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地域文脉的价值取向

2017-06-02李敬

青年时代 2017年14期
关键词:文脉历史区域

李敬

摘 要:伴随着经济竞争力度的加大,文化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的焦点。河南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更应该深刻认识文脉资源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文脉资源动态连续性、有机整体性、承续变异性,地域特色性等特点,深入挖掘文脉资源在彰显区域记忆、展示区域历史,彰显地域精神、表现地域特色,提升地域品质、促进地域发展中的价值取向,力争文脉资源在为河南增强发展内涵、支撑国际商都建设的大潮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脉;价值取向

近年来,随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等,尊重传统文化、留住文化基因、传承地域文脉、构建城市特色等越来越得到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心和重视。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特别指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尤其重视传承华夏文脉、铸造城市之魂。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郑州市十一次党代会亦着重提出“全面提升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建设水平……传承历史文脉,塑造现代化大都市人文精神”。

一、地域文脉的内涵

文脉最初作为语言学中的术语,表明语境中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20世纪六十年代,由语言学传入建筑学和城市研究领域,用来表达传统建筑与新式建筑、个体建筑与整体规划之间时空上的动态联系,并延伸为建筑文化的延续、文化发展的轨迹和脉络、城市的秩序和精神的恢复以及城市结构与文化的重建。文化是文脉的内核和灵魂,文脉是文化的积淀和载体。

每一个地域都有它自身的历史和地域文化,过去的文化与现代的文化相承接而成为传统,正是这些文化记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区域风貌,为我们展示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隐性内涵,传统代代延续就形成了地域文脉。所以地域文脉就是一个区域长期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特有历史、文化、地域氛围和环境,是物化了的地方精神,是一个区域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区域个性,是基于对地方文化系统提炼出的精髓,代表了该区域的文明发展史。地域文脉注重区域内整体与要素、现实环境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在人类进行社会实践、对周围生存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通过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扬弃与推陈出新,促进区域文脉的发展和地域特色的确立。

地域文脉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达。显性的地域文脉是指较直观、可视的客观物质或精神产物,如自然环境、建筑群、人群等;显性的地域文脉是指不可察觉但对区域形态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潜在要素,如:思维方式、社会文化、民众心理等。

二、地域文脉的基本特征

1.动态连续性

这是文脉的发展特征和一般运行规律。文脉内涵中包括很多传统的要素,但并不意味着落后守旧。文脉体系在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其各要素之间自始至终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地生长发育。这也是文脉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2.有机整体性

指文脉的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的特征。文脉的各要素联系紧密、互为有无,并非孤立存在,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区域实体和空间、人群等影响着该区域的社会文化,而此一区域的社会文化、思维方式、民众心理也反过来影响着甚至决定着该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等。

3.承续变异性

主要指文脉的构成要素要体现其对时代的适应性。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有前代文化的影子,同时又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要求和特征。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将被淘汰,而适应时代需求的会给予大力传承。文脉是文化的载体和沉淀,也具有这个特征。

4.地域特色性

指在不同地理环境中文脉的差异性。地域文化集中反映了本地域經济技术水平、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社会实践的方式等的不同,自然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缩影,不但是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最早孕育这些文化的母体,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折射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点和根源。其根源性、原创性、基础性、兼容性、发散性等特征明显,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心理,表明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三、地域文脉的价值取向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全国各地或大喊面向国际的口号,标新立异的建筑人文景观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出现,或穿着民族文化的外衣炒冷饭,胡乱拼凑一些中国元素,完全忽视对对民族文化的深入剖析和全面认识。河南省也存在着开发模式单一、公共空间单调、景观要素孤立、场所缺乏活力等问题。一些新型建筑甚至连满足功能需求的基本要求都不具备,更谈不上地域文化的彰显,地域文脉被生生阉割,中国气质荡然无存。此种情况下,充分认识地域文脉在地域发展中的战略价值和地位,不仅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种种问题和矛盾的理论钥匙,更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彰显记忆、展示历史的价值

地域在发展和延续的过程中,历史遗迹、文化印痕通过文化自身和人类的集体记忆被有意无意遗留下来,成为后人直接读取的历史年轮和承载区域生命的重要细胞。文脉是历史文化信息丰富的储存器和记载体,展现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比如城市中的一些历史建筑,都可称为是存在于环境之中的大型史书,即使是在保存不全的遗址中也能发现不同时期的区域历史文化信息,原真性地体现历史文化的状况,寄托着丰富的文化记忆,传递着丰富的文脉关系。罗斯金在《建筑的七盏明灯》中指出“没有建筑,我们照样可以崇拜,但是没有建筑,我们就会失去记忆。”可见,文脉的历史价值就在于通过集体记忆保存、通过城市建筑等传递着富瞻的历史文化信息。

2.彰显地域精神、表现地域特色

我国地大物博,是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和民族受特定地理、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综合影响,必然会形成不同城市风貌、建筑形式、文化习俗等。地域文脉便是该地域的一张张鲜活名片,诠释着不同地域的人文风貌、解读着地域发展的进程、展示着该地域的整体形象。

区域习俗和集体性格都是历史的积淀,是能够彰显地域文化的深层文化。如河南的许多城市和历史建筑中都贯穿着我国古老的道德人格的伦理思想、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尊卑有序的行为准则,包含着对真理的追求和辩证思考的思辨传统,展现着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这些城市和建筑所传达的文脉,凝聚了地域人群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表达着该区域人群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也体现了区域人群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呈现出独特的地域风貌。正如冯骥才所说“城市中重要的文化遗产,纵向地记载着城市的史脉和传承,横向地展示着城市宽广深厚的阅历,并在纵横之间交织出城市独有的个性。”

3.提升地域品质,促进地域发展

社会学认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区域共有的信仰和象征,是一个区域最宝贵、最独特的文化优势,维系着区域内人民的核心情感和价值。地域文脉不仅记载着该区域的过往,而且指引着区域发展的未来,一个区域有历史底蕴,文化含量和文明气息方能彰显地域品质;一个区域若缺乏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也难以找到发展的动力。

文脈对区域发展起着极大的支撑、推动、聚合作用。一方面地域文脉提供了很好的人文旅游等资源,如西南少数民族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将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完美结合,文脉承载的历史文化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区域文化成为区域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物质财富固然重要,但当今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较量。如北京的历史文化大大提升其城市的经济附加值,促使了其经济的腾飞发展。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能为区域繁荣提供永不枯竭的营养元素。所以为引导区域发展,必须将文脉的延续作为建设的重要因素,传承保护地域文脉,是打造区域文化经济品牌的有力手段,是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许多承载区域记忆和历史沧桑的文化遗存一直处于沉睡状态;而近年来,伴随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拆大建等现象又使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千疮百孔。不管是文化上的固步自封还是文化灾难都叫人痛心不已。充分认识文脉与历史、与地域、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深入挖掘文脉的价值取向,不断吐故纳新,传承创新区域文脉发展,才是各方有识之士应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吴云鹏.论文脉主义建筑观[J].山西建筑,2007.

[2]沈福晚.城市文化论纲[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2.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化,2001.

[4]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吕舟.冲国文化遗产保护三十年[J].山谨筑学报,2008.

猜你喜欢

文脉历史区域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新历史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