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调查

2017-06-01

城乡建设 2017年5期
关键词:清运费用垃圾

谷 林

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调查

谷 林

当下,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城市向农村转移。2016年11月,住建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为农村垃圾治理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促进了部门协调。在环境治理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场农村垃圾治理的大幕也徐徐拉开。基于此,笔者利用春节返乡假期,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了近距离观察和初步思考。

一、农村环境已有改观

记得以前,村里的很多田间地头,都会成为村民的垃圾倾倒地。街道西头是一片场地,场地里有一条小路。上中学时,大家为走捷径,都会从那条小路上穿上公路。后来,大家都把自己日常打扫的垃圾用篮子或车子运过去,倒在场地边上。时间久了,那里就被堆成个垃圾堆,上学的学生也很少从那里过了。垃圾堆再大一些,到过节的时候,村组里会统一安排指挥,花钱让村民将其转运到村更西头的大土坑里。而那个埋过不少垃圾的大土坑,现在笔者也记不得模样、找不着痕迹了,或许已经被重新种上了庄稼。

那时,很多人家里都会养猪,或者牛和鸡,大家会在自家院后准备一块地方或者挖个大坑,与便池相连,进行粪便收集。等坑足够大或便池将满,就用粪桶和粪车将其转运到地头,以土混合,进行沤肥。

现在,很多村都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清运工作。笔者老家,村里的主街道上,每一个路段都放置有一个可装卸的大垃圾箱,供大家将每日的垃圾倾倒其中。村外西边,修建了一个垃圾填埋场。村里也配备了两名专门的垃圾清扫人员及1名清运人员。清扫人员会定期对村里卫生进行打扫。每隔两三天,清洁员会开着垃圾车,将大垃圾箱拖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曾经大家院后屋前以及地边路头的大小粪堆已几乎绝迹。有些养殖专业户盖起了专业化的养殖厂,畜禽粪便进行专门处理,也基本影响不到村里的居民。

作者老家属于武功县,据笔者从县网站和相关报道了解,自2013年开始,武功开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三年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共建设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6个、沼气池25个,发放垃圾桶26449个、垃圾箱250个、垃圾车38辆、人力垃圾清运车172辆、宣传资料20000余份。全县基本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并先后出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长效运行机制》等政策文件,农村环境大为提升。

二、当前农村垃圾治理的五个问题

虽然整体环境更加整洁,但农村垃圾治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虽然很多农村垃圾实现了集中收集和清运,但主要采取简易填埋方式。垃圾处理一般分为焚烧、填埋和堆肥。填埋一般指卫生填埋,由于工艺成熟、成本较低,卫生填埋是当前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尤其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县镇基层来说,是一种更合适的选择。但填埋的垃圾本身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垃圾里潜伏着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后续潜在危害较大,且资源的利用化程度低。据水木湛清(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皓介绍,国家没有简易填埋场概念,要是填埋,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需要做好防渗,以及渗滤液和填埋气收集等工作。简易填埋更加简陋,危害更大。是否还有必要鼓励使用这样的垃圾处理方式值得探讨。据作者对周边村的了解和相关报道,更多的乡村并不是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而是采取挖个大土坑直接倾倒填埋的方式,危害更为严重。垃圾焚烧,因为占地较小、减量效果好等原因,正加速发展,但因为相对而言投资过大,并不受当前县镇及农村的青睐,而且垃圾焚烧的二噁英问题也备受民众关注,邻避事件频发。堆肥是传统方式,也曾是解决农村垃圾的主要出路,至今仍备受很多专家推崇。但由于担心其中的二次污染,一些堆肥企业及产品无法拿到相关许可,制度层面的垃圾堆肥方式发展前途坎坷。

2.民众环保意思薄弱、垃圾随处焚烧现象普遍。就地焚烧,一则因为可以实现垃圾快速减量,节省收集和清运的时间、空间以及投入成本;二则或许因为焚烧方便快捷,在大家环保意识不够深入的时候,无法引起重视。许多人并不了解焚烧与二噁英的关系以及对空气污染的负面效果,相关知识不足、环保意识不强。因为行为分散,政府相关部门较难管理。垃圾就地焚烧,在当前农村的很多地方都是普遍现象,笔者的家乡也不能幸免。笔者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过程中,就在自己村里、别的村子、镇上、县城等多处发现了垃圾就地焚烧现象。

3.垃圾治理经费不足,各种机制有待完善。农村垃圾治理经费是个难题。据了解,当前的农村垃圾治理费用主要由县镇支出,进行全额补贴。很多地方农村垃圾处理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难以为继。特别是保洁员工资和转运、收贮、分拣等费用没有长效机制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验收完毕后,条件差、偏僻的乡村没有能力保证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整体投入断流。

2014年《南方日报》一篇报道里,广东紫金县腊石村村委书记叶进科给记者算了一笔“垃圾治理”的开支账—收入:5500人(常驻人口)×7元(县补助资金和镇补助资金)=38500元,支出:4500元(保洁员、运输员费用,含车辆油费及维修费)×12月=54000元,社保费两人每年约1500元,垃圾桶及清扫设备每年约21000元,支出费用合计约76500元。一个村每年的资金缺口是38000元。2013年9月,广东省住建厅抽样测算,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费用情况:乳源县费用缺口为1802万元/年,兴宁市费用缺口为4174万元/年,德庆县费用缺口为2899万元/年,罗定市费用缺口为5711万元/年。

经济发达省份尚且如此,对于像作者家乡这样的西部农村不发达县镇,资金问题可想而知。村里靠镇里、镇里靠县里,而县镇没有好的工商业收入,农业税也早已取消。笔者村里的清运人员就向笔者介绍,其每年3000元左右的工资经常被拖欠,希望能想办法帮其呼吁下。

4.缺少分类,垃圾资源再利用效果低。在以前的乡村,农村垃圾主要就是厨余垃圾和畜禽及人类粪便。一般来说,很多人家里的厨余垃圾和剩菜剩饭等都会和动物粪便一起做沤粪之用。作物秸秆一般都当做能源烧火,或部分用作堆肥。而在现在的农村,废塑料、纸盒等其他包装物或金属、陶瓷制品废物明显增多。现在家庭里动物粪便减少,厨余垃圾和剩菜剩饭等有机垃圾都会和一般的生活垃圾一起收集、收运,然后进行填埋。即使有些可回收的废塑料、纸盒等其他包装物或金属制品,也因为没有专业的回收队伍和回收机构,通常会同厨余垃圾一样混入普通的生活垃圾里进行填埋。另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农药瓶等废弃物,都形成了新的处理难题。

5.垃圾数量增长迅猛,垃圾源头减量迫在眉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乡村的垃圾产生量迅猛增加。以笔者家乡为例,原规划使用8年的垃圾填埋场,现在三年不到,已经使用大半。村里负责垃圾收运的管理员对笔者感慨:“以前也没想到现在的人每月可以产生这么多垃圾。估计再过三年,咱那垃圾场就要被倒满了。”面对这样的速度,光靠增加建设,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源头减量才是出路,但目前农村的垃圾分类几乎一片空白。

三、思考与建议

1.县镇政府需做好农村环境治理整体规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安排好“村归集、镇清运、县处理”链条的配合工作,根据村镇实际情况,确定究竟是填埋、焚烧还是堆肥?县镇到底需要建多少垃圾场、在哪儿建?做好垃圾场、垃圾池等建设规划,并做好垃圾车、垃圾箱以及村卫生管理员等相应配备。要配备多少垃圾车?配备怎样的垃圾桶?多少数量?要让垃圾能更好地被收集,让归集好的垃圾可及时清运、及时填埋。

通过法律的手段确保垃圾治理资金保障到位,减少垃圾随处丢弃、堆放以及随处焚烧等,明确垃圾分类,建立系统的垃圾治理宣传制度。

2.建议国家督促各地政府将农村垃圾治理费用列入财政预算。资金问题是农村垃圾治理问题的核心。“有钱不一定可以做好,但没有钱绝对做不好。”各地政府应从长远着眼,将农村垃圾治理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可以按比例,最好是设定一个最低占比,投入农村环境专项治理资金,让农村垃圾治理有长效的资金制度保障。

3.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适当收取村民一定的垃圾费用。垃圾的主要生产者是民众,在政府承担主要治理责任之外,可以考虑发挥村民自治手段,让民众承担部分责任,缴纳一些费用。实际上,很多农村垃圾做得较好的县镇村都采取了这样多元的垃圾费用归集模式。农村相比城市,是熟人社会,居民间信息交流更通畅,费用归集更便利高效。对于村民来说,谁都愿意村里的环境更好,为此支付一定费用应该也不是难题,主要在于支付的数额,以及支付中的公平和公开制度建设,让民众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环境改善中去。

如福建宁化通过“县乡补助一点、村级自筹一点、社会筹集一点、农户缴纳一点”的方式,筹集农村垃圾治理资金。每年县、乡、村三级按1∶1∶0.5的比例筹集相关经费1000万元,县、乡财政各筹集400万元,村级筹集200万元。各村按常住户口每户每月收取保洁费3元至5元不等。有些地方的乡村,逢年过年也会号召各乡贤自愿慷慨解囊资助。

村里自筹资金可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并做好信息公开和民众监督。

4.农村环境治理还需要充分发动村民,提升大家环境意识和参与热情。环境意识培养与提升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政府和村集体加强日常宣传引导,比如多在村里制作垃圾治理相关宣传广告,多印发相关宣传资料,多组织相关宣传活动;可以趁着春节和其他节日,众多青年从外地回乡或民众聚集之际,组织开展环保宣传工作;甚至可以在幼儿园和小学增设相关教育内容,实现环保从娃娃抓起。

一些村子,利用乡村熟人社会、大家好面子等特点,强化村、组和个人的卫生评比,采取张榜公布和发大红花、发奖金等奖惩方式,激励村民参与。

5.引导垃圾分类,促进垃圾资源再利用。如前述,当前很多农村都是各种垃圾一起扔,垃圾中很多可再利用的有机质资源和一些塑料、纸板等可回收资源都被浪费掉了。已成农村垃圾治理典型的浙江金华市,通过垃圾分类配合后期处理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据报道,金华市农村垃圾采取“二次四分减量化”,农户一次分类+村保洁员二次分类的模式。农户的一次分类,是将垃圾分为“会腐烂”和“不会腐烂”两类。村保洁员在分类收集各户垃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从“会腐烂”和“不会腐烂”两大类垃圾中分出“能卖”和“不能卖”的垃圾。各村普遍单独或与邻村联建阳光堆肥房,会烂垃圾就地进入阳光堆肥房。金华市金东区曾做过实际测算,在一年中有近70%的生活垃圾留在了村里堆肥,10%至15%的垃圾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据《浙江日报》报道,金华农村垃圾1吨的平均清运成本为200元,焚烧、填埋处理成本每吨为110元和90元。如果全市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每年可减量垃圾66万吨以上,每年可减少清运和处理费用大约2亿元,节约的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当年的奖励补助支出还有节余。现在的一次性投入完全可以在8至10年的节余中收回。从金东区澧浦镇农经站的统计数据看,半年下来农户化肥购买量减少了300多吨。

不难看出,做好垃圾分类,不但有助于提升环境效果,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垃圾减量,增加垃圾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多价值。

6.政府可以考虑借助市场力量,创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如加强垃圾分类动员和引导,借鉴金华经验进行“干湿分离”和再利用回收,同时配合垃圾分类结果,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一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者通过委托运营方式,引入一些在堆肥技术和产品处理方面具有优势的专业公司,通过有机垃圾置换,满足专业公司的原料供给,促进市场化发展,从而降低政府的建设投入和运营补贴,提升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满足更多的环境治理需求。

当然,作为环境治理的新兴领域,相比城市垃圾治理,农村垃圾处理更加任重道远。希望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农村垃圾减量与处理可以走得更快,走得更稳!希望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宜居,越来越美好!

猜你喜欢

清运费用垃圾
基于“互联网+”的生活垃圾清运智能管理新模式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倒垃圾
大机清筛路堑地段污土清理方法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