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TOR、p70S6K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①

2017-06-05吴雅冬李亚君朱紫薇冯元元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腺肌病异位阳性率

吴雅冬,李亚君,朱紫薇,冯元元,陈 丽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mTOR、p70S6K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①

吴雅冬,李亚君,朱紫薇,冯元元,陈 丽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通过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70S6K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在位内膜组织中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索其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mTOR和p-P70S6K在异位病灶组、在位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p-mTOR和p-P70S6K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异位病灶与在位内膜中二者的表达无差异(P<0.05)。异位病灶组中p-mTOR和p-P70S6K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778,P<0.05)。结论:mTOR与P70S6K的高表达促进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发展。

mTOR;P70S6K;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指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向正常的子宫肌层弥漫性或局限性浸润生长的良性疾病,伴随异位细胞的增殖、侵袭、黏附、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与恶性肿瘤诸多相似的特征[1]。育龄期女性是本病的高发人群(8.8%~31.0%),且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趋势[2,3]。其主要临床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孕等。而痛经发病率高达77%~80%,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4,5]。到目前为止,子宫腺肌病的详细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大多认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盆腔炎、宫腔操作史、情志异常、嗜肉食和辛辣是其高危因素;而放置宫内节育器、适当的运动量、高文化水平等是其保护性因素[6,7]。随着医学的进步,子宫腺肌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子宫腺肌病的分子生物学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探索子宫腺肌病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为子宫腺肌病的诊疗途径提供新的思路,是目前医学形式所趋的。

mTOR(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是一种进化十分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相关激酶蛋白激酶类家族,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的所有的真核生物中[8]。目前发现mTOR信号通路为细胞启动翻译所必需,不仅在正常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分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多数研究表明mTO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能够加速细胞周期、促进细胞迁移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等。作为该通路中的重要因子,mTOR在相关研究中已被证实其在结肠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9],但其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情况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mTOR主要通过调控其下游蛋白P70S6K(40ssmallsubunitribosomalproteinS6kinase,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来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生长。P70S6K通过激活S6使核糖体40S小亚基易于结合翻译复合物,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10]。mTOR信号通路已成为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靶点和新途径的热点。本实验试图在子宫腺肌病中找到mTOR和p70S6K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情况的及二者的关系,为子宫腺肌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选取2013-01~2015-07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标本,其中子宫腺肌病并腺肌瘤标本20例,取其异位病灶标本及在位内膜标本为异位病灶组和在位内膜组;卵巢畸胎瘤患者术前取的子宫内膜标本且病理回报内膜无病变20例为正常子宫内膜组,所有患者术前6个月内均未接受激素治疗且月经正常来潮。所有患者年龄41~51(47.35±2.39)岁,各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主要试剂

mTOR兔多克隆抗体为Abcam公司产品;P70S6K鼠单克隆抗体购自SantaCruz公司。链霉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剂购自北京中杉生物技术公司。结果判定采用双盲法,由两位资深病理医生分别对同一切片进行计数,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明显出现棕黄色颗粒的细胞判断为阳性细胞,随机选择3个高倍镜视野,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数;再按照染色强度计分,无染色为1分,浅黄色为2分,棕黄色为3分,黄褐色为4分。每例积分为以上两种方法结果的乘积,积分<2分为阴性(-),≥2分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p-mTOR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组、在位内膜组及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组的表达

p-mTOR在这三组的阳性率分别是90%(18 例),85%(17 例),45%(7 例),通过卡方检验,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两组间比较发现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的细胞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与在位内膜组两组间的p-mTOR阳性率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p-mTOR在三组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n=20)

图1 p-mTOR在三组标本中的表达

2.2p-P70S6K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组、在位内膜组及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p-P70S6K在这三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 80%(16 例),75%(15 例),55%(11 例),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异位内膜组与在位内膜组两者p-P70S6K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

图2 p70S6K在三组标本中的表达

组别阳性阴性阳性率(%)异位组16480在位组13765正常组51525

2.3p-mTOR、p-P70S6K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表达的相关性

在异位病灶组中18例p-mTOR呈阳性表达的标本中有15例p-P70S6K阳性表达,,2例p-mTOR蛋白呈阴性表达的标本中有1例p-P70S6K呈阳性表达。对各个标本免疫组化得分进行相关分析显示,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组p-mTOR与p-P70S6K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778,P<0.05)。经F检验F=27.622P<0.05,有显著差异,即建立的p-mTOR与p70S6K间的回归方程有意义。

表3 p-mTOR、p-P70S6K在子宫腺肌病异位 病灶组织表达的相关性

图3 p-mTOR、p-P70S6K在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表达的相关性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虽属良性病变,但它却有着侵袭、异常增殖、血管新生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因此也被称作 “良性癌”[11]。随着医学的进步,对肿瘤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越发深入,发现调控细胞增殖与生长的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细胞因子、信号通路逐渐成为诊断以及治疗肿瘤的靶点,如VEGFa、TP53、PIK3CA、mTOR/P70S6K等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的传导大都与mTOR/P70S6K有相当的关系[12,13]。而在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肾癌的相关研究中已证实mTOR抑制剂能有效抑制mTOR的表达。

本研究表明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及在位内膜组织中,p-mTOR、p-P70S6K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而在异位病灶组织中及在位内膜组织中二者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mTOR、p-P70S6K在异位病灶组中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组织中p-mTOR的表达水平越高,相应的p-P70S6K蛋白的水平也越高。同时也证实了P70S6K是mTOR信号通路中下游的一个重要因子,mTOR激活后,促使P70S6K磷酸化,从而促进参与和调控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的蛋白的合成,最终实现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mTOR信号通路中重要因子的mTOR、P70S6K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处于高表达状态,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以良好的治疗前景的靶点,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5-366

[2]NovellasS,ChassangM,DelotteJ,etal.MRJcharacteristicsoftheuterinejunctionalzone:fromnormaltothediagnosisofadenomyosis[J].AJRAmJRoentgenol, 2011, 196(5):1206-1213

[3]吴雅冬,赵东旭, 孙盛梅,等.p38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与其痛经相关性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4):58-59

[4]YenielO,CirpanT,UlukusM,etal.Adenomyosis:prevalence,riskfactors,symptomsandclinicalfindings[J],ClinExpObstetGynecol,2007, 34(3):163-167

[5]吕敬媛,赵东旭,卢北燕,等.NF—KBp65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与其痛经相关性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5):48-49

[6]duwelaAS,PereraMA,AiqingL,etal.Endometria-1myometrialinterface:relationshiptoadenomyosisandchangesinpregnancyl[J].ObstetGynecolSurv,2000,55:390-4001

[7]宋君.子宫腺肌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分析[D].硕士论文.大连医科大学,2011

[8]DcPradip,MiskiminsK,DcyN,etal.PromiseofrapaloguesversusmTORkinaseinhibitorsinsubsetspecificbreastcancer:Oldtargetsnewhope[J].CancerTreatmentReviews, 2013,39(5):403-412

[9]郑剑芬.子宫腺肌病的社会影响因素、中医体质、证候的调查及其相关性研究[D].博士论文.广州中医药大学,58,F2014

[10]陈天敏,方小玲.mTOR在子宫肌瘤中表达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0):47-51

[11]汪玉莲, 陈小华, 温勤坚,等.mTOR信号通路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7):884-887

[12]RoyB,PattanaikAK,DasJ,etal.RoleofPI3K/Akt/mTORandMEK/ERKpathwayinConcanavalinAin-ducedautophagyinHeLacells[J].ChemBiolInteract,2014,210:96-102

[13]HusseinzadehN,HusseinzadehHD.mTORinhibitorsandtheirclinicalapplicationincervical,endometrialandovariancancers:acriticalreview[J].GynecolOncol,2014,133(2):375-381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mTOR and P70S6K in adenomyosi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WUYa-dong,LIYa-jun,ZHUZi-wei,FENGYuan-yuan,CHENLi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3, China)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and its substrate kinase P70S6K signal pathway in adenomyosis.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mTOR and P70S6K in the ectopic endometrium group, in eutopic endometrium group and the normal endometrium group were detected by the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to those in normal endometrium group, protein of mTOR and P70S6K in the ectopic endometrium group and eutopic endometriu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butwasundifferentiatedbetweentheeutopicendometriumgroupandtheectopicendometriumgroup.Therewasa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proteinmTORandP70S6Kexpressioninectopicendometrium(r=0.778,P<0.05). Conclusion: High expressions of mTOR and P7OS6K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enomyosis.

adenomyosis;mTOR;P70S6K

吴雅冬(1968~)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亚君(1989~)女,河南开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E-mail:lyjyimiyangguang@sina.com。

R

B

1008-0104(2017)02-0073-03

2015-11-27)

猜你喜欢

腺肌病异位阳性率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