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机遇与挑战

2017-06-10邓荟

魅力中国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特色互联网+

邓荟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当前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带来了新的发展环境。本文将从“互联网+”时代的内涵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地位、根据等方面分析“互联网+”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机遇 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式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至此,“互联网+”时代在我国拉开帷幕。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六大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应有的基本态度,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信与敬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的根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其基本的根据。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孕育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承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精神基因,具有厚重的历史优势。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解放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内涵。然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延展了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成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是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精神体现。

三、“互联网+”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带来机遇

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我国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中華文化自信的根本,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群众基础和先决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带来了新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营造新环境

文化自信不是凭借单纯的主观意志和想象树立的,文化自信是在历史的纵向比较和时代的横向比较中,以及对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的把握中确立起来的。

面对更加开放、共享的新环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把握时代潮流。除了要辩证地看待中华民族的历史之外,更要辩证地看待世界历史,明晰历史规律。共产主义信念既是凝结全体中国人民自觉行动的精神纽带,也是我们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精神武器,更是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大潮中激流勇进的制胜法宝。在”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尤其在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阶段,我们必须着眼于全球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大势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二)“互联网+”时代对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出新要求

文化自信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孤芳自赏、自娱自乐,更不是文化上的夜郎自大、盲目自负;只有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中,在与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显示出比较优势,才能客观地呈现出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学习西方”的文化氛围之中,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一定程度的文化不自信为前提的。当下我们应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为此,“互联网+”时代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出了新要求:要在一个开放、传播迅速、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世界环境下,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冲击,更好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四、互联网+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在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带来了挑战。

(一)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共享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传播的速度更加迅猛、资源共享的范围更加广泛、外来文化纷纷涌入,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是不小的挑战。

为此,必须创造性地转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适应时代的变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灿若星海,是令中华民族自信于世界文化的成果。但时代在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创造性地转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更要创造性地发展优秀文化;不仅要创造性地转化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创造性地转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为世界文化和世界历史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进行创新,辩证、发展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在于创新,面对如此创新的环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进行创新,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传播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在“互联网+”时代下接受优胜劣汰的挑战,坚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辩证发展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也辩证发展的看待外来文化,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范晓峰、郭凤.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

[2]张子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研究[D].辽宁大学.2013.

[3]辜胜阻、曹冬梅、李睿.让互联网+行动计划引领一轮创业浪潮[J].科学学研究.2016.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特色互联网+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