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IPRAN网络部署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2017-06-02李淼周东方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年4期
关键词:工程应用

李淼 周东方

摘要:IPRAN技术在拓展性、承载率、多点通信支持等方面优势价值显著,据此便可将之纳入至城域网网管当中实行统一化的管理,同时随着当前移动端的网络无线数据流量不断增长,目前就这一技术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已经极为迫切。本文就针对IPRAN技术的特点与优势进行了简要介绍,而后就具体分析了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等三种组网模式,最终通过工程应用实例分析验证了其实用价值。

关键词:IPRAN;网络部署;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4-0029-02

PTN与IP/MPLS两项技术即被称作IPRAN(分组传送技术)。作为本地传输网络当中的一项新型技术手段,IPRAN技术可在扩大本地分组传送网络当中为拓展基站接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建成后的IPRAN承载网络体系能够替代多项技术手段,并由此来达到业务上的统一承载性,并且可大幅度的提升网络利率用与运维效率,可有效应对主城区当中的IPRAN试点规划安排问题,进而也便能够给予LTE带来具备较高实用价值的基础性网络资源。

1 IPRAN概述及其优势特性

IPRAN技术当中的IP即为互联协议,而RAN则为Radio Access Network。和传统的SDH传送网络相对比而言,IPRAN即为对无线接入网络实现IP化的过程。网络IP化发展是近些年来在电信运营网络发展过程之中最为显著的一项趋势特性,基于此项趋势因素影响,移动网络IP化的发展进程也将逐步得以实施,并将成为移动网络体系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构成要素[1]。

IPRAN技术的优势价值主要体现为由端到端之间的IP化可促使网络结构的复杂性能够得以大幅度的减小,对于网络配置亦可促使其更加精简,可显著缩短基站开通、调整、割接等多个环节的工作量。由端到端之间的IP亦可缩减网络之中的协议转换次数,精简封装解封流程,促进链路能够得以变得更加清晰可控,有助于达成网元到网元间的相互协助、全程网络体系的OAM管理与明确层次化的端到端QoS。实现了IP化的网络体系亦可促进网络智能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可更加有效的开展针对各项策略的合理部署与安排工作,推动智能管道的发展。此外,对于IPRAN技术的应用还可实现对网络资源利用达到更加高效化的水平,相较于面向连接的SDH亦或是MSTP所能够提供的刚性管道在网络利用率方面的差强人意,IPRAN技术实现了动态化地址寻找,能够完成对承载网络当中自动路由的优化处理,可大幅度的精简后期网络维护与网络优化工作量。并将之与刚性管道相对比来看,分组交换以及统计复用便可大幅度的提升网络利用效率[2]。

2 网络部署模式分析

IPRAN技术可分为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共三个层次,其中接入层主要是与基站中的A类设备进行连接;汇聚层则是采取B类路由器所构成,应用在对A类设备的记入汇聚上;核心层则是直接和BSC亦或是IP骨干网络架构相连接,应用大容量路由器来进行建设,现就这三种网络部署模式分析如下[3]。

2.1 接入层组网模式

在接入层之中其基站的部署安排为A类路由器,组网所凭借的正是光缆路由、光纤资源、业务宽带、机房空间、电源保障等等,主体采用环形结构,同时辅之以双归及链型组网方式。

(1)环形组网方式具体标准化的特点,在具有光缆资源的地区可选用环形双归组网形式,同时依据业务量来适当选取出与之所对应的适宜链路。(2)链型金可被应用在业务量偏小、光缆在难以物理成环状况下的边际站以及室内分布站点的业务回传。(3)采取单点双归方式,共堆叠>3个的基站,择优选取这一模式实施网络组建,以防止出现在后期需不断进行扩容的情况发生。(4)B类路由器和局址基站利用A类路由器来实现连接。

2.2 汇聚层组网模式

在这一层级当中网络设置单位确定为本地网,依据规划标准采取成对设置、逐个实施的方式来开展组网建设。在每一個本地网络中继和汇聚层OTN网络均完成了部署的状况下,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的促进承载效率的增强,降低对于本地网络光缆资源的额外占用,对于IPRAN汇聚层B路由器上行ER的GE、10GE链路和接入层组网GE链路等均可被设置至本地OTN网络当中。综合B路由器设置形式来看,在IPRAN汇聚层进行部署规划时可采取将IPRAN的接入环位于骨干节点处集中汇聚的方式。采取这一设置方式最为显著的特征即B路由器单单是分对设置于县市骨干节点之上,IPRAN接入环则是利用汇聚层网络来实现承载,直接和县市骨干节点中的B路由器相连接。在显示骨干节点B路由器之上连接ER的链路则主要是利用骨干层OTN网络来实现承载[4]。实际的组网过程可概括如下:

市骨干节点处布设B路由器,选取B2型路由器。乡镇层的A路由器设置则可构成相应的GE IPRAN接入环,其能够直接和县市骨干节点上的B路由器相连接。市骨干节点B路由器来展开重复应用,聚集起多条GE/10GE链路来经由中继层OTN和本地网核心节点ER设备所互相连接,并以构建起了涵括有ER、A路由器、B路由器的三级网络架构IPRAN体系。分析这一组网部署的优劣与不足具体包括以下几点[5]:

优势:(1)其接入环完全连接市骨干节点的B路由器上,在汇聚效率方面表现优异,B路由器到ER核心设备的链路利用效率较高;(2)在组网过程中操作起来较为简便,设备所需花费的投资比例极低,需将全部的IPRAN接入环连接到环挂骨干节点,并使之能够汇聚于IPRAN设备之上;(3)在实际的运行维护过程中操作起来十分简便,所需设置的设备数量也相对较少,并且可被集中的布设市网络骨干节点处,可更加有效的展开相关的运行维护以及对业务配置开通过程的精简处理。

不足:(1)IPRAN接入未通过汇聚,还要求汇聚层OTN和光缆能够为之带来更多的传送途径;(2)绝大部分的IPRAN接入环均要借助于OTN环网市骨干节点处实施,要为OTN额外增加支配端口;(3)在IPRAN接入环要利用叠加GE环来实现扩容之时,汇聚层的OTN便要新增传输渠道,由此也就会导致整体网络的拓展性变差。(4)将OTN未能够完全落实到位之时,若所要覆盖的地域范围较为广阔之时,便要损耗大量的光缆纤芯,导致资金投入额度将大幅度升高。

2.3 核心层组网模式

在这一层次当中进行网络模式部署需按照整体业务流量迂回最低,网络整体建设成本最低以及综合网络安全性最高的原则[6]。其具体网络部署过程为:

(1)设备选用EPC机房为节点,其中在每一个机房当中均设置出一对EPC设备各自采取口字型来与CN2 PE设备以及IPRAN ER设备实现对接。(2)对于新添加的BSC CE设备则应当选取本地网络设备机房充当节点,在每一项BSC机房当中均布设一对BSC CE设备,需确保其容量完全能够满足于MCE并且可以同时兼用于BSC以及采用口字型对接的IPRAN ER设备。(3)对于ER设备的选取及应用应当优选将本地网络核心基站作为节点,对于本地网络ER设备采取异局址成对设置,同时和BSC以及CN2 PE设备共同应用同一个地址,对于本地网络之外的ER设备应当选用口字型方式来和CN2 PE设备进行对接,省内本地网络ER设备采用口字型连接方式和EPC CE设备进行连接。

3 工程应用

将某市某县的IPRAN网络部署情况进行实例分析,该县OTN已经实施到了乡镇层,其覆盖范围包括了离市区相对偏远的8个乡镇,在LTE BBU目标节点的规划部署方面也达到了32个,共部署LTE BBU设备大致为65台,以及路由器37台,构建起了8个GE接入环。具体部署方式包括以下两种:

(1)方式一:对于IPRAN接入环于骨干节点集中汇聚采取B路由器部署安排,依据流量测算位于A城关处的2台B路由器选用10GE口字形连接市级ER路由器。(2)方式二:其接入環位于汇聚节点处汇聚,在排除A城关2台B路由器之外,在乡镇当中的B路由器共设置8台,并与汇聚OTN选用同一地址进行设置安排,全部B路由器采用GE双星形与市级ER路由器相连接。其具体部署方案对比如表1所示。

综合具体状况来进行验证分析:采取第一种部署方式在本地传送网络OTN已经应用于乡镇汇聚层时较为适用,其能够实现对较为偏远乡镇的有效覆盖,IPRAN节点在不超过50个时,A路由器的设置数量通常不超过60台,IPRAN接入环将最多可覆盖13个左右的乡镇。

4 结语

总而言之,从IPRAN技术的特点展开分析,其在移动回程网方面具备极高的组网灵活性,因而也便获得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在实际的组网过程当中,可就结合实际的组网需求来具体选取与之相对应的承载方案,以确保能够将其优势特性得以充分发挥,并最终实现投资回报比的最大化,以及网络建设的最优化目的。

参考文献

[1]胡长红,贾坤荣.IPRAN在本地传送网中的具体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3(7):14.

[2]贾时彦.IPRAN网络和OTN网络的应用与融合分析[J].河南科技月刊,2014(11):19.

[3]刘丽娟.IPRAN在4G网络中的应用[J].硅谷,2014(8):83.

[4]韩勇.IPRAN在本地传送网中的具体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6(14):137-138.

[5]高颖.IPRAN技术分析与应用[C].//辽宁省通信学会2015年信息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论文集,2015.

[6]李述联.刍议IPRAN网络部署分析及其应用[J].通讯世界,2015(6):37-38.

猜你喜欢

工程应用
面向工程应用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铅的柔性屏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联梁型钢大跨度悬挑脚手架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教材改革与实践
公有云平台在信息学科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