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及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研究综述

2017-06-06于金林

价值工程 2017年18期
关键词:模因论模因

于金林

摘要: 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它对于文化各个方面的进化和发展都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石油科技英语词汇是学习这门专业英语的基础,但由于其专业性强,日常使用频率低,一直以来,这类词汇的学习存在很大难度。本文对国内外模因的研究和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开发模因论的应用价值的新视角,为这一理论在我国的研究推广做出贡献,并能在实践中真正意义上推动石油科技英语词汇学的发展。

Abstract: A meme is an elemen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which is used to direct the e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ny cultural fields all the time. Petroleum engineering English vocabulary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stituents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English. However,this kind of vocabulary is too professional and is used at relatively low frequency, so its difficult to get good effects in learning. This paper is a review of mem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English vocabulary, which aims to find out a new prospective of meme research, contribute to the spreading of meme research, and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developing petroleum engineering English vocabulary.

关键词: 模因;模因论;石油科技英语词汇

Key words: meme;memetics;petroleum engineering English vocabulary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250-03

1 模因论的相关研究

1.1 模因的由来

牛津大学的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第一次在他的《自私的基因》中提出来了文化信息单位模因(meme)的概念。按照Richard Dawkins的说法,模因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信息的单位,其他一些不断被各种方式复制以及文化习俗、观念、传播的语言等最终到时要归于模因的。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ore)是一名心理学家,他极大地推广了模因学说。布莱克摩尔明确提出这样的观点, “模因”的实质是按照各种事物在进行自我复制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的机会的多少来看世界的,同时还指出大脑以及人类语言的进步全都是因为模因的驱动导致的。Richard Dawkins指出,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基因和模因互相进步相辅相成,一起驱动进化的发展。不过他们并不是同时的,就好像是基因在基因库中自身繁殖的过程,在模因库中模因不断进行自我繁殖,根据一个人大脑模仿其他人的。在我们的汉语里面,何自然第一次把 meme 这个词语翻译成“模因”,这说明了meme的意思大致是 “模仿”,同时又说明meme是通过“基因”的仿造得到的。

1.2 国外研究现状

从这之前,国外的模因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

首先是来自于《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大家开始注意生物学理论有可能通过移植的方式将其在社会科学中使用。模因理论作为一个新的是大家都很好奇的理论,很多学科的专家们都急忙参与相关的研究中来。在这个过程中道金斯通过写书来表明自己的相关理论。Dennett作为一名非常出色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队医“模因”也表示非常同意,在他的观点里大量的模因构成了我们的大脑。后来,逐渐有更多的学者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给模因论的构建和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苏珊·布莱克摩尔出版了一本名为《迷因机器》书,这本书的出版奖模因领域的研究带来了下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候,模因论这个分支学科好像逐渐发起。著名研究者布莱克摩尔这时候将自己的研究的重点放置到了与之相关的一些实际操作中。她首先就行假设,用一种比较创新的方法研究一些模因的相关社会现象。与此同时,“模因筛选”和“生命周期”等因素逐渐进入到了大家的视野中。

伴随着其体系的建立,模因论也顺势开始了第三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此时,各个国家的一些研究者把模因论逐渐引进其他的的学科领域中,并进一步开展研究。Gatherer打算使用过模因论来研究相关的社会问题;Millikan (2004,2005)和Sperber(2000)以及Levinson(2003)2006)将模因论用在了文化和语言认知方面,并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由于《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出版了三十周年,为了对此进行七年关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Dawkins在2006年主编的第三版《自私的基因》,另外,《理查德·道金斯:科学家怎样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在这个时候被出版出来。到了这个时候,模因已经逐渐被各个领域所接受与应用。

在2009年的3月8日,哲學家Dan Dennett在TED Conference 2(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Design)会议上发表重要演讲。这标志着模因发展进入了下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会议上,Dan Dennett说明,模因可以进行相互竞争、协同并存,并且还可以互相之间进行复制和繁殖。

另外Susan Blackmore发表这样的观点:模因思想可以跟病毒的传播一样,通过一个人的脑袋而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脑袋。这个阶段,国外的相关研究逐渐将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这时候实证研究得到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量模因中心的建立,现在国外的研究者围绕模因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

例如模因地图就是模因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新领域,Paul研究出的模因地图法,带给模因学者更加独特的研究角度。

1.3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模因论的研究起步非常晚,不過很快就有大量的的学者对模因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本世纪的初期,国内的学界便开始了模因的初步研究。The Selfish Gene (1981,1998)以及The Meme Machine(2001)分别翻译出中文版本。在海外做研究的王士元以及戴浩等一部分人产生模因作为人类语言的心理、社会及文化基础的问题。《语言与文化》在2002年出版了第二版,这本书的序言里面,桂诗春教授明确指出模因与大脑和文化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

接着,国内对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一直都有,就比如戴浩一把模因理论在汉语语法概念的相关研究使用,在汉字基因工程的研究中,鲁川也使用了相关的理论。和模因理论相关的一些研究与发表的相关论文每年都在增长,尤其是到了2007年以后,这方面的论文发表数量更是有了非常大的增长。何自然等相关学者撰写的《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轰动,这本书也被认为是我们国家比较完备的“西方最新语言学理论译介丛书”。

根据笔者收集的相关信息以及对相关资料的了解,中国学术期刊网以及国内外语类期刊杂志在2005年到2016年这几年的时间段内,3100多篇和模因理论相关的文章被收录。因为模因论在刚开始引进国内的时候,研究人员大多数都是翻译学家。这些语言专家把该理论引进到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一些与语言密切相关的领域。所以,上述的3000多文章中有接近八成的是和语言学和语用学有关系的。

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对这一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以“模因”作为主题撰写硕、博士论文。不过,国内对模因论在英语词汇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相关于模因论在科技英语词汇学方面,尤其是模因论在石油科技英语词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接近于空白。笔者希望能够将模因论有效的引入到石油科技英语词汇中,从而来推动石油高校石油科技英语学的深入发展。

2 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的研究概况

2.1 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的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研究

词汇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正如 Wilkins 所说, “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即没有语法表达的内容很少,而没有词汇则什么都表达不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词汇这一基石,任何的语言学习和发展都是空谈!那么,毋庸置疑,任何一门专业的科技英语词汇的学习,也是该专业英语学习的基础,是重中之重。而石油科技英语由于专业性强,日常使用频率低,学生经常会陷入边背边忘再背再忘的恶性循环中。熟练掌握这些词汇是石油科技英语词汇学习中的突出难题。

学生学习词汇时,按照英汉对照的方式机械地记忆词汇,在学习词汇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读音-拼写-词义三者相结合上,没有意识到词汇的语境、文化和语体上,很少注重词汇的词素,词根,词干还有词汇的搭配,所以根本无法正确使用这些词汇。

而国内学者在科技英语方面的相关研究也相当有限,总结如下:截止到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于科技英语词汇教学及习得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硕博论文综述不超过30篇,例如夏长岭,袁红的《科技英语词汇特点分析和教学实践探索》,还有谢红的《浅谈科技英语词汇的教与学》等等。

在这其中,与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相关的文章有张燕的《浅议石油技术专业英语词汇的特点》;江淑娟的《石油科技英语词汇隐喻性特征研究》;郭青,杨翠的《石油专业英语教学中词汇隐喻的传递》等等。

与石油科技英语词汇教学相关的文章仅有以下2篇,分别是高璞,姚志刚,赵靖舟,武富礼,王凤琴的《石油地质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析》和田雅文的《石油技术词汇教学方法探析》。因此,笔者希望在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切实的促进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的发展。

2.2 模因论与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的相关研究

据笔者收集和了解,从2005年至今,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国内外语类期刊杂志上共收集了有关模因理论与词汇的文章共19篇。

其中代表性的有阎爽,解静莉的《模因论对英语听说词汇教学的指导意义》;刘红见的《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探究》;任伟光,郭译的《试析词汇模因的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启示》;郭曼写的《模因论对词汇教学的启示》;干映锋的《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等等。

模因论与词汇教学研究方面硕博论文共4篇,分别是李峰的《基于模因论的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实验研究》;王玉琴的《模因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聂鑫的《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产出性词汇习得研究》和王晶的《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笔者整理分析了上述23篇论文,结论是国内将模因论引入到石油科技英语词汇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笔者认为讨论模因论对石油科技英语词汇具有相当的现实指导意义。

3 研究的意义及预期目标

正是由于在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的学习中存在着上述问题与困惑,而且利用模因论进行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的研究更是接近于空白,这使笔者看到这一研究在学术上及实践中的巨大意义,希望在这一领域进行一次实践探索。因此,笔者将对以模因论来分析石油科技英语词汇学进行系统研究。

本次研究将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石油科技英语词汇中,模因是否能经历完整的成长过程;在模因论指导下的来分析石油科技英语词汇能否更好的提高石油科技英语词汇的掌握效度。本研究旨在开发模因论的应用价值的新视角,为这一理论在我国的研究推广做出贡献,并能在实践中真正意义上推动石油科技英语词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lackmore Susan. The Meme Machin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Dawkins Richard. The Selfish Gen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3]Dennett, D C. Consciousness Explained[M].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1991.

[4]Dennett, D C. Memes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Imagination[J].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1997(48): 127-135.

[5]Levinson, S. C. Evolution of Culture in a Microcosm. In S. Levinson & P. Jaison(eds.), Evolution and Culture[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6: 1-41.

[6]Millikan, R. G. Language: A Biological Model[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7]Paul, J. Meme Maps: A Tool for Configuring Memes in Time and Space [Z].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2009.

[8]Sperber, D. An Objection to the MemeticApproach to Culture. In R. Aunger(ed.), Darwinizing Culture: The Status of Memetics As a Scienc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63-173.

[9]Wilkins, Davi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MIT Press,1972: 111.

[10]陈林霞.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学刊, 2008(1):88-91.

[11]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当代语言学,2002(1):1-12.

[12]杜鹃.模因论——唤醒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71-172.

[13]高纯娟. 模因论对提高外语学习能力的一些启示[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4):99-101.

[14]高璞,姚志刚,赵靖舟,武富礼,王凤琴.石油地质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地质教育,2009(04):166-171.

[15]郭菁.文化进化的meme理论及其难题[J].哲学学习,2005(1):54-56.

[16]郭青,杨翠.石油专业英语教学中词汇隐喻的传递[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66-67.

[17]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0-209.

[18]何自然,谢超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3-186.

[19]江淑娟.石油科技英语词汇隐喻性特征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9-22.

[20]李峰.基于模因論的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1]刘红见.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探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12):43-44.

[22]田雅文.石油技术词汇教学方法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119-123.

[23]王宏军.论析模因论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7(4):72-76.

[24]王晶.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

[25]王士元.语言演化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9-32.

[26]王玉琴.模因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0.

[27]夏嘉驷,时汶.模因论与人文社会科学——生物基因理论在语言学上的应用[J].科技进步5对策,2003(9):133-134.

[28]谢红.浅谈科技英语词汇的教与学[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S1):135-136.

[29]阎爽,解静莉.因论对英语听说词汇教学的指导意义[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2:135-136.

[30]张燕.浅议石油技术专业英语词汇的特点[J].科技资讯,2007(13):136-137.

猜你喜欢

模因论模因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浅谈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模因与文化
基于象似性的语言模因初探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