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育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2017-06-10姚兰

中华家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帘子育儿爸爸

姚兰

许多有素养、文质彬彬的父母,偏偏会收获一个撒泼无理的“小霸王”,也管教、也训斥,可是为什么不奏效?这看似矛盾、戏剧性、无法解释的现象,其缘由就在下面的3个情景出现的那一瞬间自动水落石出了。

公共意识的建立利己利人

那天我带女儿妙乐逛街,商场大门有那种厚重的塑料帘子,前面也是一个妈妈带着孩子,走在她前面的人替她撑了一下帘子,她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嗞溜一下,鱼一样从缝里闪进去了,落下的帘子“啪”的一下正好甩在我脸上。我之前顺理成章地以为,她也会扶一下帘子,替后面的人行个方便,毕竟,做妈妈的人大都应该是会为别人着想多一点吧?呃,看来,是我想多了。接着,我们进到商场游乐区玩海洋球,恰好又看见他们。那孩子正兴奋地在球池里把球往外扔,妈妈只顾着坐在一边看手机。直到工作人员提醒她管理一下孩子的行为,她才抬起头,然后转向孩子敷衍地喊了两嗓子:“别扔了,别扔了。”然后居然还朝孩子笑了笑。这样的桥段是不是让你觉得很眼熟?生活中如上情景多不胜数,冷眼多看几则,渐渐就会明白,为什么现在育儿公号、讲堂、微课多如牛毛,好学的爸妈也是热情高涨,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研习育儿大法,可是,“熊孩子”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每个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知书达理、出人头地,可是,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是:知書达理确实很重要,但不能太老实,我自己就是太老实,所以我的孩子要自我一点、霸道一点才好,关键是不能吃亏。这话乍听起来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本质秉持着这个观念教育孩子其实是挺可怕的。公共意识与个人便利就在一念之间,就像上面那位妈妈,在钻门帘的时候只想着自己便利,而不清楚要有替别人着想的公共意识一样。

又如,孩子想玩海洋球,但是有孩子就是违反规则往外乱扔球,妨碍了其他孩子游戏;扔海洋球的孩子后来可能需要到餐厅吃饭,但是别的孩子在餐厅打闹,撞翻了他的餐桌,他吃不成饭;而在餐厅打闹的孩子要去洗手间上厕所,其他的孩子插队,结果他没能及时上厕所尿裤子了……上面的三个孩子都为了自己的便利而伤害到了别人的利益,也都因为别人的私利而享受不到自己的便利。

大家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制约与便利都是相对的,培养自身和孩子的公共意识,就是对自己个体利益最好的保护。

言传还需身教

周末,我在游泳馆的休息厅等妙乐上游泳课。周围有几个人或看手机或看书或盯着监视器看在泳池游泳的人们,很安静。此刻,两个年轻妈妈带着两个娃走了进来,白领样貌打扮。她俩坐下来之后就开始翻包,把零食送给对方的孩子吃,中间偶有推搡,然后开始互聊育儿心得,开始还低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旁若无人。两个孩子时不时放肆尖叫,把脚踩在椅子上,吃过零食的包装被扔在地上。两个妈妈开始厉声训斥:“别闹了,那样会打扰到别人的。把纸捡起来。老实坐好喽!”但孩子们依旧吵闹不止,其中一个孩子还嘴:“你们自己说话都那么大声,还说我们!”妈妈脸上挂不住了:“我是你妈,大人的事用不着你管,我现在说你呢!”人们陆续皱着眉头、挖着耳朵离开。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首当其冲是:言传身教。言传身教的出处是《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意思就是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

要求孩子别在公共场合吵闹,自己却放肆喧哗而不自知。孩子的表现其实大部分就是父母本我的真实状态,我们是在奋力表演,还是本色显现,都会被孩子一眼看穿,继而本真地复制出来。

容忍孩子的无礼,或许是父母一种微妙的内疚心理

那天我和妙乐在小区里看见她幼儿园的同学凡凡。凡凡爸爸出差三个星期,终于有时间陪孩子下来玩滑板车。凡凡滑板车骑得飞快,还时常把腿伸出来,好几次险些踹倒旁边的小小孩。凡凡爸爸跟他说:“慢点儿,小心点儿!”凡凡不理。这时,凡凡爸爸拉住他,他用脚往爸爸的裤子上蹬,爸爸显得很没面子,强压怒火,但还是松开了手。这时他的手机又响了,手忙脚乱,头顶三条黑线对旁边的人频频致歉:“这孩子!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啊!”不能不说,有些父母本身的修养教养确实非常好,但是他们却偏偏“收获”了一个霸王似的不礼貌又无理的孩子。

这些父母们知晓环境、场合、分寸,但却对孩子疏于管束,这样的情形很多时候会出现在工作忙碌、无暇陪伴孩子的父母身上。忙于工作的父母们经常会对自己不能陪伴和照顾孩子而产生内疚感,内疚的结果就是给孩子买更多的礼物,在孩子做出过分行为的时候不去管教而是纵容,本来陪孩子的时间就很少,在有限的亲子时间里,要是再多是责骂,孩子就会跟自己更疏远了,或者根本就舍不得说他,索性就依着他的性子来吧。

而孩子们是相当敏感、聪明的,他们总是能感觉到父母的内疚,用惩罚父母来做出回应,比如,用不听话、不礼貌、无理要求或消极、冷淡来对待父母,在进一步激起父母的敌意之后会让他们(父母)觉得更加内疚。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家庭多了彬彬有礼的爸妈和咄咄无礼的孩子的特殊形式组合。而解决之道也显而易见:多抽时间高质量陪孩子,坚定而有效地管教。

其实,教育是爸妈逃不了也躲不掉的责任,而这个与生俱来的责任,也并不是说要从孩子懂事、从上幼儿园、上学开始,而是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履行的了,父母在孩子眼里就是他的老师,就是他最崇拜的模仿对象,就是他想成为的那个人。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不易察觉的。

猜你喜欢

帘子育儿爸爸
帘子背后的秘密(上)
帘子背后的秘密(下)
镜中的帘子
多待一会儿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