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夷陵区石漠化植被治理现状与对策

2017-06-10秦鹏赵晓玲隆雨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夷陵区石漠化成因

秦鹏++赵晓玲++隆雨薇

摘要 总结分析了宜昌市夷陵区的石漠化现状、变化原因及植被治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对策,旨在为石漠化植被治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石漠化;植被治理;成因;对策;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31-02

石漠化是我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更是西南喀斯特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宜昌市夷陵区是三峡坝(库)区所在地,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夷陵区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治理试点县,投入专项资金在分乡、黄花、务渡河、小溪塔等乡镇开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通过多年的实践,喀斯特地区植被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而为全面实施石漠化治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继续探索该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对地方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 石漠化现状及成因

1.1 石漠化分布状况

宜昌市夷陵区国土总面积331 706.6 hm2,喀斯特土地面积122 233.4 hm2,占比36.85%。喀斯特土地分布于全区的12个乡镇(街办)和樟村坪林场。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31 824.2 hm2,占该区喀斯特土地的26.04%;潜在石漠化土地70 160.9 hm2,占57.40%;非石漠化喀斯特土地20 248.3 hm2,占16.57%。从石漠化程度看,轻度石漠化土地22 008.7 hm2,占69.16%;中度石漠化土地9 483.5 hm2,占29.80%;重度石漠化土地251.0 hm2,占0.79%;极重度石漠化土地81.0 hm2,占0.25%。若不采取措施进行及时有效治理,土地石漠化问题将严重影响夷陵区可持续发展。

1.2 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1.2.1 人为因素。导致石漠化及其程度变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是毁林开垦和过度樵采等[1]。毁林开荒现象频繁发生,直接导致土地承载能力降低、林地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减弱、水土流失频发,最终导致开荒地区土壤岩石裸露石漠化;部分地区农民以“剃光头”的方式对森林进行过度樵采,直接导致喀斯特地区的植被遭受破坏,石漠化程度加剧。

1.2.2 自然因素。导致土地石漠化及其程度发生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表土层流失、植被覆盖率低、地形条件不良等。在山体的斜坡地带残破碎石覆盖,土壤结构疏松,土层较薄,透水性强,是石漠化多发区域;植被可以有效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与流量,弱化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作用,植被密度低、坡度陡,降雨时坡面上水流速度加快,对坡面的侵蚀和冲刷作用变强,水土流失严重;随着斜坡长度的增加,雨水的侵蚀和冲刷作用更强,进而导致石漠化及其程度变化[2]。

1.2.3 工程治理因素。林业生态植被治理是影响石漠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使植被增加,石漠化程度变轻或改变为潜在石漠化土地、甚至非石漠化土地。夷陵区由于工程治理引起石漠化状况和程度变化的面积为1 229.2 hm2,其中封山管护占32.1%、封山育林占27.3%、人工造林占16.6%、其他占24.0%。

2 石漠化治理概况及成效

2.1 石漠化植被治理概况

夷陵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范围涉及清江坪、杨家河、新坪、张家口、白洋坪、童家冲、姜家畈、廖家林、普溪河、大中坝、中洲山等11条小流域。2012年以来,石漠化林业植被治理面积6 235.76 hm2,其中封山育林和管护面积5 844.61 hm2、人工造林等措施治理面积391.15 hm2;建设大型碑牌36块、小型宣传碑牌73块、围栏5 139 m;落实封山育林管护员41人。

2.2 石漠化治理成效

2.2.1 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从表1可以看出,2016年石漠化总面积较2011年减少3 342.2 hm2,其中轻度石漠化土地减少381.4 hm2、中度石漠化土地减少2 641.3 hm2、重度石漠化土地减少302.4 hm2、极重度石漠化减少17.1 hm2;减幅依次为9.50%、1.70%、21.78%、54.64%、17.43%。通过植被治理,石漠化总面积减少,且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尤其是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的比例很大。

2.2.2 生态环境大为改善。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一是宜林荒山荒地的林草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长期超负荷运行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同时生物多样性增加对农业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屏障作用。二是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减少。三是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新增基本农田954.4 hm2,小流域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极大地促进了项目治理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2.3 经济效益逐步提升。石漠化综合治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批特色农林产品及产业带,药材、茶叶等种植加工业与核桃干果业等后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促进了全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每年可增加农民直接经济收入5 240万元,成为农民兴林致富、家庭增收的重要来源。

3 石漠化植被治理对策

3.1 实施植被治理,加强封山管护

宜昌市夷陵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光丰沛,可为各类森林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因此,应综合采取自然和人工恢复措施,选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的品种进行植被治理,乔灌草有机结合,构建合理的群落结构;同时,实施封山育林,加强森林管护,提高林分质量,提高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可有效拦截降雨和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有效防止土地石漠化[3]。

3.2 禁止陡坡耕作,实施退耕还林

夷陵区喀斯特土地25°以上坡耕地约8 700 hm2,对其进行耕作必将导致水土流失、基岩裸露。因此,需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调整种植结构,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4],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防止土地石漠化。

3.3 严格执法,保护森林资源

乱砍滥伐、乱收滥购、毁林开垦等违法行为会加剧土地石漠化。严格执法、严厉处罚是防治土地石漠化的必要手段。应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植被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3.4 加强能源工程建设,减少森林资源消耗

加强能源工程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是防治土地石漠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全区实现了商品材“零消耗”,但烧材成为森林资源的主要消耗。全区现有茶叶面积1.3万hm2,每年制茶要消耗活立木蓄积量4万m3。制茶中柴改煤、电、气等措施已成为减少森林资源消耗的当务之急。

3.5 加大监测预防力度,推广先进治理科技

因为石漠化一旦发生,其生态状况改善和植被恢复非常困难,所以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做好石漠化的预防。应针对土地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建立石漠化监测和预警体系,以监测指标为基础制定相应的石漠化预防措施。

通过监测普查制定科学的防治规划,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把石漠化防治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着手开展防治工作,作为又一重大生态工程开展实施。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使监测人员熟练掌握先进的石漠化监测技术。重视石漠化治理中科技推广力度,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理成效[5]。一方面建立跟踪监测档案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实行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另一方面运用科技知识,做好森林植被科学管护,促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 参考文献

[1] 刘艳,蔡德所.广西西部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2(3):43-44.

[2] 罗林.毕节地区石漠化成因及预防途径[J].中国水土保持,2006(6):15-17.

[3] 周峰,白克军.汉源县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5,9(3):167-171.

[4] 张军以,戴明宏,王腊春,等.生态功能优先背景下的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治理问题[J].中国岩溶,2014(4):464-472.

[5] 程琼,田开清,张启东,等.三峡坝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設现状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77-178.

猜你喜欢

夷陵区石漠化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浅析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孪生风云”之石漠化与贫困
宜昌市夷陵区公办园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宜昌市夷陵区教育局举办第二届教师素质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