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后失眠患者血浆Orexin-a含量的变化①

2017-06-05褚春沐黄作义高雨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佳木斯黑龙江神经元

褚春沐,黄作义,高雨田

(1.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急性脑梗死后失眠患者血浆Orexin-a含量的变化①

褚春沐1,黄作义2,高雨田1

(1.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后失眠患者血浆中Orexin-a的变化分析其与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是否参与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及发展,是否可以作为其评估的指标,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神经四科2015-01~2015-10因脑卒中入院患者进行筛查,以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失眠的发生将其分为脑梗死后失眠组(25例)和脑梗死后未失眠组(21例),检测两组患者Orexin-a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后失眠组orexin-a水平较未失眠组增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xin-a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一个生化指标,可能参与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Orexin-a;脑梗死;睡眠障碍

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而睡眠障碍在临床中相当常见,发生率已达到78%[1, 2],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失眠患者占有绝大多数。研究表明,卒中期发生睡眠障碍患者,血压和血糖较一般卒中患者波动幅度大,更难调控[3];其次,睡眠障碍不但直接影响患者恢复,甚至可诱发脑梗死的反复发作。近年对Orexin的关注日益增多,在睡眠-觉醒调控过程中,Orexin发挥促进和维持觉醒作用[4]。目前,临床对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重视不足,针对该类患者的血浆生化指标,国内外研究较少。因此,检测血浆中Orexin-a的水平,初步探索其与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其及时进行治疗与干预十分必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入选标准:①确诊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按1995 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判定。②年龄40~75岁。③可以独自完成各种量表的测评。④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0~15分。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脑卒中后病情严重(包括明显失语、失用、认知及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检查者;②近期有服用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等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药物③卒中前伴有焦虑抑郁、精神疾病患者④患有影响认知功能的脑病。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与分组:对2015-01~2015-10因46例急性脑梗死入院患者进行筛查,入选患者记录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梗死部位、既往睡眠情况(包括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用药史。

经专业培训的同一人员,参照阿森斯失眠量表,采用交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评估,将其分为两组:急性脑梗死后失眠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6分;急性脑梗死后未失眠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6分。

根据抑郁量表(HAMD-17)对两组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估[5]。入院当日起2周后进行所有量表测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梗死部位、抑郁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

1.2.2 实验室检查:病例组与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Orexin-a的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否则选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Orexin-a含量分析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浆Orexin-a水平

急性脑梗死伴失眠组Orexin-a较不伴失眠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睡眠障碍患者占一般人群的15%~20%[1],而卒中后其发生率更高。据研究表明,皮质、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均与睡眠调节相关,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部位脑组织缺血缺氧,可使上述解剖部位损伤;对于急性脑脑死患者,对比正常人群夜间睡眠期间脑组织血流量及速度的增加,其血液供应不足、血流速度不升反降,也是发生失眠的重要原因。其次,卒中后缺血产生的大量毒性物质,例如一些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堆积,干扰了睡眠信号通路信息的传递,使患者保持觉醒状态;另外,5-HT、腺苷、P物质、神经肽Y等,这些睡眠相关的神经递质或细胞因子的分泌失调,最终可引起相应的睡眠调节障碍。

Orexin是一种促进觉醒的肽类物质,侧下、穹窿周围下丘脑区存在数千个核团[4]。有相关实验表明,敲除小鼠的Orexin基因或促使Orexin受体基因突变,小鼠猝倒并且快速动眼睡眠发生异常改变[6,7]。 因此,中枢睡眠周期的调控必然受到orexin的影响。非快速动眼(NREM)睡眠和快速动眼(REM)睡眠共同组成睡眠周期。由于相互作用的单胺能(REM-off)神经元与胆碱能(REM-on)神经元在大脑皮层、前脑基底部及脑干之间[8],维持动态平衡,最终形成睡眠周期。本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失眠患者血浆Orexin含量较非失眠患者显著增加。可能的原因为,由于脑组织缺血使机体产生应激效应,刺激体内orexin的表达水平上调, 当Orexin作用于REM-off神经元(包括5-HT神经元、NA神经元、组胺神经元等),导致REM-off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皮质活动增强,从而发生清醒效应,最终导致患者出现长时间、高水平的觉醒状态。相反,当上述神经递质发生超极化,Orexin神经元可被抑制,产生负反馈效应。所以推测,orexin可能参与梗死后发生睡眠障碍的机制。目前对于睡眠及睡眠障碍研究较少,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指在Orexin-A与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实验的相关结果,并查阅大量国内外关于睡眠研究现状的资料,合理推断其作用机制。但由于本实验样本量较小,临床研究不可控因素较多,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扩大样本量,完善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索在梗死后睡眠障碍的机制中,orexin与相关的神经递质是通过哪些具体路径,如何对睡眠周期进行调控。综上所述,Orexin-A与急性脑梗死后失眠发生机制相关,可作为其评估的指标,临床及时对其进行干预,有利于患者预后。

[1]杨辉. 急性脑梗死并发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4):99-101

[2]PanicZ,SmajlovicD,DostovicZ,etal,Incidenceandtypesofsleepdisordersinpatientswithstroke[J].MedArh,2011,65 (4):225-227

[3]张成发,王复新.315例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2):153-155

[4]ShekharA.Manyfacesoforexin/hypocretin[J].ProgBrainRes, 2012, (198):1-4

[5]安琦,王春芝,王欣.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1):46-47

[6]WinrowCJ,RengerJJ.Discoveryanddevelopmentoforexinreceptorantagonistsastherapeuticsforinsomnia[J].Britishjournalofpharmacology,2013,25(6):1712-1720

[7]陈国艳,宿长军. 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异常研究现况[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6):477-478

[8]胡志安,夏建霞.觉醒系统的话动对学习记忆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11):1091-1094

褚春沐(198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黄作义(1969~)男,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主任医师,教授。E-mail:626162647@qq.com。

R

B

1008-0104(2017)02-0065-02

2015-11-06)

猜你喜欢

佳木斯黑龙江神经元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
佳木斯大學张莉莉水彩作品选登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黑龙江弃风博弈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