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服务的县域医联体分级诊疗系统建设

2017-06-05胡丹丹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7期
关键词:医联体分级诊疗云服务

胡丹丹

摘 要 随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借助信息技术加快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分析探讨了基于云服务的县域医联体分级诊疗系统的建设目标、内容和功能,以及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等,对各地的实际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云服务 医联体 分级诊疗 信息系统

基于云服务的县域医联体分级诊疗系统,就是在一个县域范围内,通过物联网方式的大数据采集、多业务系统的云服务、多维度核算体系的构建,建立一个医疗联合体方式的分级诊疗系统,从而增强县域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1 建设目标

以医改目标为导向,以医联体政策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抓手,开展县域医联体信息化建设,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减轻县级医疗机构压力,规范相应病种治疗方式,调整居民就诊流程,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1)建立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提高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

(2)推动县级医疗机构对乡镇卫生院技术帮扶落到实处,提高县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3)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并逐步引导居民理性就医,提高县域医保基金的保障效能。

(4)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和合理配置,提高县域医疗资源的使用率。

2 建设内容和主要功能

2.1 构建诊疗云,实现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动态配置管理

通过多业务系统和医疗健康大数据,构建诊疗云,以云服务的方式实现医联体内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居民就诊流程的调整、就诊服务的提供,以及居民健康大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数据流转功能。

(1)提供县域内医联体相关上下级机构的配置管理功能。

(2)提供医联体结构内上下级机构医疗资源配置管理功能。

(3)提供医联体框架内的就诊服务流程的设计与调整。

(4)构建医疗云,为医联体中分级诊疗下的健康大数据提供云服务。

2.2 建立分级诊疗机制,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就诊流程的设计与管理

依托县级区域卫生综合平台,建立医联体中的分级诊疗机制,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做到90%病人看病不出县。

(1)提供与县内(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业务系统的接口,实现居民在县内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

(2)提供与县外定点医院业务系统的接口,实现县内居民前往县外定点医院就诊过程中的双向转诊。

(3)提供与医保、合作医疗等系统的接口,并借助报销比例等控制手段,强化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从而逐步实现就诊模式的合理调整。

2.3 建设临床路径系统,实现按病种进行不同级别临床路径的定义与维护

以国家卫计委所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为基础,结合本县区疾病分布、治疗等实际情况,开展县域内适应医联体分级诊疗模式下的临床路径系统建设。

(1)建设可供乡镇卫生院所使用的HIS系统相对接的临床路径系统。

(2)实现同一疾病,可区分为三级(A、B、C)临床路径管理方式,并结合双向转诊系统进行不同级别临床路径的跳转功能。

(3)实现可按病种进行自定义路径模板维护功能。

(4)实现病种路径模板的复制、申请、审核、发布等功能。

(5)实现病种的入径、执行、出径等功能。

2.4 多维度自定义核算标准,实现医联体分级诊疗收入核算

制定分级诊疗过程中的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和核算标准,实现医联体内分级收入核算,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1)实现用户自定义核算标准,核算方式。

(2)实现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分级诊疗过程中得核算标准的管理。

(3)实现病人在同一次就诊环节中在县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相关费用的独立核算。

(4)实现分级诊疗过程中绩效考核所用到的相关指标的抽取。

(5)实现分级诊疗过程中医保控费等相关功能。

2.5 对接医疗终端系统,实现医疗服务大数据的采集与共享

(1)通过与医疗物联网中医疗终端的对接,实现以就诊流程为主线的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采集、抽取、整合、共享等功能。

(2)实时完善、更新、补充医疗大数据,为医疗云服务提供数据基础。

3 建设原则

3.1 顶层设计,分级建设

以省为单位顶层设计,统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等,以县为单位分级组织实施,建立县域“私有云”。

3.2 统一标准,互联互通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相关数据标准和规定,实现县域内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县域平台与上级平台的互联互通。

3.3 整合资源,集中部署

以各县已有的或即将建设的硬件资源作为基础,整合、升级、改造已有的软硬件资源,尽量避免重复建设。

4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4.1 区域医疗服务协同技术

基于Web Services、soap技术三层架构,以提供医疗云服务的方式进行业务处理,通过在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将现有多个医疗信息系统联系起来。接口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其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同时,通过此种技术方式,解决传统临床路径系统只能在单一医疗机构使用的问题,实现居民在同一次就诊流程中,可以在医联体分级诊疗的上下医疗机构中使用同一种病种路径,解决分級诊疗中的根本问题。

4.2 医联体就诊流程自定义技术

通过提供服务组件的形式,提供多种形式接口形式,提供自定义组建医联体结构、自定义医联体就诊流程等,解决不同政策下医疗结构、医疗就诊流程不同的复杂问题。

4.3 分级诊疗自定义核算技术

以多维度方式展现元数据,将多个系统间的数据进行抽取、清洗、量化,并支持自定义模式建立各种复杂的核算指标与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

[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皖政〔2015〕16号).

[3]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

作者单位

安徽省南陵县统计局 安徽省南陵县 241300

猜你喜欢

医联体分级诊疗云服务
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