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及有效实现方式

2017-06-10左娟燕

魅力中国 2016年30期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规范化个性化

左娟燕

摘 要: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在国内外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也进一步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实现。在线开放课程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规范化和个性化不足等问题,为此要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规范化和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 现在 规范化 个性化

一、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

1992年,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正式建立,信息资源向公众开放,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共享。在此境遇下,一些大学开通了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把课程资源传送给学习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在线课程并未对所有的人开放。2001年4月,美國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了要通过网络平台向全校师生提供教学讲义、笔记、作业等各类教学资源的计划。至此,在线课程正式成为了开放式课程。作为开放教育资源行动的主要项目,在线开放课程计划旨在使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公众所分享。2003年10月,在线开放式课程网站正式对外发布了覆盖了两千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众多学习者。但是这些教学资源基本都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数字化,并没有针对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性地设计,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的平台。可汗学院在2006年推出了微视频课程,微视频课程推出后,因为它充分关照了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适合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而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这一时期,耶鲁大学也发布了视频讲座。但是这些视频课程虽然能够让学习者随时随地观摩学习,但是依然缺乏互动性。针对这个问题,2008年斯蒂芬·唐斯和乔治·西门子开发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MOOCs。MOOCs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开放课程,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互动平台,改变了以往开放课程缺乏交流平台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开放课程的实效性。

就我国而言,从2003年到2010年这7年间,我国相继建设了3790门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加入了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牵头构建的MOOCs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些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拿MOOCs来说,由于上线没有限制,课程没有限制,地区没有限制,使得在线开放课程的规模越来越大。且资源规模也越来越大,资源从本地架构到了云端,实现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发展形式越来越丰富。一是学习的媒介形式越来越丰富,从固定的PC客户端发展到移动的手机、平板等客户端。二是学习的内容形式越来越丰富,从过去的纯文字学习到后来的纯视频学习再到现在的多形式的互动学习,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三是学习的方法形式越来越丰富。从过去的单个学习到现在的协作学习,从过去的碎片化学习到现在的系统化学习。但是就目前来说,在线开放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解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问题。传统的课堂学习就存在个性化学习空间和时间不足的问题。在线开放课程也存在这一问题,没有指定相应的个性化学习鼓励政策,缺乏交流与互动平台,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教育。此外,在线开放课程还存在碎片化学习弱化了学科专业学习效果、与课堂学习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等问题。

二、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实现方式

(一)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规范化发展

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规范化发展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促进课程结构的规范化。在线开放课程属于终身教育当中的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对课程结构的规范化要求很高,需要教育者针对教育目标设计出学习的环节与程序,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交流平台,并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测。可以说,课程结构的规范化对于实现在线开放课程的规范化,进而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课程结构设计可以以二级结构组织若干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可以安排视频、测验、讨论等活动;二是促进课程内容资源形式的规范化。一方面,要确保教学资源能够流畅和清晰地呈现给学习者,且要避免教学资源与学习者所用的浏览器、操作系统等不相兼容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做到教学资源与学习者的互联网浏览习惯相符合。此外,各类课程内容资源都有着常见的质量和格式规范,要按照这些规范设计、组织和开展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比如视频格式,一般采用MP4格式,H.264编码方式,分辨率在1280*720以上,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25分钟,片头一般不超过10S;三是课程制作与运行流畅的规范化。在线开放课程从设计到制作再到运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分为若干阶段、若干模块,主要包括线下制作和线上建设两个方面。线下建设即课程制作要按照由总体到局部、自上而下、分模块推进的原则,使各个阶段的任务清楚、模块清晰。线上建设即课程运行也要实现规范化发展,其目的是形成完整和独立的线上教学周期,使平台内部形成一系列的关于课程推广、课程审查等的管理流程,提高运行效率。

(二) 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个性化发展

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个性化发展也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促进课程内容设计的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关照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课程团队通过搜集交流平台上常谈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作出解难答疑视频,采取师生一问一答的访谈形式开展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知识讲授形式,适应了在线开放课程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二是促进授课风格的个性化发展。事实证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除了视频样式等技术层面的改进外,更重要的是教师个性化的授课风格。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授课风格离不开个人气质、知识积累、文化底蕴、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经验等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在这些方面发展自己,并在语速语调、神态表情、课程案例选择等等方面都要加以关注;三是交互手段的个性化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线开放学习越来越重视交互手段的发展,但是效果依然不明显,大部分学习者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中处于独立学习的状态,缺乏与其他学习者、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即便有所交流也只是处在临时浅层交流状态。为此可以采取创建学习QQ群、微信群聊、百度贴吧等交流平台,方便课堂交流。也可以开展常态化的见面会,将交往的场所从网络转移到现实当中,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余亮,黄荣怀,杨俊锋.开放课程发展路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6) .

[2]宣葵葵.美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 : 特征、影响及争论[J].高教探索,2014.

[3]丁念金.基于个性化学习的课堂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13(8).

[4]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猜你喜欢

在线开放课程规范化个性化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基于CRP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
同桌宝贝
陕西优质猕猴桃周年规范化管理历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