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探索

2017-06-02丁俊

青年时代 2017年13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意识

丁俊

摘 要:进入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内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内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招生制度的问题,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意识淡薄,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论文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角度入手展开阐述,讨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现状、成因以及如何通过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改善大学生学习效果,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自主学习;意识;大学生;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论,也是一种学习模式,是学习者在总体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判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者个体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地点、学习时间以及所需的学习材料。调控学习过程、评估、检测学习的结果以及采取自我补救措施等。自主学习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主动、积极地运用各种途径、资源获取信息和知识,有主见地进行学习和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对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能自我判断和把握,对学习负担的轻重和学习进度快慢能自我控制,对学习内容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取舍,从而激发自己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以达到最佳效果的学习,培养自己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这是教育教学理论对自主学习的解释。

一、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现状

(一)被动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缺乏和动力不足的现象,大部分高职学生本身基础不是很好,高中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不是很足,但迫于父母、就业或者其他原因,其继续学习的行为完全是迫不得已,从而导致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后,整个学习过程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学习目的和方向模糊

据调查,八成以上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都存在学习方向和目的不明确的问题,甚至有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目的和方向。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考虑到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基础性,因此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门类比较多,大部分学习认真的同学的学习也只是跟着课堂走,跟着老师走,课程上到什么地方,老师教到什么地方,他就学到什么地方,他们没有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没有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侧重点。毕业后也就缺乏一技之长,不能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

(三)缺乏合适的学习方法

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在高中阶段学生成绩都不是太好,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其学习效率较为低下。有不少大学生在高职期间学校也比较认真刻苦,但其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若干次遇挫后,同时周边的学习气氛也不是很浓,他们也渐渐地感到很茫然和无助,不知从何学起?不知如何去学?这种心理体验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被动学习甚至厌学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

目前,由于一些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教育无用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拿着不如农民工的待遇。社会上出现的这些真实现象,让许多家长和学生对现行的大学教育失去了信心,他们在上大学和打工之间徘徊。在那些已进入大学的学生仍然还持有这种思想,他们认为学习没什么用,进入大学只是为了一张文凭,学好了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这种思想相当普遍且危害性也非常之大,它让很多同学对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是厌恶。

再加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多教育制度、教育理念简单地从本科教育复制而来,从而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成效低下,达不到培养高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了“教育无用论”在人们心目中印象。

(二)学校

1.学习风气。由于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都不是很强烈,进入学校往往都是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此外,为了给学生充分自我发挥的空间,大学对学生的管理远不如高中阶段,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内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这种大环境中,大学生想要坚持自主学习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课程体系。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完全借鉴于本科院校,课程中理论知识偏多,而且较为陈旧;绝大多数高职生在学习这些陈旧而又无多大实用价值的理论时,都表现出强烈的厌学情绪,而且这种课程体系与高职的人培养目标也是相违背的。

3.實践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各领域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他们学习的重点内容是对某个职业或者岗位技能的掌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习实训机会;然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环境远远不够,校内实训基地设备也许很好,但是缺乏真实环境的模拟,同时也缺乏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而校外实训基地很多也只是名义上的,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多少实际的实训机会。

(三)家庭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很多家长过度地溺爱自己的孩子,使得这些独生子女养成了坏脾气、懒惰、自私、怕困难、怕吃苦、心理素质差等不良的性格。很多学生上学读书完全是被动的,没有学习动力,是被父母强迫上学或是因为“好奇心”而上学的,这部分学生处于一种无理想、无追求的生活状态,没有学习的主观愿望,没有学习目的,也就谈不上学习动力,更谈不上什么学习效果。即使有一部分同学想学习,但是他们因为缺乏挫折教育以及畏难情绪明显,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遭遇挫折和困难,就感觉无法面对,再加上缺乏坚定的信念,渐渐的也就放弃了、退却了。此外,现代的家庭经济条件都已有了较大的改善,一般孩子需要什么,父母都会无条件提供,大部分孩子已无法感受到来自基本生活需求的压力,也使得他们失去努力学习的外在压力。

(四)个人

就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本人来说,大部分学生都是在高中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或者缺乏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本来就比较差,才进入了高等职业院校,他们的起点低、目标模糊、学习方法和兴趣缺失,这些现状让他们失去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意识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是自主创新的需要

在校时间的短暂性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大学里,重要的不是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而是应当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并掌握一定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那才是人一生受用不尽、不断获取知识的源泉,这才有古语“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之说。

(二)自主学习意识是大学生社会化必备的基本素质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一个人要很好地适应社会就需要社会化,这个过程伴随人的一生,从咿呀学语到进入学堂,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养老,人生要经历很多阶段,不同阶段都有不同内容的社会化要求。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和胜任社会工作,大致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在校所学基础知识是否牢固和雄厚,是否具备一定的广度,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二是取决于个人是否具备随着工作要求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可塑性的能力,人人都需要有可塑性,即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适应环境、胜任工作,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这就要求他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三)自主学习意识是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类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才能促使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便我们不想创新只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也需要我们不断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时不我待,原地踏步就等于落后和退步,就会被无情地淘汰。

四、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方法和措施

教育是一个国家科技兴国的基石,需要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由于涉及面太广,无法一一详细论述,论文根据本人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主要从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自身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一)学校

学校是实现教育的主要组织机构和场所,基本上大部分的教育活动都是由学校来组织实施,并在学校内部开展起来的。从学校层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对网络、手机和游戏进行适度的控制和引导。大学宽松的课程安排和学习环境,其初衷是希望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培养兴趣、发挥特长。然而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由于其自主学习意识的缺失,其效果却适得其反,不但课余时间全部被游戏垄断,就连上课期间玩手机或游戏也是司空见惯,但很多学校和家庭为了学生平安无事,大多都放任这种现象,其结果可想而知。

2.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展专业及课程分析和介绍的讲座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及课程,结合其对自身的了解,引导学生发掘自己兴趣与专业知识的交集,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兴趣点,兴趣是其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3.将学习与实践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学校可安排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如顶岗实习、游戏活动、拓展训练、企业体验、压力测试等形式。多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将学习过程从枯燥的理论课堂迁移到现实的生产环境中。

4.加强学生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氛围来改善学生的学习软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家庭

一个人的成长始终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和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如今独生子女时代4-2-1模型的家庭中,大多孩子受万千宠爱于一身,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下,家长如果把握不好,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如今大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少挫折教育,没有生活压力,对家庭依赖较大,这与家庭溺爱不无关系,这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大为不利的,从孩子长远发展来看,家庭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把握分寸,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勤奋好学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并给予适当的压力和挫折教育。家庭可从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

1.关爱而不溺爱。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真诚而无私的,但是这种爱绝对不是百依百顺和有求必应的,孩子合理的需求和做法,我们应该给与满足和肯定,但对于过分的需求和错误的做法,家长必须予以制止和适当的教育,绝不能放任自流或者给予支持和偏袒。家长们不仅应该从生活上关心孩子,还应从思想上和他们多进行沟通,向他们灌输基本的道德常识,使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觀、世界观和价值观。

2.帮助而不取代。人类大部分的经验和知识技能是从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学习和总结而来的,那怕是擦个桌子、扫个地这么简单的家务,对孩子来说都是个锻炼的机会,如果家长一切代劳,孩子失去了实践的基础,同时也养成了孩子懒惰依赖的习惯。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主动去实践和探索的需求,然而,很多时候这种主动意识正是被家长过度的疼爱而无情地削弱。如果孩子有主动实践的时候,只要不是违法或者危险的活动,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并且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告诉他们合适的实践方法,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实践,然后密切关注孩子的行动,当孩子出错的时候,家长应给予纠正和指导。这样会培养孩子踏实做事的习惯,也会培养孩子自主钻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孩子会学到很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认知体验,如果实践成功还会有产生于内部的成就感体验,这是多么强大的内部力量啊!

3.疏导而不对抗。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能利用强权去阻止孩子想要做的事或者强迫孩子去做他不愿做的事,和孩子形成了对抗的局面,而是应该充分与孩子进行沟通,在彻底了解孩子的意图后,对孩子进行疏导,分析利弊,让孩子真正明白事情为何可为或不可为,帮助提高孩子提高问题的分析能力,增强了孩子主动做事的动力,同时改善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4.压力与宽松并存。人类从事社会实践的动力来源于内在的兴趣和外在的压力,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其内在的学习兴趣总体比较淡薄,很多时候就需要有外在的压力来促使他们去学习。然而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爱子如命的父母让他们失去了这股外在的压力,长远来说对孩子也是不利的。所以,家长应该主动给孩子创造压力情景,包括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让孩子具有压力意识。

5.顺境与挫折同行。人的发展如果能顺风顺水当然是最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没有人能一生都顺风顺水。即使家庭条件足够优越,完全可以为孩子在当下创造尽可能多的顺境帮助孩子发展,但为了孩子长远的发展,安排适度的挫折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须的。在困境中让孩子有了挫折的体验,为孩子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奠定基础。不过,当孩子面临挫折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帮助孩子建立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处事态度。很多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都不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大多学生刚开始专业学习时激情四溢,当遇到困难时就手足无措、缺乏耐心,最终知难而退半途而废。

(三)教师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当前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热衷于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没有把自己当作“主导”,而是“主宰”,没有把学生当作“主体”,而是“客体”。这种方式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不利。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就告诉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仔细地观察和总结,归纳了以下一些有助于培养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具体措施:

1.动力来自于内在的兴趣和需求以及外在的压力和引导。教师应多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其内在的需求,同时向其展示外在的压力,因势利导。

2.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3.当学生提出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知识点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直接告诉他所提问题的答案,然后再对他的错误理解进行矫正。

4.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制作过程,而不是让学生去欣赏你的作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重点展示的是过程,而不是成果。

5.以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以及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及主干课程之间的关系。

6.教会学生如何去查阅和使用参考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和知识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7.实践课中抽取学生上台演示,一边指导其操作,一边分析讲解,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开展教学。

8.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且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知识和经验都需要学生亲自去学习和实践,再好的学习资源、再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都是一纸空谈。所以,大学生一定要有内在的学习动力,而内在动力可能来自于兴趣或者某种需求,大学生可以通过培养自己对某个专业、某项技术的兴趣,或者发掘自己内部的某种需求,通过培养兴趣和强化需求,增强对知识的渴求,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大学生不仅需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还需要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以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与此同时,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学习成果中感受到令人兴奋的成就感,从而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五、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转型阵痛期,国家提出了工业4.0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而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主体的高职大学生正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高职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除了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而这个重要的任务仅凭大学生自身是很难做到的,是需要整个教育领域的各相关主体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自身都是重要的主体,各方都需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尚有大量具体的工作需要各方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

參考文献:

[1]杨鸣.浅析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2(10).

[2]李桂霜.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方法[J].教育探索,2006(5).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