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数据的安全防范探析

2017-06-03章三妹

物联网技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安全防范数据安全智能手机

章三妹

摘 要:智能手机是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体,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智能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信息泄露、病毒感染、恶意软件等时刻威胁着手机数据的安全。因此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防范。

关键词:智能手机;病毒;安全防范;数据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5-0-01

0 引 言

随着全球移动通信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智能手机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我國智能手机的使用人群集中在12~55岁之间,其中年青人智能手机占有率大约为93%。随着移动数据技术的进步和通信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满足在办公室或家中电脑上处理文件或上网,他们希望在移动过程中也能够上网,因此智能手机应运而生。智能手机就像电脑那样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除了通话、拍照等普通功能外,还可实现无线网络的连接。用户可以上网随意下载软件、登录QQ、使用邮箱及网上银行等业务。受益于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完成以往需要用计算机处理的工作。

1 智能手机数据面临的安全隐患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使用,但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财产损失。而我们通常在手机上使用QQ、微信、电子邮件、支付宝等业务时,这些应用程序中保存有大量的个人资料、通讯记录以及银行账户信息等隐私数据,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在使用智能手机时针对数据安全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

智能手机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病毒入侵。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强,黑客也介入了智能手机领域。腾讯安全实验室发布的报告称,2016年上半年手机病毒感染用户数超过2亿,其中支付病毒感染用户数为1 670.33万,同比增长45.82%。2013到2016年上半年,病毒感染用户数对比如图2所示。

(2)连接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WiFi。目前手机主要通过4G或WiFi上网,前者需要用户付费使用,而后者在很多公共场所如酒店、饭店,咖啡厅等都可免费使用,有些WiFi甚至没有设置密码,且用户在公共场所发现没有密码的WiFi时,会不加思索的连入该网络。殊不知这种网络隐藏着被不法分子窃听的可能,如果该条线路被窃听,用户在手机上的操作及手机上的个人信息会被不法分子轻松盗走。

(3)乱扫描二维码。自从手机有了微信功能后,二维码随处可见,只要用手机轻轻一扫就能获得信息。二维码中含有长文本、名片、网址、地理位置信息等数据。正规杂志、报纸以及知名商场的海报上所提供的二维码一般都是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扫码。但有一些黑客编制的病毒程序伪装在促销广告、打折信息或是游戏中诱导用户扫描,很多人出于好奇见码就扫,完全没有考虑到此举会给手机带来中毒的风险。

2 防范措施

手机里存储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既要保证实体本身的安全,还要保证手机中信息和数据的安全。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实体安全。现阶段智能手机价格宽泛,因此很多人手机丢失后会立即买新手机,根本没有考虑此举会导致自身的信息泄露。而现在,一些智能手机自身也提供了一些安全防范措施,比如设置操作系统密码、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即使手机丢失,拾得者也无法轻松进入系统。

(2)我们手机一旦联网,就有感染手机病毒的风险,用户应该为手机安装好杀毒软件,实时对手机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异常便立即处理。目前已有一些安全公司在移动平台上开发出了反病毒软件,这些软件可以有效检测已知的恶意软件,大大降低手机中病毒的风险。

(3)使用安全浏览器上网。安全浏览器可以有效解决Web攻击,还可以阻止用户访问恶意网站。同时不要随便下载App应用程序,应通过正规安全的渠道下载官方版支付工具、游戏等各类手机App,切勿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注意,勿随意点击短信中提供的链接,以防这些链接网址是钓鱼网站或暗藏病毒木马,避免因点开这些链接导致手机中毒。

(4)不能乱扫二维码。对于经常使用二维码的消费者,建议最好在手机上安装专业的二维码检测工具,在断开网络的情况下扫描二维码,以降低手机中毒的风险。

3 结 语

在信息时代,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忽视的问题,而智能手机作为最大的安全隐患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外,也需要手机厂商、软件开发商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汤玲.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179-180.

[2]任锦.智能手机安全防范的研究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2):189.

[3]刘思琦.新形势下移动通信设备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以Android系统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4):75-76.

[4]王坤.基于谷歌Android系统的企业级安全防护方法[J].软件,2011,32(9):67-69.

[5]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2016年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Z].2016.

[6]侯常海.2016年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6,13(10):74-76.

[7]赵雪峰,喻言,李明楚,等.智能手机结构健康云检测技术[J].物联网技术,2015,5(8):8-11.

[8]刘建奇,王以刚.智能手机信息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与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J].2007(2):111-112.

猜你喜欢

安全防范数据安全智能手机
云计算中基于用户隐私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
老年病人输液的护理安全防范与管理
社会反恐形势与大学生安全防护能力分析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大数据安全搜索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