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情态统辖结构的整合与变异

2017-06-01马清华

关键词:口气频度情态

马清华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汉语情态统辖结构的整合与变异

马清华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用推导验证方法,尽量全面归纳了汉语情态在多层次上的统辖序列,发现整合这些情态统辖结构的语义基础不外乎3种像似模式,且又都服从于同一原则,即被说明的情态成分居统辖序列的内层,起说明作用的情态成分居统辖序列的外层。接着分析了基本统辖结构的变异动因与类型,用统计CCL语料库所得数据,计算互逆序型的位势值(即优势序型的倾向性程度),并剥离链式范畴缠绕分布及非现实性表达方式等对统辖序列的扰动,得出位序不稳定范畴在一级情态统辖序链中的变异区间和位序基点。结论反映了情态系统在统辖结构中的存在规律、协同运作原理及其复杂特征。

情态;统辖结构;整合;变异

一 引言

语言有情态标记、指称标记、结构标记和话语标记四大标记系统,分别服务于陈述类成分、指称类成分、句法结构关系和话语本身。情态(modality)有广狭两解:狭义是能愿动词;广义是句子除命题(proposition)外的时、体、否定、语气等成分[1]25,是除句核成分(sentence-nuclei)外的超核(extra-nuclear)成分[2]468-469,是陈述的依附成分。斯托克威尔[3]54-56论述副词时说,其延布的界域大于动词,可看作句谓语(即整个命题的谓语)。其实,其他情态标记(如体助词等)莫不如是。学界很少从整体高度观察情态系统在语法上如何协调合作。偶见有学者坦言虽“最感兴趣情态意义的相互作用”[4]698,但未见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拟立足于汉语情态系统整体和语言自组织理论原理,从统辖关系入手,集中研究情态组合结构的整合与变异,由此揭示情态系统在组合结构中的存在规律、协同运作原理及其复杂特征。

多种情态围绕同一谓核,构成逐级说明,其中一种情态对辖域内另一情态的说明,这里谓之“统辖”。情态统辖结构是情态协同结构之一,是情态结构有序复杂化的结果,其句法实现有3步:第1步,存在一个由多情态说明关系逐级扩展起来的语义层级结构(如下页图1-a所示,S表被说明项, P表说明项)。第2步,所有说明项以谓词为核心,求同归并,导致谓项块化,块内情态统辖关系局部继承了原语义层级结构的内部说明关系,不能组入谓块的主体论元升格为主语,谓块则相应地升格为谓语,由此获得句法层级序列(如图1-b所示)。第3步,句法层级序列从某种度上说,是线性无序化,它经过表层一维约束,方才实现为线性有序,由此获得终端句法结构(如图1-c所示)。

不同语言在第3步的线性化策略不同。有的在他组织作用下直接固化第2步的相应序列,实现为形义关系透明的像似结构,如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tʂezi otr-l-mɑ-di](车子 坐-能-没-了,‘没能坐上车子’)”[5]114、70、63中的动词形态序列;有的语言为满足句子复杂化、韵律优化等需要,在层序不变的前提下,借助镜像操作等自组织手段调整线序(比较图1-c在层序约束下所作出的相较于图1-b的线序变化),结构形义关系透明度随之降低。

图1 情态统辖结构句法实现流程图

二 情态统辖序列的像似整合

情态范畴可表知(如直陈、时、体、态等)、情(如感叹)、意(如祈使、意愿)、态(如疑问、道义),子系统有9类,每类的分类层次至少有3级。把类别间的意义关系分普通类和反义类,普通类通见于3个等级,反义类多仅见于第3级。情态分类系统如下:

1.语气={直陈,感叹,疑问={一般疑问,反问},祈使={指使,禁止}}* 虚拟(假设)语气常带衔接性、关联性,汉语里主要反映逻辑关系,暂不过多涉及。;2.口气={强势,弱势,委婉,担心,估测兼判断={或然‘会’,必然/确定‘必定’}}*语气跟口气常融合存在,文献多并类处理。但二者时有竞争关系,如语气叠加式“难道疑问语气·强势口气X如‘贵’吗疑问语气”和口气叠加式“难道疑问语气·强势口气X啊强势口气”为取得形式固化资格,融合标记“难道”的语气和口气情态义形成竞争,语气的功能地位高于口气,故战胜口气,前者优先实现了格式化。为精细分析,本文将口气跟语气分立。;3.判断={然否={肯定,否定},比况};4.能愿={能力条件性,意愿意志性={祝愿,意欲,情愿},道义必要性};5.时={过去时‘你说什么来着|我昨天进的城’,最近将来时‘好了(稍等,我来了)’};6.体={已然体={肯定已然体,否定已然体},曾然体={肯定曾然体,否定曾然体},进行体,持续体,未然体,始现体,变化体={增势‘好起来’,减势‘暗下来’},一般体};7.态={处置态={主动,被动},非处置态};8.情貌={时间貌‘忽然’,处所貌‘到处’,心理貌‘特意’,关系貌‘互相’,效果貌‘白,瞎’,社会貌‘公然’,样态貌‘稳步’,幅度貌‘尽量’,言语貌‘婉言’};9.情态量={频度={高频,低频,反复},程度={过量级,最高级,极强级,次强级,比较级,原级,弱级},范围={概全‘都’,唯一/小范围‘只’}}*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116-117)将动量成分(“一下”)、时量成分(“一阵”)作准宾语,即不视为标记成分,今从之。

情态范畴可由不同词性的标记词(语气词、助词)和类标记词(副词、代副词(‘哪能’)、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如表变化体的‘热起来’))等表达。为系统审视情态形义关系,我们对语义功能一致但词性不同的标记并类观察,如已然体以助词“了”为后置标记,副词“已经”为前置标记。

多种情态共栖,促成情态成分的复杂映射:(1)融合(fused),即多种情态共用同一标记,如兼表感叹语气和强程度的副词“真”(“味道真好”),兼表已然体、否定判断和直陈语气的副词“没有”(“我没有去”)。同种情态也可分别与其他多种情态范畴融合,如意欲(“不去”)、祈使(“别去”)均融合了否定的判断(“不是”)。(2)跨类。一种情态范畴可兼跨两类情态,如估测兼属口气和判断。(3)兼职,即非情态标记发挥本职作用时,附带传达情态义。兼表情态的结构标记有:a.结构关系标记,如助词“得”是补语标记兼表已然体(“价格定得过高”)。连词“因为/既然/虽然”是关联标记兼表直陈语气(“因为/既然/虽然经过了训练”)。b.结构功能标记,如介词“被”是格标记兼表被动态(“家具被他扔了”),轻动词“使”是役事格的类标记兼表致使态(“使我们高兴”)等。为求取共识,本文尽量把讨论限制在典型情态标记的范围。

学界以往分别研究过副词连用[6-8]、语气词连用[9-10]、助动词连用[11]、异类个例标记的共现[12]等,几乎都没有在情态功能的同一性前提下贯通不同词类,并跟其他标记系统剥离开来,在统辖这个统一关系下纵观情态结构的形义组织活动,更很少触碰到其存在的原因,研究时也限于被动归纳和简单枚举,缺少更可靠的求证方法。

以下用推导法,先通过排列计算,列出理论上可能的所有二元组合,再依靠语料,逐一验证排除,尽可能全面归纳出情态的基本统辖序列,并揭示其有序化背后的存在根据或深层动因。研究表明,整合情态统辖结构的基础不外乎亲疏像似、范围像似、过程像似3种模式。

(一)亲疏像似模式

统辖结构中,情态标记距离谓核的远近映射着该情态范畴跟典型谓核意义特征上的亲疏,以及情态成分本身说明能力的大小。含3条统辖序列:

(1)a.(你昨天进的时城)吗语气|(快点儿好起来体)吧语气|(不判断:然否舒服)吗|(想能愿去)的语气|别语气(被态发现)。b.原来口气(你带病人瞧大夫来着时)|竟然口气(没有体想到)|并口气(不是饭店)|反正口气(能能愿吃)|偏偏口气(被态抽中)。c.好几次都(要体死)来着时|心里(不高兴)来着|他(想能愿反悔)来着|(被态取笑)来着。d.你(不是孩子)了体|他没体(要能愿延期)|(被态打)了。e.不(能能愿说)|不(被态了解)。f.能够能愿(被态接受)

用X(Y)表语例中X对Y的统辖,用X>Y表示抽象出的统辖模式。如图1-c中“不”对“会”,以及“吧”对“不”的统辖可表示为“他(不判断(会能愿朗诵))吧语气”,从中可抽象出统辖模式“语气>判断>能愿”。从例1中抽象出的各统辖模式可连成“语气(1a)/口气(1b)>时(1c)>体(1d)>判断然否(1e)>能愿(1f)>态【>谓核】”序列(“谓核”居最内层,下从略)。情态二元序列扩展为多元后,不改变统辖格局,如:“难道语气((被态偷)了体)”。

一级情态统辖序列表明,情态范畴跟过程性、关系性、特征性越密切,则其位置及语义关系越靠近谓词,反之离谓词越远。谓核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动词反映过程性、关系性内容,形容词反映特征性内容。典型谓词是动词,典型动词是动作动词,所以说明动作过程的能愿、态,比说明过程及关系特征的判断然否,更靠近谓词。时体既说明动作过程,也说明事件过程,故居判断然否外侧(如关系事件“(含动作性事件和非动作性事件)”,特征事件“你(已经(不年轻)了)”等)。语气/口气处于句子交际层面,直属于句子,故居所有情态类型的外缘。*学界对副词共现组合顺序有3种归纳(见文后参考文献[6]、[7]、[8]),忽略其中不准确较粗疏的描述,与此处类似的发现是:“语气>时间(注:含前置的时体标记)>否定>情貌(注:限位置固定类)”。是为印证。显然,一级情态跟谓词的位置远近及语义关系亲疏,确也跟该情态对对象的动作性、事件性、交际性的说明范围有着一致关系,从意义方面的动作性到事件性,再到反映人言关系的交际性,都表现为外延及表达范围的扩大。

2.祈使统辖序列 祈使统辖序列“指使>禁止”(如“你请指使(别禁止来)”)在某种程度上套用了一级情态中的统辖序列“语气>判断然否”。

3.语气统辖序列 语气直接隶属交际层面的句子,一般以为每句只有一种语气,细究发现,句子整合时不同语气可兼容共处,并呈统辖关系。语气统辖序列中,情态距离谓核的远近表面上映射着情态的发生学序列,其实也映射着情态跟谓核意义的亲疏关系。把以韵律表达语气的零标记方式考虑在内,直陈、感叹、疑问、祈使这4种语气在理论上共有6种组合可能,都只能单向统辖,无法互逆,可连成“感叹(2a)>疑问(2b)>祈使(2c)>直陈”的语气统辖序列,各如下例。

(2)a.(哪疑问能不去)啊感叹!|(你请祈使说)啊感叹!|(好的直陈)呢感叹! b.要不(进去坐坐吧祈使)Ø疑问?|(他要去的直陈)吧疑问? c.(乖乖的直陈)祈使!*语调可代偿语气标记功能。句尾调形是表达最重要含义的主调(Pike, K. L.The intonation of American English [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8:20-30,65),故零标记标句末。

古汉语语气词连用规律同此,“疑问语气词、感叹语气词往往殿后,论断语气词‘也’一般只能在前”[9],呈“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反问/感叹语气词”语序[10]。统辖序列正好是该线性语序的反转。表情功能发生最早,在类语言即叹词句里,它就最为基础,其后依序产生表态表意功能[13],均常居句子交际层面。表知功能仅见于以联想关系为基础的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故属于句内深度组织。由此看,语气统辖序列是原始基础的语气类型统辖相对高级的语气类型。谓核属认知成分,传递认知信息的直陈语气在意义和位置上均跟它距离最近,越外层的语气类型与谓核的意义关系也越疏远,因此事实上语气统辖序列也遵从亲疏像似模式。这种统辖序列也许具有语言普遍性,如爱斯基摩语kaig-tu-ten=qaa(饿-直陈-2单数=疑问, ‘你饿了吗?’)中,-tu是表直陈语气的屈折形态,=qaa是表疑问的附缀。[14]

(二)范围像似模式

情态统辖结构中,距谓核的位置远近映射着情态说明范围的大小。含5条统辖序列,前3条兼属亲疏像似模式。

1.能愿统辖序列 能愿次范畴有能力、意愿、道义3种,其二元组合在理论上有3种可能,均仅单向统辖,连成序列“道义>意愿>能力”,如“应该道义(想意愿干事)|愿意愿(能能力批准)|必须道义(记得能力住)”。道义能说明事件(如“你应该是教授”)、性态(如“教室里要干净”)、活动(如“他该来”),它在说明事件时,有朝口气(估测)或语气(祈使)等外缘情态偏移的倾向。意愿一般说明事件(如“他想有一辆车”)、活动(如“他要走”),能力一般说明活动(如“他能走”)。统辖序列“道义>意愿>能力”显然是对情态说明范围由大到小秩序的像似。该序列同时也映射着能愿次范畴跟谓核的意义亲疏及距离的远近,故兼属亲疏像似模式。

2.情貌统辖序列 情貌不下9小类。言语貌/效果貌/幅度貌/社会貌/样态貌等5类属活动貌,常居一级统辖序列的内层,邻近谓核,受体(例3a)、态(例3b)等其他所有情态统辖。

(3)a.在体(婉言言语貌谢绝)|在体(白效果貌费口舌)|在体(公然社会貌抢劫)|数量在(大幅幅度貌削减)|在(大口样态貌啃咬)。b.被态(婉言谢绝)|被态(白耗好几年)|被态(公然抢劫)|数量被(大幅削减)|被(大口啃咬)

言语貌的被统辖地位最固定,总贴近谓核。幅度貌/社会貌/样态貌偶有极小波动(见下文)。效果貌能在特殊构式中统辖否定范畴,如“不看白(不看)”,也偶可统辖态范畴,如“财物白白(被掠走)”。

时间貌/处所貌/心理貌/关系貌等4类虽可表活动,如“忽然时间貌那堵墙倒了|到处处所貌都站着人|特意心理貌忽地站起身|互相关系貌已经十分了解”。但同时,时间貌、处所貌也常修饰事件(包括非活动类事件),如“忽然有一个想法|到处是野草”,另外,由例可见,心理貌有时可主导自主事件,关系貌居事件貌和活动貌连续统中间,稍偏活动类,所以这4种情貌次范畴的统辖分布均有较大变异区间,既可远离谓核,居统辖序列外层,也偶可居统辖序列最内层,受幅度貌/社会貌/样态貌统辖(例见下文)。

总体上,情貌统辖序列为“事件貌>活动貌”。该模式也兼属亲疏像似模式,理由同上。

3.情态量统辖序列 情态量有频度、程度、范围3类,其二元组合理论上有3种可能,除{范围,频度}统辖互逆(如“常(仅仅喝一碗稀饭)|仅仅(常常锻炼)还不够”)外,剩余2种组合均呈单向统辖关系,即有“范围>程度”(例4a)和“频度>程度”(例4b)。不过,典型的动频跟程度相斥,如“*频频很”。

(4)a.都(很便宜)|都(冷静些)|仅仅(有点烫)。b.往往(特别脏)|又(非常显耀)了|经常(很枯燥)

范围是事件/活动/性态量。频度含事频(‘往往/又’)和动频(‘频频/反复/再次/再度/再三/一再’),可见是事件/活动量。程度是性态量。因此,情态量统辖序列总体为“事件量>性态量”。该模式也兼属亲疏像似模式,理由同上。

4.频度统辖序列 两个动频间的统辖关系只有大频度对小频度的说明,而非相反,即有频度统辖序列“高频>低频”,如“常常高频(偶尔低频想起某个人)”。频度越大,离谓核越远,反之则越近,表明该模式属范围像似模式。

5.口气统辖序列 两个口气次范畴间也存在有序的统辖关系。如统辖秩序“悟料>估测”[15]220:“难怪悟料(会估测觉得纳闷)”,对事件的估测离谓核较近,对所估测内容的顿悟离谓核较远。该模式既属范围像似模式,也属过程像似模式(见下文)。

(三)过程像似模式

情态距离谓核的远近,映射着事件运动过程的秩序。

体范畴统辖序列 汉语7种体范畴的二元组合在理论上有21种可能,但都只有单向统辖关系,无法互逆,总体呈“始现(5a)>曾然(5b)>已然(5c)>进行(5d)>未然(5e)>变化(5f)>持续”序列,各如下例。这大致构成了对事件各运动环节现实秩序的像似。

(5)a.(谈过曾然话)了始现|(去了已然学校)了始现|(在进行修改)了始现|(要未然毕业)了始现|(兴盛起来变化)了始现|(窗台上放着持续)了始现。b.有人曾经曾然(没已然交保险金)|那时流行歌曾经曾然(在进行唱“酒干倘卖无”)|曾经曾然(即将未然当上父亲)却没有当上|曾经曾然(为之兴奋起来变化)|这里曾经曾然(生活着持续长颈鹿)。c.已经已然(在进行做调整)|已经已然(要未然毕业)|没有已然(富裕起来变化)|已经已然(包含着持续无政府状态的萌芽)。d.正进行(要未然打电话)|炉子正在进行(热起来变化)|酒馆里正进行(放着持续港台片)。e.社会(将未然(富足起来变化))|将未然(起着持续重要作用)。f.(心里狠狠地咒骂着持续)起来变化

所有三种像似模式下的统辖序列又都服从于同一原则,即被说明的情态成分居内层,起说明作用的情态成分居外层,这是情态统辖结构的句法实现“三步曲”的必然结果(如前文图1)。白丁发现,副词“语义指向”包含的句子成分越多,位置就越靠前,语气副词指向整个句子,所以位置总在最前;时间否定副词指向谓语,则相对贴近谓语动词和形容词[6]。这几乎是此前触碰到情态统辖序列理据的唯一文献,可惜“语义指向”只是静态结构主义语法的附庸和修补剂,解释力极有限,如无法说清“指向”本身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指向,而且一旦所指对象高度复杂,如当所指对象存在着兼职情形时,甚至连指向什么也说不清。统辖和像似则清晰说明了情态整合结构中的各种关系及存在运作原理。

三 情态统辖结构的位序变异

(一)扰动因素

情态统辖序列受被动适应或主动干涉因素牵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

1.被动适应

A.词性/词义牵制 情态标记在语法化前的词性身份或与其他情态范畴的融合,可对统辖序列构成扰动。如,汉语总体上是语气统辖口气(6a),但也偶可受口气统辖(6b)。祈使助词“请”的原使役动词性质决定了其语法化为语气标记时只能走助词化道路,分布上不得不更邻近谓核。祈使语气标记“别”有否定身份,是语气与判断的范畴融合,其在统辖序列中的位置类推了一般否定标记(如上文)。由范围副词发展来的口气标记跟语气标记统辖关系的互逆,只适用于都在主语后,否则受语气统辖(6c)。

(6)a.(一定口气来)吗语气|难道语气-疑问(你倒口气比他矮)|(反正口气爱你)的语气-直陈|(你才口气脏)呢语气-感叹|(还是口气去)吧语气-祈使|请语气-祈使(万万口气不要忘记)。b.你真的口气(请语气-祈使放心)|你可口气(别语气-祈使去)。c.你难道语气(都口气没有感觉)-你都(难道没有感觉);难道(你都没有感觉)-*都你(难道没有感觉)|*都(难道你没有感觉)|*难道(都你没有感觉)

B.构式牵制 标记语法化的发生若依赖于某构式,则分布也必受其牵制。从常规和整体看,时统辖范围,如:“他(一天都在铺子里)来着过去时|我(只用绳子捆他)来着|(都好)了最近将来时,即都快好了”。但动态助词“的过去时”的时标记功能形成于低类推性的构式,比较:“我们都(昨天进的城)(←我们都是(昨天进的城))|都(你惹的祸)(←都是(你惹的祸))”,受此牵制,“的”只能受范围标记统辖。

C.语义敏感牵制 语义敏感的成分间常因毗邻需要而移位。一般是范围统辖能愿而非相反,如“都(愿意写)-只(愿意写)”,不大说“?他们每个人愿意(都写)|*愿意(只写)”。但“只”语义指后,可在后面有格成分或数量时后移,如“愿意(只写一句)|愿意(只用左手写)”。“都”可在有后置对举成分时后移,“我愿意(都写),而不是写一部分”。

D.链式范畴的缠绕分布 用拓扑语义学[16]眼光看,范畴内部次类型在分布上有明显延展性的叫链式范畴。它两相组合或跟其他情态范畴组合时,呈缠绕分布,自然会扰动一般的情态统辖序列。如频度有“事频>动频”(参下文),能愿有“道义>意愿>能力”(参上文),例“往往(想(能(反复使用它)))”的统辖序列为“频度事频>能愿意愿>能愿能力>频度动频”。

E.历时演变 动态助词在深度语法化前,原居宾语后,如“也曾有人在这里打 野火过(明代《平妖传》)”。后因其轻声化和组合节奏的双音化等而移至宾语前,紧邻动词(如“被态做过体记号”),导致相关统辖关系在表层变得不再清晰。

F.离合词离用牵制 离用式可改变谓核跟情态成分的表层分布,导致统辖关系不清晰。比较:“以前也没看见谁(被态罚款)过体-以前也没看见谁被(罚过款)”。

2.主动干涉

为达到强调、辨义等主观化多样化表达目的,情态语序结构可主动形成相对于基式的同义、辨义、特异3种变式,从而导致新序列的形成。

A.同义变式 同义变式跟基式的相似,侧重点略异。它见于情态量(例7a)或情貌(例7b)跟否定以外其他情态的统辖组合。或见于两个情貌次范畴的统辖组合(如例8)。用{}表无序集合,设{α}×{x,y}={{α,x},{α,y}},如有下例:

(7)a.{范围}×{体,能愿}大家都范围(已经体知道了体)-大家已经(都知道)了|都范围(能能力出席)-能(都出席)|都(应该去)-应该(都去);{频度}×{体,态}已经(又过去好几十年)-又(已经过去好几十年)|经常频度(被态采用)-被(经常采用);{程度}×{能愿,态}要能愿兼祈使语气(特别细心)-特别(要细心)|被(过分低估)-过分(被低估)|被(非常看重)-很(被看重)。b.{心理貌}×{体,态}特意(在回避)-在(特意回避)|故意(被发现)-被(特意安排);{时间貌}×{体,态}忽然(已经长大)-已经(忽然长大)|忽然(被叫醒)-被(忽然叫醒);{处所貌}×{体,能愿,态}到处(在修路)-在(到处修路)|到处(能看到标语)-能(到处看到标语)|处处(被算计)-被(处处算计);{关系貌}×{体,否定,能愿}互相(已经认识)-已经(互相认识)|互相(不连接)-不(互相连接)|能(互相看到)-互相(能看到)

(8)a.{关系貌}×{心理貌,社会貌,样态貌}特意(互相回避着)-互相(特意回避着)|互相(悄悄交换诗作)-悄悄(互相交换诗作)|互相(张口撕咬)-张口(互相撕咬)。b.{处所貌}×{社会貌,幅度貌}四处(公然拉客)-公然(四处拉客)|四处(拼命筹钱)-拼命(四处筹钱)

同义变式有时仅限于表层语序调整,不改变统辖秩序,否则语义关系无从理解。这主要见于口气跟范围体等的标记组合,口气范畴在统辖秩序上,恒居后类范畴的外层。如例9:

(9)它们毕竟口气(都范围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们都(毕竟是历史的客观存在)|他都口气(曾经体签了字)-他曾经体(都口气签了字)

B.辨义变式 有时为辨义而改变统辖序列,形成新的意义,造成顺逆两式并存(如例10),或以影响合法度作为两式并存的依据(如例11)。其间都有情态量、情貌范畴的参与,如情态量与否定的结合(10a),情貌与否定的结合(10b),情态量的相互结合(10c),情貌的相互结合(10d、例11)。

(10)a.{否定}×{范围,频度,程度}都(不是)≠不(都是)|常(不在家)≠不(常在家)|很(不好)≠不(很好)。b{否定}×{心理貌,处所貌}特意(不播新闻)≠不(特意播新闻)|处处(不合作)≠不(处处合作)。c.{范围,频度}他们都(常常来)≠他们常常(都来)。d.{时间貌,处所貌}忽然(到处响起了喇叭声)≠到处(忽然响起了喇叭声)

(11)【时间貌>心理貌】她忽然(特意来访)(但:?她特意(忽然来访))【心理貌>时间貌】特意(忽地站起身)(但:*忽地(特意站起身))

C.特异变式 特异变式是传递特殊语气/口气意义的变则组合,在语义上借助非现实性(irrealis)[17]或虚实分化,形式上有以下两种。

a.常规统辖的逆序 常规统辖序列可借助非现实性表达,逆序而成特异变式。非现实性内容的常规表达依托疑问、否定、虚拟等情态范畴或臆想动词(例12、13)*同样,非现实性的极端即反现实性(counter-factual)内容的超常搭配(如“山在跳舞”)也用这些方式进行了常规表达,比较:山在跳舞吗|山不在跳舞|假如山在跳舞/山在跳舞,就见鬼了|我梦见山在跳舞。,或其延伸式,如目的(期望的延伸)(“为了________”),发誓(意愿的延伸),估测预言意外(相信的延伸)(“竟然________”)。

(12)a.城隍庙能再度辉煌吗 b.双方未能再度破门 c.如能再度提纯,就要试一下 d.希望能再度被提名

(13)a.哪能老给你粮食 b.你不能老为难我 c.能老跟她念书就好啦 d.希望能老守着这个家

对非现实表达式的依赖程度越高,越倾向为变式,反之越倾向为基式。如“再三不”不必依赖非现实表达,是基式(例14a),“不再三”需依赖非现实表达,是变式(例14b)。比较表1。

(14)a.达西再三不肯让韦翰到彭伯里来|当我久久徘徊于那些作品之间,再三不愿跨步。b.如果乔治不再三提示虚拟,我们恐怕要在前廊坐到天亮|官方人士不得不再三出来辟谣双重否定

表1 特异变式样例统计表

常规统辖序列逆序形成的特异变式常发生于两类组合:(1)判断否定跟时体情态量的组合(例15a);(2)能愿次类的组合(例15b)。*其非现实性表达除造就出如例15所示的强势、意外等特殊口气外,还可发展出结构黏着化等延伸特征,发挥某种程度的关联作用,如“(判断否定>持续体)不(在家呆着),瞎转悠什么呀;(能力>意愿)你能(想离开)还是不错的”。黏着化用法时可加口气标记“居然、竟然”足句。

(15)a.【判断否定>时】你(不(适才还说他是无礼之徒))吗反问,下同【判断否定>体】(不(已经很便宜了))吗|这不(系着扣儿呢)吗|无时不(在威胁着公民的权利)双重否定【判断否定>情态量】不(更好)怎么行虚拟|你去不(最好)?反问|难免不(有些难过)双重否定。b.【能力>意愿】能(不去)当然不去|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反问|任何人敢(要动你)虚拟,我一定让他后悔|你敢(要买)?反问,下同|能(想离开)吗?|我能(不做)?|敢(要吃别人东西)意外【意愿肯定>意愿否定】要(不去)就在车上等虚拟,下同|想(不发财)也难。

b.互斥关系的重组 原本互斥的关系可循以下途径,重组为特异变式:(1)非现实性表达(例16a),(2)虚实分化,即一项表理性义,另一项改表口气义(例16b)。这类特异变式无相应的基式。

(16)a.【祈使>已然】他别(已经回家了)担心。b.【或然>必然】也许(它肯定在1.5亿年前就出现了)(《百家讲坛全集》)委婉,下同|秩序或许(必然来自于重大社会革命造成的混乱)(《论政治稳定的重要性》)|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我也相信世界也许(一定会忘记我们)(马云演讲);{弱程度,强程度}有点(太吝啬了)委婉,下同|(太吝啬了)点儿|很(有些吝啬)

情态标记吸收特异统辖的句式意义,可引发语法化。如,本为未然·意愿·肯定义的“要”发展成虚拟连词(“要(没有吃)就吃点儿吧|要(去过海南)就好了|天要((暗下来)了)就别走”)。古汉语能力、可能义助动词“敢”在反问句语境中虚化为“岂”义反问副词[18]。

(二)变式特征

如何以可信方法判明共时变异关系,比如在这里,如何证明语序互逆的两式中哪一式是基式,哪一式是变式?

一种构型或构式,其典型性跟自然度、语境条件、扩展能力是个有机整体,它们的变式不仅表现为典型性变化,而且自然度、语境条件、再组织能力也发生着相应的联动。抓住这点,就能获得基式和变式在多个侧面的区别指标:(1)势力不均衡。基式往往代表常规秩序,变式相对特殊。(2)基式的自然度往往高于与之同义的变式。例17a比17b更自然,故为基式,后者是变式。(3)基式的语境条件相对自由,变式往往基于某种狭隘的功用,语境条件也相对狭隘。如,基式中的谓词可以是言语内容上的新起议题(例18a),但变式中的谓词一般是当下言谈的已知议题(例18b),多了一层语境依托。

(17)a.它们毕竟(都是历史的客观存在) b.它们都(毕竟是历史的客观存在)

(18)a.我在中学跟大学的时候体育经常(不及格) b.现在虽然不(常偷)了,偶尔间还犯一回这个病。

(4)变式的可类推性低于基式。如例19-21,前项可类推性较强,是基式,后项相对较弱,是变式。

(19)【被动>社会貌】捐款被(悄悄退回)|被(公然抢劫)【社会貌>被动】捐款悄悄(被退回)|*公然(被抢劫)

(20)【估测口气>否定判断】他可能估测(不去)|他也许估测(不去)【否定>估测】他不(可能去)|*他不(也许去)

(21)【范围>意愿】都(愿意写)|只(愿意写)【意愿>范围】愿意(都写)|*愿意(只写)

(5)变式的情态再组织能力总体低于基式,再组织能力包括内部扩展能力和进入更大情态结构的能力。如例22a、23a是基式,例22b、23b是变式。

(22)a.【范围>能力】都(能出席)→都(不(能出席))/不(都(能出席))|都(常(能出席))/常(都(能出席))|都(好像(能出席))/好像(都(能出席)) b.【能力>范围】能(都出席)→不(能(都出席))/?能(不(都出席))|?常(能(都出席))/?能(常(都出席))|?好像(能(都出席))/*能( 好像(都出席))

(23)a.【范围>否定】都(不来)→(都(不来))了 b.【否定>范围】不(都来)→*(不(都来))了

(6)基式统辖秩序的语言普遍性强,变式则较弱。如汉语“程度>判断否定”(“很不|太不”)是基式,“判断否定>程度”(“不很|不太”)是变式。泰语只有前者,没有后者。如例[19]:

(24) ngan/chin/ni/mai/sapson/koenpai,khun/tham/dai/di/nae.(工作/份/这/不/复杂/太,你/做/能/好/一定,“这份工作太不复杂,你一定能做好。”)

(25) khao/mai/phochai/yangmak,thoe/tham/aria/phit?(他/不/满意/十分,你/做/什么/错误?“今天他对你非常不满意,你犯什么错误?”)

(三)计量分析

情态结构在主动干涉下形成的变式多有情态量和情貌的参与(见上文),表明它们是变异活动中的活跃范畴。

1.变异区间 也许是顺应抽象数量与抽象性状的精细描摹与多样化表达需要,情态量及情貌的不少次类在一级情态的统辖关系中,位序不稳定性突出,它们有一个变异区间,在该区间既能统辖区间内其他任一情态类型,也能被该情态类型所统辖。

(26)a.{范围}×{口气,时,体,否定,能愿}毕竟(都是实情)-都(毕竟是老师)|(只见到小王)来着-都(昨天进的城)|都(已经知道了)-已经(都回家)了|都(不宽容)-不(都是坏人)|都(应该去)-应该(都去)。b.{频度}×{体,否定,能愿,态}经常(在(打游戏))-曾(常来)|常(不在家)-不(常在家)|又(能动了)-能(再喝一杯)|频频(被曝光)-被(频频曝光)。c.{程度}×{否定,能愿,态}很(不好)-不(很好)|很(愿意干)-应该(很清楚)|很(被忽视)-被(相当看好)

(27)a.{时间貌}×{体,否定,能愿,态}忽然(已经长大)-曾经(忽然问到这事儿)|马上(不说了)-不(马上说)|立即(要离开)-要(立即离开)|忽然(被约谈)-被(忽然问起)。b.{心理貌}×{体,否定,能愿,态}特意(在回避)-在(特意回避)|电台特意(不播)的-就不(特意讲)了|故意(要惹她)-愿意(特地去一趟)|特意(给推倒)-被(特意安排在前台)。c.{处所貌}×{体,否定,能愿,态}到处(都已经变了样)-曾经(到处是野草)|处处(不同)-不(处处相同)|到处(能看到)-能(到处套用)|处处(被排挤)-被(到处张贴)。d.{关系貌}×{体,否定,能愿,态}互相(已经十分了解)-已经(互相熟悉)了|互相(不来往)-不(互相来往)|互相(要体贴)-要(互相体贴)|互相(被吸引)-被(互相抵消)

从上例可见,下述情态量有变异区间:范围(a,e),频度(c,f),程度(d,f)。情貌次类中的时间貌/心理貌/处所貌/关系貌有变异区间(c,f)。如图2:

图2 汉语一级情态统辖序列图

2.位势值的统计 把一种语序形式在序列系统中的势力程度叫位势值。序型是序式的上位模型,如“(体,程度)”相对于“(曾,很)”。优势序型是众数(majority)序式的上位模型,弱势序型是寡数(minority)序式的上位模型,因此前者所含高频序式的种数多,后者所含高频序式的种数少,通常情况下,优势序型的总频次也高,弱势序型的总频次也低。但也有例外,如受熟语化影响,序式“很可能”一项在CCL语料库中的频次就达8800次,占所属弱势序型“程度>口气估测”下辖5种序式总频次的97%,也超过了相应优势序型下辖28种高频序式的总频次。可见,该绝对数值在位势值的判断上价值并不那么大,单纯的总频次不完全能反映位势值,需要把类别成员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考虑进来进行计算。

单个高频序式的位势值(p)的计算公式为p=((a-b)/a)·m,其中a是高频序式的频次,b是低频或等频序式的频次,m为加权系数。当一种序列的频次为0,且主观值也为0(即语感不接受)时,则m=20。弱势序型下高频序式的(a-b)/a值及其p值均计为负数。如表2的(判断否定>处所貌)有3个众数序式和1个寡数序式,是优势序型。

优势序型的位势值(w)计算公式为w=∑p·x/(x+y)2。∑p是所有高频序式的位势值的和。x为优势序型下的高频序式数,y为弱势序型下的高频/等频序式数,经验证,∑p除以所有高频/等频的序式数(即x+y)获得的平均数才是稳定可比的数据。x/(x+y)是x在高频/等频序式总数中的占比。∑p/(x+y)与x/(x+y)的乘积为w。w的最小值大于0,最大值不超过20。优势序型下的优势序式通常可判定为基式。根据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统计结果(数据采集时间2015/9/8至2015/12/28),计算优势序型的位势值,计算方法如表2。

表2 情态变异结构位势值计算样例表

变异关系中优势序型位势值的统计结果见表3。限于篇幅,具体序式及其数据均不赘列。

表3 非稳序情态量/情貌的优势序型位势统计表

续表3 非稳序情态量/情貌的优势序型位势统计表

根据表3统计获得的优势序型和一级情态统辖序列(见上文),可勾连出8条统辖序链:(1)口气>时>范围>体>判断>能愿>态(按:优势序型“时>范围”,见上文);(2)体>频度>判断>能愿>频度>态;(3)口气>体>程度>判断>能愿>态;(4)体>时间貌>判断>态;(5)体>判断>能愿>处所貌>态;(6)体>判断>能愿>态>心理貌;(7)体>判断>能愿>态>关系貌;(8)体>判断>能愿>态>效果貌。加线的情态量/情貌的位置代表着它们各自在序链中的位序基点,即自左而右由被统辖项向统辖项转变的重要拐点。将它们跟在变异区间的起点(见上文)联系起来,可更清楚地观察到变异活动。不过,序链(2)的频度在序链中出现两次,显属例外,以下就此进行分析。

3.其他影响因素的剥离 频度范畴在序链(2)“体>频度>判断>能愿>频度>态”中貌似出现的分化,实来自两股力量的扰动。

A.链式范畴缠绕分布的影响 在句法分布上,事频跟体、能愿、否定等其他情态范畴的统辖序列明显不同于动频跟它们的统辖序列。*影响句法分布的不是频率、重复之分,而是事频、动频之分。张谊生的相关描述不符事实,他认为副词共现顺序中,频率副词“大幅前于”重复副词,有:“频率(‘频频/往往/渐渐/常常/时时/经常/逐渐/偶尔’)>范围(‘都’)>程度(‘很’)>否定(‘不’)>协同(‘一起’,即关系貌)>重复(‘再/又/重/一再/再三/再度/从新/重新’)”。(见文后参考文献[8])如:

(28)a.【事频>体】往往(在自寻烦恼)|又(在看电视)。 b.【体>动频】在(频频招手)|在(反复试验)

(29)a.【事频>能愿】往往(能够容忍)|又(能下地了)。 b.【能愿>动频】能(频频登台亮相)|可以(反复使用)

统计结果见表4。“经常/常常/老是/老”居事频到动频连续统的中间,若作动频处理,表4中相应的∑p为正值,做事频处理则为负值,表明其总体呈动频倾向,故归动频。

表4 事频/动频相关统辖结构的序型位势统计表

根据表4优势序型和一级情态统辖序列(见上文),序链(2)可改写为“事频>体>判断否定>能愿>动频>态”。事频词“往往”常兼表估测口气,“又”常兼表关联,口气关联常居统辖秩序外层,事频词也能在优势序型中统辖体范畴。事频属情态量,但动频更像兼属情态量和情貌,因而更靠近谓核。

B.非现实性表达方式的影响 非现实性表达多于现实性表达的,是变式。将现实性/非现实性表达方式剥离开来,序链(2)相关统计数据可进一步精细化,得表5:

表5 现实性/非现实性表达的剥离统计表*如:【事频>能愿】a.往往应该道义|往往能够|又能够|又重复愿意|往往愿意|往往愿|往往可以|往往会能力|往往能|又重复能|又可以|又重复应该道义;b.又重复会能力【能愿>事频】a.可以又;b.愿又|能又【否定>动频】a.不常|不老时常/再三/一直|不经常;b.不老是|不常常|不再次|不再度|不一再|不反复|不频频|不再三【动频>否定】a.一再不|反复不|频频不|再三不|常常不|经常不|常不|再次不|老是不|再度不|老不【能愿>处所貌】a.能够到处|能就地|可以就地|可以到处|可以随地|愿就地;b.能随地|能到处|愿意随地|愿意到处|应该到处;c.能够就地【处所貌>能愿】a.到处能|随地可以|到处可以(a代表现实性表达与非现实性表达的比例差,是正值,b是负值,c表示比例相当)。

A栏数据表明,事频、动频在现实性表达中,前于能愿的占优势,在非现实性表达中,后于能愿的占优势,因而前者是基式,后者是变式。同理,事频、动频前于否定是基式,后于否定是变式。由此看,频度在序链(2)中的基点实际只有一个,居体和判断否定之间,其他貌似分化的点只是一般的变异点。B栏数据表明,情貌类中,心理貌、处所貌、关系貌前于判断、能愿虽为弱势序型,但现实性表达占比高,是基式;后于判断、能愿虽为优势序型,但非现实性表达总体明显提升,是变式。效果貌在能愿后的w值已达极值,依赖特殊构式才能用在判断否定后,故无须剥离处理。

至此可知,汉语一级情态统辖序链“语气>a>口气>b>时>c>体>d>判断否定>能愿>e>态>f”中,情貌的幅度貌/社会貌/样态貌/言语貌一般居f位置,其他次类的变异区间各为:时间貌/心理貌(d:(c,f)),处所貌/关系貌(d:(c,f)),效果貌(f:(d,f))。情态量变异区间为:范围(b:(a,e))、频度(d:(c,f))、程度(d:(d,f))。“范围(b:(a,e))”表示(a,e)是范围的变异区间,b是该范畴的基点。余类推。

四 结论

本文用推导分析和语料验证方法,尽量全面归纳了情态在多个层次上的统辖序列,发现整合所有情态统辖结构的语义基础是3种像似模式,这些模式又都服从于同一原则,即被说明的情态成分居统辖序列的内层,起说明作用的情态成分居统辖序列的外层。该原则是情态统辖结构在句法实现时“三步曲”的必然结果。接着分析了基本统辖结构的变异动因与类型,用从CCL语料库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互逆序型的位势值,并基于拓扑语义理论和对表达式的深度分类统计,剥离了链式范畴缠绕分布及非现实性表达方式等对统辖序列的扰动,得出了位序不稳定范畴在一级情态统辖序链中的变异区间和位序基点,证明情态范畴是均质和非均质的对立统一,情态统辖结构的位序是稳定和不稳定的对立统一。从整合和变异角度,揭示了情态在统辖方式下的存在规律、协同运作原理及其复杂特征。

[1]菲尔墨 . “格”辨[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Lyons J.Semantic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3]斯托克威尔.句法理论基础[M].中译本.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4]阿鲁玖诺娃 H Д.语言与人的世界[M].中译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林莲云.撒拉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6]白 丁.副词连用分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3):55-61.

[7]赖先刚.副词的连用问题[J].汉语学习,1994(2):25-31.

[8]张谊生.副词的连用类别和共现顺序[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2):86-95.

[9]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一)(二)[J].古汉语研究,1988创刊号:50-55,1989(1):74-81.

[10]杨永龙.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J].古汉语研究,2000(4):23-29.

[11]马庆株.能愿动词的连用[J].语言研究,1988(1):18-28

[12]彭利贞.论情态与情状的互动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5):51-58.

[13]马清华.论叹词形义关系的原始性[J].语言科学,2011(5):482-496.

[14]马清华.复综语:形态复杂的极端[M].待出版.

[15]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6]Pottier B.拓扑学与语义学[J].张祖建,译.国外语言学,1987(1):12-16.

[17]马清华,汪欣欣.何谓语言的复杂性[J].当代修辞学,2016(3):24-39.

[18]刘 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J].中国语文,1995(3):161-169.

[19]刘雅贤.汉泰副词连用对比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责任编辑 郭庆华)

The Integration and Variation of Modality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Chinese

MA Qing-hua

(SchoolofLiberalArt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46,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deduction and verification method to generalize the governance sequence of modality system in Chinese on different layers comprehensively. 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semantic basis integrating the modality governance structures is nothing more than three kinds of iconicity patterns which are all subject to one principle, that is,the modality elements to be illustrated occupy the inner layer of the sequence,and the modality elements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are located on the outer layer.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types of the basic governance structures variations,uses the data obtained from CCL corpus to calculat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reciprocal sequence model(preference degree of the dominant sequence model), and finally gets the variation interval and the basis point of sequence instability category in the first-order modality governance chain by discove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 in governance sequences, including the chained uses of modality categories as well as the irrealis expression. The conclusion reflects the existence rule, collaborative principles and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of modality system in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modality;governance structure;integration;variation

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17.01.010

2016-06-2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句子复杂化问题的研究”(11BYY084);本文曾在2014年9月“语言的描写与解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复旦大学)宣读,是会议论文“情态系统的协同、互动及关联化”中的一部分。

马清华(1964-),男,江苏南通人,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主要从事汉语语义学和句法学的研究。

H146

A

1000-5935(2017)01-0074-11

猜你喜欢

口气频度情态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松了口气
松了口气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布敏感百分数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相关性研究
图趣
频度副词问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