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破解结构难题

2017-06-05策划执行邢帆

中国信息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互融智慧养老医养

策划/执行|本刊记者 邢帆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破解结构难题

策划/执行|本刊记者 邢帆

P30 技术+管理成就养老智慧化

P32 信息化服务老有所养

P35 可穿戴需“按需”发展

P37 政策爆发期后或将迎来完整产业体系

今年3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依然以高频出现的热度,再一次赢得了大家的关注。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医养结合”的提出给了养老产业一个相对明确的发展方向。2016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为养老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给出了积极的条件。2017年,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发展医养结合,要加快发展服务消费,开展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将成为养老领域的主要工作。

事实上,我国养老的产业化虽然早在10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但却并没有得到实际意义上的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发展以及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通过产业及市场解决社会问题,逐渐重新得到了重视。

近年来,我国正在扶持智慧养老产业。并连续多年在政策上获得支持。2015年是智慧养老产业相关的政策、意见出台的爆发期,这一年多次出台了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指导性意见。一连串的政策的提出表明:智慧养老是一项需要汇集多方资源,多部门合力统筹发展的产业;同时,智慧养老产业涉及行业众多,且市场潜力巨大。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导向的明确将引导产业正常发展。可穿戴设备、智慧医疗、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多个产业将纳入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中,并得到资源的充分融合和发挥。

在各地,已有不少值得推介的养老模式。宁波2015年已经逐步建成了适合江东区情和老年人需求的“家院互融”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养老”向“智慧养老”的转变。创新的“家院互融”服务体系被民政部评委优质服务品牌。目前,宁波江东区享受“家院互融”服务的老人共计6600余人,占比全区老年人总数超过12%。

2016年10月,“上海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www.shweilao.cn)”上线,标志着上海智慧养老建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的介绍,自2014年开始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以来,上海一直着力推进“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机构、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点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已达7000多家,机构式、社区式、居家式等多种养老服务业态日益丰富,但服务资源相对分散、信息不对称。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建立后,作为各类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的桥梁,可望有效地消除服务获取的障碍。

在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智慧养老项目中,北京朝阳区团结湖智慧社区采取团结湖街道发起,多种力量参与的方式,汇集医疗、技术、社会资源。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帮助街道建立了智慧养老助残中心,并在辖区范围内大力推广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使用。

综上所述,我国的养老市场将依托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等模式,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多方资源,以诸如智慧养老社区、智慧养老示范区等形式落地实现。

需要提醒的是,随着养老市场的逐渐繁荣,养老市场中各方权责的规定与划分、模式标准的创建与推广、包括对于服务提供方的制约,以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还需要通过市场、政策等多方力量共同制定,协调解决。养老市场的兴起一方面能够带动新的消费增长,另一方面更能够有效缓解老龄化所产生的社会压力,通过产业发展破解结构难题。

猜你喜欢

互融智慧养老医养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医养当兴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中职教师师德师风与教育教学“互融”“互促”的常态化建设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乌镇“智慧养老”引习近平关注
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
南北派竹笛彼此相借鉴分流与互融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