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公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能途径及节水措施

2017-06-10许满标

魅力中国 2016年30期

许满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其中高层建筑几乎成为了当今城市建筑也的发展主旋律。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给水与排水的难度相对低层建筑而言较大,问题也相对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降低在积水排水工程中的水能浪费。本文重点就现阶段公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节能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公共建筑 给水排水工程 节能节水措施

一、引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支柱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水是万物之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消耗也日渐加快,综合利用作为用水大户的建筑业,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更是要注意对水能的节省,贯彻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二、高层公共建筑中水资源浪费现象及原因

(一)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资源渗漏

现阶段高层公共建筑的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系统经常出现因设计问题发生的渗水现象,水管的维护工作一般为定期检修,对于水源渗漏问题的发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会造成水资源的无意义损耗。此外,给排水系统的管道的各个阀门处也经常出现滴漏的情况,由于管道中的相当部分位于地下,这种滴漏的情况并不易察觉,长此以往,这种情况对于水资源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

(二)超壓出流情况严重

水压是任何水相关建筑设施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越高层的建筑用水对水压的需求就越高,但是一旦水压超高,水的流量大于需求的流量,水就会流出水头,这种情况也就是超压出流。在现阶段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无端浪费的超压出流情况非常严重,一个水头对于水资源的浪费或许不多,但是多个建筑多个水头的浪费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这种形式的浪费具有一定的不易察觉性。

(三)对中水的不合理的使用

中水是一种二次或多次利用的循环水资源,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低成本水源,它的利用的途径有很多,比如:游泳池用水、冲洗便池用水、灌溉园林、洒水车用水等。一旦合理使用,将会大大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的排放量。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作中,中水的利用并未得到重视,对中水相关的循环设施开发投入也略有不足。

(四)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不良

当今公共建筑中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存在很大的不足,总是在打开热水阀门后,要先将管道内的冷水放掉才可以出现热水,这种情况是无意义的水资源大量产生,究其主要原因,是当前大部分建筑一般采用无循环的热水供应系统。这种系统是指在管网中不设置任何循环管道,一般用于浴室,厨房。但是这两个地方也恰恰是用水最多的地方。而且由于高层建筑中热水供应系统与出水系统相距较远,输水的管道较长,如果没有良好的保温措施,其浪费的冷水会更加大量。

三、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的节能途径及措施

(一)分流排水,节约生活用水

分流排水就是将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种以上管道系统内排放的系统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中,分流排水系统的重要对象就是生活用水,它可以节省非常多的生活水资源。一般来说,生活用水应用的领域较为广范,当前,已经有不少城市的建筑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部门将中水的处理应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并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要求在各种建筑规划中,单独列出建筑节能给排水设计。

(二)分区供水,缓解供水压力

分区给水一般是根据城市地形特点将整个 给水系统分成几区, 给水系统分成几区,每区有独立的泵站和 管网等,但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以保证供水可靠和调度灵活。由于高层建筑中水压较大,所以应实行竖向分区供水的分区供水法,从而避免下水设施承受水压过大造成的管道漏水、损坏、高层供水量少,噪音大等问题。高层建筑的竖向分区法应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下水设施大的静水水压应把控在0.15至0.45mpa之间,在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1.55mpa。第二,当入户管的水压大于0.35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如,加装减压阀门等措施。第三,各供水分区一旦发生配水点水压不足的情况,应立刻满足该地用水水压的要求。以上就是高层建筑竖向分区供水的方法,但是一旦高层建筑高度超过一百米,分区供水的方法将不再适用,此种情况应采用串联垂直供水法。

串联垂直供水法就是分区设置水箱与水泵,其中水箱置于各分区顶部,水泵置于底层,各分区系统独立,各自运行。一部分水泵供水一管线,另一部分水泵抽取前部分管线加压后供另一条管线。这种方法相对的能耗较少,是超高层供水的一种不错的方法。

(三)限流减压,控制水管流量

从水压的角度来看,一旦水压过高会对给排水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由此看来,需要对给水进行分区考察,保证配水设备、排水管道等设施的质量。例如:对于平时生活中使用的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等设备,应将其静态水压控制在6×105Pa以内,对于医院、商店、旅店、公共设施等区域来讲,应将其静态水压控制在3×105Pa-3.5×105Pa之间,其他一些市政建筑项目控制静态水压在4×105Pa-4.5×105Pa之间。从而不但能够确保民众用水正常,同时还能够起到节水、节能的作用。

(四)合理使用太阳能

给排水工程不仅要注重水能的节约和充分利用,还要做好的天阳能的合理使用。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其他资源,方便人们的生活。在太阳能的使用上,一定要因地制宜,针对建筑的实际情况去进行设计,使用对应的太阳能设施。针对高层建筑,太阳能的集中供热模式是最好的选择,串联太阳能的聚热板,在楼顶处设置与电辅助相关的加热设施,或者在地下室内安装热水箱与换热器等。

(五)中水循环

中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从经济的角度而言,中水具有成本低,用途广的特点,从节能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例如,游泳池中的水就是循环过滤,严格消毒后的中水利用,把已过滤的水混入未经过滤的水后,清浊混合后,池水达到卫生的标准,然后将池水不断的进行进行循环过滤与消毒,形成污染与消毒的良性循环。下面具体介绍中水循环利用的方法:第一,重视利用雨水,在随着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 ,雨水作为一种愈加重要的淡水资源更是在积极利用,利用在楼房中设置雨水收集储藏装置来收集雨水,利用中水道工程进行雨水的传送与循环。第二,过滤法。中水处理采用生物曝气滤池,集曝气、过滤于一体的装置,是一种省地节能型的中水处理方法。生物曝气滤池和一般的活性污泥法加过滤相比,具有处理水水质稳定,布置紧凑,管理方便等优点,生物曝气滤池不设沉淀池,直接进行固液分离。实践证明,用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1小时 1次空气冲洗和1天1次反冲洗,不必担心发生堵塞问题。近年来随着膜材料和制膜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逐渐取代常规的沉淀处理,提高了最后的出水水质,减少了回用水的风险,同时节省了处理机房的占地面积。

四、结语

“节水节能”是当今社会受到各界关注的主要话题,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我们的城市迫切需要生态能源循环。而在建筑行业里,给排水工程在越来越高的楼层内,只要建造合理,对整个国家而言都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用先进技术,定期对给水排水管道进行维修,降低无疑的水能损耗,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积极利用新能源,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烽仁.高层公共建筑生态设计方法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

[2]杨丽珍,张昕朗.高层公共建筑的生态设计方法[J].中国建材科技.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