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滑坡成因机理及防治

2017-06-10倪天翔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机理防治措施

倪天翔

摘 要:滑坡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却危害较大,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作者在文章中对滑坡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滑坡治理中常用的一些措施,并归纳了治理滑坡主要的工程措施适用范畴、注意事项及各自的优缺点,以求为滑坡治理工作提供一点思考。

关键词:滑坡成因;机理;防治措施

滑坡是指在一定坡度上的岩体或土体受到各类因素的印象,在重力作用下、顺一定的软弱带或软弱面、分散或整体向下顺滑的地质危害现象。这种灾害往往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分析其形成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就成为了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1 滑坡的主要成因

滑坡形成的因素众多,其主要分为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即地貌、地质因素,这类因素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外在因素则以人为以及内外营力的影响为主。探清并掌控这些因素是治理滑坡的必要基础。

1.1 内在因素

地下水与地表水是滑坡出现及加剧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壤中水饱和甚至超出饱和度造成土体或者岩体液化,使土壤抗剪强度降低,剪应变能力缩小后产生位移就极易造成土滑坡;二是大量水从裂缝与深裂缝中渗透至破坏区,造成滑裂面从而导致滑坡;三是滑动面渗入过多地下水、且水流动被阻止、造成土体界面液化产生顺层滑坡。

地震亦是造成滑坡的因素之一,通常认为5级以上地震易导致滑坡的发生。地震易造成斜坡土石体抗剪能力减弱,斜坡在地震力反复作用下会让土石体结构严重损坏、使其顺沿斜坡的裂隙、软弱结构或者节理面往下滑动,形成滑坡[1]。

1.2 外在因素

滑坡的外在诱因有很多,诸如气候、温度、降雨、增发、大气气压等等,都是其形成的基本动力因素,如:当降水超过临界值之后会导致滑坡、其随之而来的是危害极大的山洪。其次,人类在生产建设中负面活动的负面活动效益使得本就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植被无法通过根系敢做土体表层及固定土体从而引发滑坡。或者认为人为因素违反自然规律,打破了斜坡的稳定条件从而诱发滑坡。例如:修建公路、铁路,依山建厂、建房等工程会涉及到的开挖坡脚问题,很容易造成坡体因为下部失去支撑而导致的下滑[2]。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公路和铁路在修建时,因为采用强行开挖和大力爆破的办法,之后在边坡上陆陆续续的发生多起山体滑坡事故,给道路的施工和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此外水池和水渠的渗漏和漫溢现象,农田灌溉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排放,都容易使水流渗透进入坡体,加大坡体孔隙之间的压力,同时还会增大坡体容重,软化岩层和土壤,这些情况都是诱发滑坡的因素。水库水位的快速变化也会使坡体的动水压力加大,坡岸由于重量太大无法支撑,导致坡体失去平衡出现滑坡。厂矿不合理堆弃废渣常常也会诱发滑坡。除此之外还有人类乱砍乱伐,坡体失去植被保护,雨水等水体大量渗入坡体造成的滑坡;采矿开山时因为爆破的作用使得斜坡的土体和岩体受振动产生破碎引发的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外在因素与其他自然因素作用结合出现,就会使滑坡事故出现的可能大大增加。

2 治理滑坡的措施

2.1 非工程类措施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坚持退耕还林还草,水田改旱田等措施,同时一方面要禁止私挖乱采行为,另一方面要植树种草,培植植被;二是要做好监测和预警工作,滑坡有不稳定的趋势,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稳定迹象。因此,可以通过对坡体的检测达到预警目的,使坡体周边人员能够快速撤离危险区域;三是搬迁避让。地质作用造成的大滑坡对人们的生命和产生有较大威胁,并且难以治理,搬迁避让是一种最为经济安全的预防措施。

2.2 工程措施

滑坡治理工程采用的原理是增加抗滑力或者降低滑动力来达到强化稳定系数的目的。其中较为常见的治理措施有以下几种:

2.2.1 排水。滑坡治理工程中,排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排水可以分为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两种方法。地表排水可以使坡体材料快速变干,达到有效控制坡体滑动的目的。这一过程中,还可同时进行裂隙和裂缝的填实、地面的防渗漏铺砌、衬砌、沟床铺砌以及疏干工程来降低水的作用。地下排水的治理方法通常采用的是设置垂直排水井、水平排水井、截水盲沟、排水隧洞、仰斜钻孔、盲洞等工程排出水体。例如某县在治理同类土滑坡段时,采用截流沟收集地表水,同时将其与地下排水的碎石暗沟相连接,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排水效果。

2.2.2 削坡。滑坡治理工程中,削坡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方法,主要应用在治理顺层滑坡和同类土滑坡上。岩体由于受到节理和裂隙的切割,通常较为破碎,容易产生边坡局部失去稳定性产生崩塌坠石。采用削除边坡或坡顶,削除危岩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滑坡事故发生。应对土质滑坡体时,可采取削缓边坡的方法,降低土质滑动力,使边坡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但是需要注意坡脚阻滑的部分不能进行削减。

2.2.3 减重反压。这种方法在推移式滑坡体中应用较多,减重反压效果尤其明显。所谓减重就是移除滑坡体上层岩体或土体,降低其因为上层重量而造成的下滑力。反压则是采取加载措施增加滑坡体前部抗滑地段的抗滑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坡脚填充的反压部分材料必须设置排水垫层,达到反滤的效果,以削除水的影响。

2.2.4 抗滑墙。抗滑墙的作用机理是借助抗滑墙本身的重量,支撑滑坡体的下滑力。一般在边坡延伸长度不足的情况下会使用到抗滑墙。抗滑墙的设计需要开率其本身的稳定性。针对特殊情况,一座抗滑墙不够时可以采用多道墙体来满足稳定性。抗滑墙中比较常用的是浆切石挡墙。

2.2.5 抗滑桩。作用原理是采用桩柱穿过滑梯深入滑床,起到支挡滑体滑动的作用。要求抗滑桩必须具备足够的抗剪力。在应用上一般可以分为单桩和桩群两种应用方式。针对浅层滑坡抗滑桩可以很好的控制,而应用在深层滑坡中,由于打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偏离垂直角度,使鄰近材料受到到扰动,因此不建议使用。抗滑桩这种滑坡治理方法,具有工期短、施工安全便捷、省工省料且破坏山体少的优点[3]。

2.2.6 抗滑键。主要应用在较为松软的岩土层滑坡段,沿其滑动面运动方向设置抗滑键,沿松软结构开挖平洞,使其切入到滑动面岩体上下,最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加强狂化能力。

2.2.7 锚固。锚固是固定松动岩石,增加滑动面正压力。提高沿滑面抗滑力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打钻孔的方式,在钻孔内插入锚杆固定。挡住滑动土体的下滑力。

2.2.8 种草植树。种草植树在治理滑坡中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治理浅层滑坡,利用植被有很好的效果。植被可以有效的降低地表水对斜坡的渗透,有利于滑坡体的稳定性。其原理是利用植被吸取生长所需水分的功能,减少水体对边坡的渗透,因此,植被的种植类型最好是选择腾发量较高的植物,例如阔叶类的树木就比针叶类的树木更有优势。种草植树在治理滑坡中应用也很广泛,需要注意的是,植被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尽量选择相适应的品种进行种植。

3 结束语

根据滑坡原理,治理措施通常采用增加抗滑力和降低滑动力的方法来增加滑体的稳定系数。引起土体滑坡的主要因素是水,因此,治疗滑坡也要围绕排水来进行,再以其他治理措施从旁辅助。造成滑坡的因素很多,在治理时要详细勘察,确定具体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法,才能对症下药。同时还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并存。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周伟.碎石土滑坡工程地质特性及其预防对策[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1):197-198.

[2]刘焕怡.高速公路路基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桩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01):171-172.

[3]张成进.滑坡治理及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143-144.

猜你喜欢

机理防治措施
有机反应极性机理试剂分类的探索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近年化学反应机理图示题的考查例析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机理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