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荣德长白山东麓筑“有机梦”

2017-06-05马爱平

中国科技财富 2017年5期
关键词:吉林省有机农场

文/本刊记者 马爱平

金荣德长白山东麓筑“有机梦”

文/本刊记者 马爱平

龙井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东麓。包饭是朝鲜族最具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对蔬菜的需求量较多,据了解,延边州尚无进行大规模的叶菜种植户,其种子资源以及栽培技术相对匮乏;并且,市场销售的蔬菜大部分为外地供销,农药残留泛滥,危害百姓健康。

东盛涌镇太平村是龙井市的一个村落,这里风景宜居,但大部分村民到韩国打工,劳动力外流严重;龙井市海洋泉有机农场是当地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具有品种单一,产量低等特点,由于技术人员的蔬菜种植水平一般,农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不明显。

2015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选派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金荣德副教授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指导当地蔬菜种植,提高产量。

金荣德,一个在万千九三学社成员中最普普通通的一员,一个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本分分的科研工作者,普通话说不太好的他,从2009年韩国留学6年后回到长春就业,树立了远大的科研目标,一步一步踏实的前行着,始终保持严谨的科研态度,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高度,紧跟时代步伐,在国家倡导创新研究,主张务实工作的背景下,于2015年展开了吉林省独具特色的有机蔬菜基地建设的工作。

“虚怀如谷、天下为农”这是金荣德对农业的定义,“大千世界、孕育万物、自然的风、自然的土壤、纯净的空气”这是他对有机环境的认识,为了了解当地蔬菜生产的短板,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金荣德与工人同吃、同劳动,长期蹲点,每天早晨3点天刚蒙蒙亮,就开始下地干活,除草、耕地、平地、扣棚膜、选购农资等一系列的工作均由自己一手操作,正值夏天,穿着背心顶着烈日,一个棚一个棚的开始整理,虽然累瘦了,晒黑了,手也破了,但在金荣德心里,觉得这些汗水都是值得的。

金荣德常说“在国外学到了不少知识,必须学以致用,引进中国,为中国科研事业做贡献”。针对基地的土壤贫瘠、土传病害及叶菜病害等严重问题,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微生物肥料在农场进行了转化和应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墒情,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提高蔬菜抗病性能。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该技术不仅能减少肥料用量,有针对性的防病,达到稳产稳收的效果,还可以减轻农药喷施,减轻环境污染。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使农场得到了很好的技术依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该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为了注重实效,提高科技服务效果,大力应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科技扶贫政策,金荣德身体力行,提倡健康饮食,农场已将每月的25日作为公益日,当天限量发放50斤;他还通过知识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向百姓讲解有机蔬菜栽培知识、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以及温室大棚设施建设注意事项等事宜,力求摒弃传统种植方法,发展壮大有机产业。通过金荣德的不懈努力,当地附近村民已学会科学种植,使有机蔬菜的食用率大大增加。

金荣德的努力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在2016年伊始,吉林省巴音朝鲁书记调研时参观了金荣德的有机蔬菜大棚,并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及当地政府和科研部门在困难之时也及时帮助。如今,有机蔬菜在他的带领下已成为小有名气的“明星”产业,被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延边晨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有了领导的鼓励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后,他更加鼓足的干劲,力争把有机农业干活,希望能够在科研领域起到带头作用。

如今,龙井市海洋泉有机农场规模逐渐扩大,由原来的9栋温室大棚扩展到22栋,有机认证面积高达150亩,实现一年四季有机蔬菜足量供应;农场的扩大,也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外流问题,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此外,农场培育的红根达菜、羽衣甘蓝、紫叶青梗、白梗等蔬菜品种的知名度叶越来越高,“有机”逐渐深入人心。

对此取得的成果,金荣德并未止步不前,仍然致力研发特殊品种,丰富农业多样性,解决农业生产的根本问题,踏实地耕耘每一片土地,精心地种植每一颗有机蔬菜,严格保持科研的严谨性。金荣德的行为感染着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就是这样的一个默默行动的科研工作者,一步一步坚持着开启有机农业的开端,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动手实践的楷模。

猜你喜欢

吉林省有机农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登泰山
农场假期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农场
一号农场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