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以扬州大学为例

2017-06-06何大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课外体育

纪 群,何大海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以扬州大学为例

纪 群,何大海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教科院等8个院系320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扬州大学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情况,促进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在调查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1)多数在校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清晰,希望通过课外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仍有部分大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2)在校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较少,仅有37%的大学生达到3次以上;(3)在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是跑步、球类运动;(4)影响在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较多,表现为场地设施限制、学业太重、自身惰性、缺乏兴趣、缺乏学校组织引导等。

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大学生;开展情况

1 前言

从学校体育角度看,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部分,它对于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促进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当代大学生肩上的负担加重了,一方面要求他们要有长时间进行紧张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他们具备强健的体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体育存在着轻课外体育的现象。课外体育处于可有可无,可抓可放,无关紧要的地位[1]。仅仅靠一周90分钟的体育课是无法达到体育健康课程目标与要求的。因此,广泛而科学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通过调查,了解扬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为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扬州大学文学院、兽医学院等8个学院,共320名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需要,阅读高校课外体育锻炼方面的期刊,剖析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方面的专著和学术期刊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撑。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问卷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问卷是在通过查询文献资料,针对文中所涉及的问题编制而成,对问卷的初稿征询了多位老师的意见,并进行预调查,最终形成了《关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问卷》。

2.2.2.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表1 学生问卷发放情况一览表

共发放问卷320份,收回308份,剔除无效问卷32份,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89.61%。在所调查的学生中(见表2),有67.75%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参加体育锻炼,对课外体育锻炼持积极参与的态度,但仍有32.25%的学生不会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2.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用Excel表格进行整理分析,对所调查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频率等因素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

3.1.1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

表3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动机一览表

课外体育锻炼动机,是学生用课余时间从事体育锻炼的意愿,,它常以需求、兴趣、态度等心理状态表现出来[2]。从表3中可以看出支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依次为控制体重,塑造形体、强身健体、应付达标考试、提高运动能力、调节心情,改善情绪、娱乐交友、其他等,占所调查学生的68.48%、63.41%、36.23%、35.14%、33.70%、19.93%、1.45%。有189名学生把控制体重,塑造形体放在首位,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外貌形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中这部分学生以女生为主体。但不容忽视的是,有100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为了应付体育达标考试,占所调查学生的36.23%,这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价值。

3.1.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

所谓体育锻炼频率指体育锻炼者一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通常认为一周参加3~4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的锻炼最佳[3]。由图1可知,在调查的学生中,有94%的大学生每周都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自主参加体育锻炼;有61%的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为1~2次;有25%的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为3~5次;有8%学生达到每周锻炼5次以上。仅有33%学生每周参加3次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达到5次以上的只占总体比例的8%,还有17人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我国体育人口的评判标准是: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每次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并达到中等程度以上的人群[4]。说明我校大学生尚未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没有达到我国体育人口的评判标准,学生没有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没有锻炼次数时间的积累想达到强身健体、塑造身材的功效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频率低可能由于没有同学一起,个人锻炼意识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没有锻炼计划。学校要大力宣传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课外体育锻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图1 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次数

3.1.3 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

图2 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

由图2可见,在锻炼时间一栏超过我国体育人口评判标准的学生约占65.58%,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其中男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占37.32%,女生占28.26%,这可能与他们生理和心理因素有着密切联系。锻炼持续时间影响着锻炼的效果,根据以往研究发现,产生运动效果的最佳锻炼时间为20~60分钟[5]。

3.1.4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分布

表4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段

从表4可看出,约有16.30%的大学生在早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男、女比例为17.48%、15.34%。在上午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有17人,约占总人数的3.99%,其中男生有11人,女生有6人。在下午或晚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相当多,下午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有106人,占总人数的38.41%,其中男生有68人,女生有38人,约占男女、生总人数的47.55%、28.57%。约39.13%的大学生在晚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其中男生56人,女生52人,约占39.16%、19.10%。下午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体育课、班级活动或竞赛多集中在下午,尤其是男生喜欢在下午时间在球场运动。因此学校举行体育活动竞赛或是班级组织活动最好安排在下午时间段,这样学生能很好地达到预计成绩。晚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想在一天学习后好好的放松一下,对于女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减肥、保持身体的好时间段。

3.1.5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

表5 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

表6 大学生经常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中前七位依次是:羽毛球、跑步、乒乓球、篮球、瑜伽、排球、街舞。这可能受到学校场地及设施的影响。由表5可知,大学生经常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中排在前七位的是跑步、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足球、排球、街舞和健美操,所占比例分别为:58.70%、38.41%、22.10%、20.29%、9.42%、7.97%、5.80%。根据结果,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上主要分为跑步类、球类。分析原因是:跑步是最简单,不受任何场地限制的体育项目。球类尤其是小球,运动方便、灵活,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及参与者的技术要求等都不是很高,学生参与这样的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还能促进人际关系交流[6]。

从表6可知,总体来说跑步是大学生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其次就是球类运动了。调查显示,参加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所占比例分别为33.57%、27.27%、18.18%、13.97%。

3.2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3.2.1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有:自身惰性、缺乏兴趣、身体条件不允许,所占比例分别为64.86%、38.77%、3.62%。阻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制约了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子女的宠爱造就了子女娇贵的性格,惰性较强,对劳动更是不屑一顾[8]。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惰性的原因不能坚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大学业余时间较高中时较多,离开父母身边的大学生似乎感觉自己获得自由,导致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大多选择安逸的寝室生活,而拒绝走出寝室,加上自身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没有明确锻炼计划,尤其是女生受生理期的影响,不愿意参加运动,这些原因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表7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

3.2.2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

表8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

从表8可看出,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学校场地设施限制、学业太重、缺乏学校组织与引导,所占比例分别为:58.33%、33.33%、19.57%。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指出,一个人之所以有参加锻炼行为主要来源于他对体育锻炼的需要,从而激发了他的锻炼动机[9]。”一个人的行为除了来源于自身,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学校室内的场馆及器材设施的数量,场内的开放时间、体育教师的积极指导很大程度影响着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其次,学习任务不同,在调查中发现有34.97%的大学生因为学业太重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比如农科生、工科生,他们除了正常的上下课,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做教学实验,这样以来他们的时间就相对紧张,再加之,没有老师激励他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久之,他们也就对课外体育锻炼失去了兴趣。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多元化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明确且呈现多元化趋势,67.75%的在校大学生能主动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但仍有32.25%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4.1.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低频化

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较少,仅有37%的大学生达到3次以上,在锻炼时间上有65.58%大学生能达到30分钟以上。锻炼时间段大多选择在下午或晚上。

4.1.3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多样化

影响大学生参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学校场地设施限制、学业太重、自身惰性、缺乏兴趣、缺乏学校组织引导等因素。

4.2 建议

4.2.1 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打破校内体育与校外体育的界限,深化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4.2.2 增加学校体育场馆,改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条件

学校应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场地、器材的现有条件,增加室内场馆对外开放时间。

4.2.3 完善管理机制,增强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

建立健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监督管理制定,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制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效果评价表,定期定点检查学生锻炼效果,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 荀盛龙. 内蒙古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2] 李凯夏.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4):117-118.

[3] 郭建强.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和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 2003, (4):30-31. DOI:10.3969/j.issn.1007-6891.2003.04.013.

[4] 徐隆瑞. 体育人口浅论[J]. 福建体育科技, 1996, (1):101-105.

[5] 韦军湘. 浅谈大学生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J]. 体育科技, 2001, 22(1). DOI:10.3969/j.issn.1003-1359.2001.01.004.

[6] 莆田.“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6:36-37.

[7] 赵红卫. 郑州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D]. 武汉体育学院, 2008. DOI:10.7666/d.y1291365.

[8] 徐瑞阳. 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因素分析[J]. 科技信息, 2010, (25). DOI:10.3969/j.issn.1001-9960.2010.25.226.

[9] 周美英, 刘振忠, 贾绍华等. 男女大学生体育意识与锻炼行为的差异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9(4):430-432. DOI:10.3969/j.issn.1000-5854.2005.04.028.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Extracurricular Sports——Take Y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Ji Qun,He Dahai

By using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s statistics method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 among 320 college students in 8 departments such as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aiming a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moting its developmen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made: (1) most students hold clear motivation in attending extracurricular sports to build their body, via a small amount of them are refused to attend. (2) there are not enough involve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t o attend extracurricular sports, only 37% of students exercise over 3 times per week. (3) the ma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for students are running and ball games. (4)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trictions for their participation are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academic work overburden, self indolence. Lack of interests, as well as in lack of college organization and guid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investigation research;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status

纪群(1992-),女,江苏新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Sport Colleg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127, Jiangsu, China.

G812.4

A

1005-0256(2017)06-0110-4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6.048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课外体育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我们的“体育梦”
取经之路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