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与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10陈志辉黄隆华

魅力中国 2016年30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大数据技术融合

陈志辉++黄隆华

摘 要:本论文将以MOOC和大数据技术为背景,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MOOC和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根据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强调以大数据技术结合MOOC平台来推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MOOC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好处,最后总结大数据技术与MOOC的有效融合,以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MOOC 大数据技术 大学计算机基础 融合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过去许多难以表达的信息都可表示成数据来进行加工、处理和储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分析技术来预测事物发展趋势,从而影响人们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日常生活。对大数据的驾驭和对其潜在功能的认知将影响到数据内部价值的更好利用,促进教育、医疗、经济和交通等社会生存各领域改革的顺利进行。大数据思维也是形成大数据技术时代的新思维体系。MOOC就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产生的, 其实现了便捷的知识互换与交流,适合学科间的学习交流、师生互动、专家培训、特殊教育、与外界沟通的教学。大数据技术不单纯是为了掌握大量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提高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这是大数据技术的关键所在。

一、大数据的特性及其价值

1、大数据的特性

(1)大数据的海量特性。大数据的出现使得过去许多不能获取、计算、储存与分析处理的信息有了数据化的可能。在卫星通信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下,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追踪人们的生活并将其以数据的形式存于数据库中。

(2)大数据的潜在特性

“大数据”中的“数据”不同于“数字”,数据不仅包括简单的数字,还有其背后的各种隐含信息。例如,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是90分,那“90”只是一个“数字”,而在其背后的学生基本信息、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人际关系等,才是“数据”的实质所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大数据仅是冰山一角。理解大数据的潜在特性成为能否赋予数据新价值以及实现从数字支撑转为数据支撑的首要关键因素。[1]

2、大数据的价值

(1)预测价值

预测价值作为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指将数学运算应用到数据上以实现预估事物发生可能性的目的。预测系统以海量的数据为基础,能够接收和处理庞大的数据量,具备发达的自我改善和系统纠错功能。利用大数据,人们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地震、洪灾、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被记录下来,人类不再是互不相关、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相互串联、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中的一部分。

(2)科研价值

以前信息获取与流通不畅,人们通过处理数据来探索未知世界,缺乏分析处理数据的有效工具使得这种方式存在着较大缺陷。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信息随手可得,处理数据的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大数据技术能实现特定目标数据的搜集与处理,使研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也使得研究人员能在更深层次和更多领域中获取与使用更为完整全面的数据。[2]

二、MOOC的基本情况

1、MOOC的发展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发端于二十世纪末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兴起于二十一世纪初的联通主义学习理念,在行为主义学习理念下繁荣。MOOC通过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提供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完整的学习体验,展现了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结合的可能性,被誉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海啸”、“一次教育风暴”、“五百年来高等教育领域最为深刻的技术变革”。[3]

2、MOOC的特征

(1)大规模

第一,学生规模庞大;第二,MOOC平台中参与高校众多;第三,大规模还指有大量教师以团队协作方式参与课程教学;第四,平台中有大量可供选择的网络课程;第五,大规模还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入。

(2)开放

第一,学习对象的开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第二,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开放性;第三,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第四,网络课程的开放高质量;第五,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理念的开放。

(3)在线

第一,教育组织机构和教育者可随时随地将课程、教学内容和资源上传到MOOC网络平台;第二,具备上线资格的任何人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任何内容,并能得到及时反馈;第三,在线课程更加实惠经济;第四,随时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行为,掌握学习情况,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

(4)课程

第一,课程组织方式强调“翻转课堂”;第二,课程内容上强调重组;第三,课程学习方式上强调交互;第四,课程评价方式强调创新。[4]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2、学生的初始计算机能力差异较大;

3、课时数较少,理论课与实践课缺少有效衔接;[4]

4、教学内容单一,不能因材施教;

5、教学互动较弱,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1]

四、MOOC与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好处

1、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自适应学习,促进个性化学习;

2、增强教学的实时性和互动性;

3、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4、有效评估教学效果;

5、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6、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1]

五、MOOC与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1、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1)不同专业收集与处理的数据虽然表现形式与使用方式不同,但数据类型与特点基本类似。因此,在教学中应摆脱单纯面向办公软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思路,多介绍大数据的基本特征以及各个行业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关于数据的产生、收集、处理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2)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各种信息处理软件大多是面向的是有限的数据,对于大数据的处理并未涉及。因此,应增加大数据处理技术与方式的学习与实践。

(3)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应结合具体的大数据应用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学以致用。

2、借助大数据技术和MOOC平台扩充教学内容和更新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影响着教学水平,应借助大数据技术与MOOC,建设课程教学资源,丰富课堂互动形式。课程资源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亟需解决资源类型、资源数量、资源质量、资源高效扩散和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使用分布式资源服务器或者建设分布式数据库,使课程资源的存储空间更大、扩展性更强、访问量更高。

总结

通过对MOOC与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特征及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实现MOOC与大数据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融合是研究人员应考虑的首要关键问题。面向个体化、多样性的教育对象、强调师生互动、有效评估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实践水平的MOOC平台成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发挥主体性、教师评价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改进教学设计从而实现大学计算基础教学改革目标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戴振华. MOOC与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电脑与电信,2014. 06.003.

[2]张燕南,赵中建. 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002.

[3]陈肖庚,王顶明. MOOC的发展历程與主要特征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3.11.15.

[4]李芸. 面向大数据素养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3.33- 0137-02.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大数据技术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