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2017-06-10姜娜

魅力中国 2016年30期
关键词:效能监察新时期国有企业

姜娜

摘 要:效能监察通过对国有企业组织及其员工在日常生产或特定的活动中的行为状态及产生的作用和社会效应进行监督,对可能引发偏离预定目标的现象进行纠正,从而保证各项工作计划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如何把国有企业效能监察与国有企业的其他经常管理融为一体,将国有企业效能监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国有企业的勤政和能政,进而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加快国有企业前进步伐,是当下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 效能监察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国有企业效能监察是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有关业务事项或活动过程,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履行职责行为的正确性,发现管理缺陷,纠正行为偏差,促进国有企业规范管理和自我完善,提高国有企业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效能监察是规范国有企业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的最佳切入点。效能监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实效仅靠纪检监察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2、效能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 效能监察是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

当前,国有企业发展正处在转型攻坚期、负重爬坡期、风险多发期,面临着安全、管控和资金 “三大风险”。必须要让广大干部职工以更深刻的认识、更扎实的举措,以深入开展效能监察为抓手,狠抓令行禁止,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风险管控,同时,要以提升管理效能为核心,紧紧围绕反腐倡廉的风险点、国有企业管理的薄弱点、降本减费的效益点和职工群众关心的问题点,围绕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业务和重点岗位开展效能监察,立足“六个专项治理”查改作风问题,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管控风险、规范管理、预防腐败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国有企业各项工作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2.2 效能监察有利于预防滋生腐败现象

效能监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预防作用,即监察部门运用行政法规和监察手段,对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防范性措施。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级管理者都需要具有廉洁的经营管理和执行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的持续发展。因此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加强国有企业内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廉政与勤政两手抓,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各类效能监察工作全过程管理中,各个部门相互监督,有效预防了腐败现象的滋生,依照实施方案,规范工作步骤,最终通过效能监察评价和责任追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能够认真履职的基础上,还能有效提升管理效能,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以权谋私,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2.3 效能监察是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有力抓手

在国有企业中有部分干部还存在着一些不良作风和习气,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庸”,思路不清、业务不精、能力不强,而且自我感觉良好;二是“懒”,干工作缺少主动性、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思想不解放;三是“散”,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纪律松弛、精力不集中;四是“馋”,乐于相互吃请、变相吃喝;五是“躁”,乐于做表面文章,善做巧事,“心”和“身”没有沉下去;六是“贪”,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与人争利,见好事就上,见好处就争。作为国有企业,提升效能监察工作,就是要通过强化国有企业管理,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抓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所有心思聚焦到实际工作上,把主要精力放到抓落实上,确保在岗就要尽责,为国有企业发展应有贡献。

3、当前国有企业效能监察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3.1 过于追求国有企业绩效,忽视效能监察

国有企业主要是从事生产、流通等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盈利是其最为显著的性质。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都过于注重业务绩效,而对于相关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通常也都认为国有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得收入,并且要努力为投资人、社会大众和客户等方面赢得最大化的利益。而对于加强效能监察工作对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导致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逐渐演变成了一句口号。

3.2 缺乏对效能监察的重视与正确认识

国有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一大优势所在,其既是国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国有企业的一种管理行为。效能监察工作是加強国有企业管理的内在需求,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其他管理职能不能代替的管理工作。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得到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正处于非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部分国有企业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错误地将效能监察工作当成是限制各种经济活动、制约国有企业生产与经营迅速发展的一个阻碍。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原因在于:部分国有企业仅仅是单方面地强调要严密关注与重视国有企业内部的廉政监督,但是却没有注意到效能监察工作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与管理作用,特别是没有将效能监察工作监督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关键环节与全过程的治本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对效能监察的成效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3.3 对效能监察工作的宣传动员不够,部分基层干部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将效能监察等同于纪检监察的认识。这是对效能监察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深,对开展效能监察的作用了解不透;二是认为原油生产任务是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只要产量完成、成本不超、队伍稳定、安全无事就行了,开展效能监察意义不大,而且基层单位生产经营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3.4 效能监察协调机制还不顺畅,职能部门工作配合不够紧密

国务院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有企业效能监察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中央国有企业应当按照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权限或者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依据“统一要求、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效能监察工作责任体系,形成在国有企业党政领导下,由主要经营管理者负责、监察机构组织协调和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效能监察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部分单位和人员存在惰性思维及功利思想,哪个容易完成就立那个项目,或者哪个容易出成果,容易参评优秀效能监察项目就立那个项目,而不是根据本单位管理实际科学立项、准确立项。效能监察领导小组里的成员责任任务不清,成为虚设,甚至很多领导认为效能监察就是纪检部门的事,其他部门只要找我,我就干,不找就不干的状态。

3.5 效能监察的结果应用和责任追究不完全到位

一是效能监察尽管发现了许多问题,但是对问题的整改督促落实不力,没有扎实的进行举一反三的纠正工作,一些成果在运行中不了了之,造成相似问题年年查、年年有,难以形成 PDCA 循环的良性改进机制。二是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任追究力度不够。普遍存在着管理问题不属于违纪,或者认为只是轻微违纪,从而对当事人及国有企业负责人严肃追究没有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执纪的严肃性。

4、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效能监察的有效途径

4.1 完善领导机制,提升效能监察执行力

效能监察是在国有企业行政领导人的直接领导下,规范相关组织、职能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为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基本职责和权限、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实施的范围和权限所开展的一项对管理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的工作,实现国有企业领导人对管理的再管理。一方面,国有企业领导者对效能监察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效能监察的工作成效,党政领导班子肩负提高经济效益、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这两项“重担”,要把效能监察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落实、检查、考核。另一方面,行政主管领导和党组织领导亲自挂帅,任效能监察专项领导小组组长,效能监察启动、监察、整改等阶段的工作也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领导的推动作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党政主要领导要及时予以帮助和支持,为开展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4.2 主动介入,预防监察

以往的效能监察项目大多是在发现管理问题或漏洞后发展,只能起到弥补作用,无法起到预防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一些项目提早介入,如对国有企业重点工程项目,在开展效能监察过程中,应把“参与、监督、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有:一是使效能监察方案制定得尽可能周全,措施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二是易于对效能监察的重点进行分解和细化;三是有利于责任落实和推进。从工程设计至竣工实施全过程介入,成立效能监察项目组,从一开始就把效能监察列入项目实施计划中,并对项目落实各个环节的监察内容进行分解,形成专项效能监察方案,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察,促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依法、合规、高效、廉洁履职,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范运作。

4.3 深化宣传教育,明确效能监察目标

效能监察工作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旧的运营体制现已不能满足国有企业的需求,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监察过程对国有企业效益的提高影响力度不行,对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管理力度不强。因而,完善企业管理结构,深化效能监察工作,咱们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明确深入发展效能监察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整体组织和相关要求。优化效能监察工作是国有企业运营管理自我完善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应当把效能监察同国有企业的平时运营管理有机结合,列入议事日程,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中,注重效能监察工作的完善和提高,并给与执管部门充分的位置和权利,刻画效能监察与国有企业作用一致的国有企业文化,最大程度确保国有企业效能监察的发展。经过深入发展效能监察,对监察目标的本职工作情况进行监管,确保过程合法、降低成本管理、削减效益损失,提高国有企业效能目标,从而使国有企业到达管理有序、运营合法、出产高效的最终方针。从生产运营的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4.4 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效能监察工作不仅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国有企业的一种管理行为,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促进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将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要尽可能地争取各职能部门的参与、支持,使各职能部门存在的业务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形成整体合力。首先,应当加强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以提高纪检监察人员、有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应加强组织协调的作用,效能监察工作应当将法律、审计等监督部门协调起来,使其参与效能监察监督,并要在监管环节、业务内容以及相关责任方面明确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整体合力;最后,应当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应当将各业务部门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若存在的是一般问题,则由监察部门或单位指出、由管理人员自行进行整改,若存在的是无需追求政纪责任的轻微违纪问题,则督促整改。

4.5 针对提高效能监察实效性的需求,建议建立健全效能监察网络

一是要加强效能监察力量,整合内部监督资源,选拔各层面的监督工作骨干充实到效能监察队伍中,如成立特聘监督员队伍,每年围绕改革发展中心任务,进行专项效能监察。二是可在本单位建立固定的监察组织,对于阶段工作或单一工程,可以指定监督工作骨干担任专项监察员,通过建立责任制、定期报告、跟踪跟进项目进展情况,从而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便于效能监察领导机构掌握全面情况。三是要形成国有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及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和积极参与的格局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国有企业领导对效能监察的认识和态度,影响和决定了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力度和效果。四是要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作用的基础上,搞好纪检监察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分工和协作,把常规性的监察方法、手段同业务部门专业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自查自纠、重点监察、自我整改、搞好效能监察,更好地实现促管理、增效益的目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效能监察是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对改进企业综合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只要通过紧密围绕管理难点热点问题,精心抓好选题立项、方案完善、过程控制等各环节工作,效能监察工作将取得更好的成果,最终实现效能监察工作的真正实效。

参考文献

[1]胡光贵,张军云.企业效能监察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学学报,2014,16(1):38-40.

[2]张双杰.当前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0,(8):26-28.

[3]杨凯雯.浅析我国企业效能监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章,2012,(7):54.

[4]黄娟.浅谈如何以创新思维方式在企业经营中开展效能监察[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275-275.

[5]李小丽.如何有效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2): 7-10.

[6]王红旗.创新监督监察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發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 (2):18-19.

猜你喜欢

效能监察新时期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浅谈企业制度建设效能监察
效能监察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探讨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