞扬,肯定了始乱终弃的结局。如此看来,元稹便有借自己之笔为自己开脱之嫌了。在林语堂先生的改编版本中,添加了张生致莺莺的书信,以及他赠给莺莺的诗,并将张生之名替换为元稹实名。整体故事没有大的变动,但是细节的填补使故事的情感变得更加细腻。仍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但是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莺莺不再只会自怨自艾,而是勇敢地站出来面对了元稹的背叛。林语堂的改编使莺莺不再是一个怯懦的闺阁少女,而是成为了一个更加自强独立的女性。

除了文本上的改编,唐传奇的爱情故事也为后世戏曲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人物形象。林庚先生认为:“大历以来的传奇小说,每成为后来戏曲中故事的源泉”。仅以取材于《莺莺传》的《西厢记》为例,其故事段落被各地戏种演绎,并且不只是在北方流传。从京剧豫剧秦腔,到越剧昆曲黄梅戏都有对《西厢记》的改编创作,并且结合了不同剧种的特色,不断地给张生崔莺莺的故事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再者,唐传奇还为戏曲提供了大量饱含情感的诗歌,由这些诗歌改编而成的唱词,意蕴丰富、情感表达明显却又不失雅致,含蓄中体现了闺阁之中少女含春,憧憬爱情却又羞于表露的心思,大大丰富了戏曲唱词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

[3]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4]林语堂:《中国传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关于美狄亚身上存在矛盾的解读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论《致橡树》中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