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病害防治技术

2017-06-09代晓伟

吉林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病害

摘要:目前,尽管对玉米种植面积有所调减,但是其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地位不会变,保证玉米优质高产仍然是重点工作。在众多影响玉米生产的因素当中,玉米病虫害问题对玉米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玉米一旦发生病虫害,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和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总结了玉米几种常见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具体防治措施。

关键词:玉米生产;病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1.030

1玉米大斑病

1.1为害症状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发生,该病害一般只为害玉米的叶片,在叶片上产生病斑,形状如长菱形,颜色一般呈褐色或者黄褐色,菱形病斑一般长5~10厘米,宽度1厘米左右,病情严重时病斑会逐渐扩大,甚至导致叶片枯死。该病在天气潮湿的条件下更容易扩展,甚至在叶片上产生霉层。该病害除了为害玉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和苞叶,并在植株上由下向上扩展。

1.2发病规律

该病害一般由病原菌残留在病株上越冬导致而发生,该病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速度快,适宜发病温度为20℃~28℃,一般借助风力传播病菌。

1.3防治措施

预防该病害首先要选择优良的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合理密植,保证玉米田通风及透光合理,建议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药剂防治可选用8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亩施用50公斤,7天施用1次,依病情共使用3次左右即可。

2玉米小斑病

2.1为害症状

该病害从玉米苗期开始到玉米生长后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并自上而下蔓延。病斑颜色一般为褐色,斑点较小,呈半透明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还会逐渐扩大,形状和颜色都会发生变化,颜色由褐色变成黄褐色,形状由水渍状变成椭圆形,如果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甚至还会产生黑色霉层,后期严重时叶片直接枯死。

2.2发病规律

该病害是以病原菌的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而导致该病的发生,所以一般连茬种植玉米时容易诱发此病,同时土壤肥力低或者播种过晚都容易诱发此病。该病菌发生温度一般在28℃~30℃之间。

2.3防治措施

预防该病要选用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避免玉米连茬种植,合理轮作,深翻土壤,深埋病菌和残株,及时处理上一年的玉米秸秆。加强玉米的田间管理,合理使用氮肥,注意排水。药剂防治可选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施用60公斤,7天施用1次,重复使用2次即可。

3玉米圆斑病

3.1为害症状

该病害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苞叶以及果穗。该病害为害玉米叶片的斑点呈散生状,最开始为水渍状,斑点较小,为淡绿色或者淡黄色,以后慢慢扩大为圆形,颜色逐渐变深。苞叶上的病斑为褐色斑点,适宜条件下还会产生霉层。该病害为害果穗会导致果穗干瘪、变黑,果穗变形弯曲,发育不良。

3.2发病规律

该病的发生常常是因为种子带菌所致,或是遗落在田间的病株残体带菌,病菌的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条件迅速传播,侵染玉米植株。

3.3防治措施

加大检疫力度,杜绝带菌种子开展生产。选择优良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药剂防治可以使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60公斤噴雾使用,连续使用2次即可,每次间隔10天。

4玉米纹枯病

4.1为害症状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以为害玉米叶鞘为主,在玉米叶鞘上形成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且病斑经常连接在一起形成云纹状病斑,故也叫云纹病。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的菌核。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

4.2发病规律

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侵染玉米,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玉米连茬种植,发病重;高水肥、密度大,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7~8月份降水次数多,降水量大,易诱发病害。

4.3防治措施

预防该病首先要种植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 ,合理密植,保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玉米的栽培与管理,合理灌水,避免洪涝,降低田间湿度。药剂防治可使用农抗120水剂150~200毫升,对水50~60公斤茎叶喷雾。

5玉米锈病

5.1发病症状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之上,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长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生长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5.2发病规律

夏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锈病发生和发展。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早熟品种一般易发病,马齿型品种比较抗病。氮肥施用过多,会加重病害发生。

5.3防治办法

优先选用抗病杂交玉米品种,提高其抗逆性,平衡水肥,做好田间管理工作。药剂防治可使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重时隔15天再喷1次。

6结语

本文分别对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圆斑病、玉米纹枯病以及玉米锈病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帮助农户学习玉米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规律,以期为农户开展玉米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为玉米高产优质提供保障。同时玉米要想获得高产丰收,单纯靠做好玉米病害防治工作还远远不够,希望广大农户可以不断学习,提高种植技术水平,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玉米产量和质量,也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金玉,张国华,李贵锋.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6,(23).

[2]安小英.常见玉米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16,(12).

作者简介:代晓伟,大专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西瓜两种常见病害的防治
“杀”出来的病害,“杀”出来的风险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