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城市景观的适用性设计

2017-06-01孔庆弘李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寒地水景适用性

孔庆弘 李文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寒地城市景观的适用性设计

孔庆弘 李文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综合分析了影响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因素、寒地城市冬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认为:影响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因素、行为因素、经济因素等;寒地城市冬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冬季户外活动与景观活力不足、冬季植物景观配置不合理、水景观转换性不灵活等。为提高寒地城市景观品质,从空间与场地设计、植物景观设计、水景与冰雪景观设计、色彩设计等角度,提出了寒地城市景观的适用性设计原则、有针对性的景观两季适用性设计对策。

寒地城市;冬季景观;景观设计;适用性设计

寒地城市,在欧美国家被称为“冬季城市”,在日本这类城市被称为“北方城市”;而在中国,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则习惯称这类城市为“寒地城市”[1]。寒地城市,是纬度高于45°、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 ℃的地域[2]。寒地城市,冬季漫长、气候严酷,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城市的吸引力下降,人才外迁,城市景观建设受到约束。如何充分挖掘寒冷气候特点进行适宜性景观设计,提升寒地城市景观质量,成为地处严寒地域的城市建设的出发点。

1 影响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因素

1.1 气候影响因素

寒地城市冬季漫长,寒风凛冽。城市中生活的人群每年循环着同样艰难的挑战,气候影响着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甚至影响思维方式。寒地城市的气候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气温与湿度。气温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湿度也是如此。北方寒冷干燥的极端气候条件,使得景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明显降低。

2)风。影响城市景观设计的变量,包括风向和风速,通过适用性的设计手段创造舒适的风环境。寒地城市在垂直于冬季季风方向的地带作遮挡,抵御冬季寒风,降低风速。

3)太阳辐射。严寒地区,有效的利用日照,可以提高环境舒适度。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保证适宜的太阳辐射。

4)降雪。降雪是寒地城市冬季主要降水形式之一,如黑龙江省冬季降雪量为10~30 mm。如何突出冰雪文化成为关键。

寒冷地区的城市,既不能一味地通过建设室内化人工环境逃避自然,也不能无视冬季严寒,不顾及气候防护而挑战自然;应以提升冬季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建设户外城市,使寒冷地区城市的居民能够享受冬季独有的特色景观[3]。运用科学的规律,顺应季节变化,通过创新尽量消除更多的不良因素,采用更多的适用性设计做针对性的改进。

1.2 行为影响因素

寒地气候影响人们户外出行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包括人们的休闲和娱乐的方式。冬季室外气温低,由于寒冷和交通不便带来的弊端,人们的户外出行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明显少于其它季节。户外场地空旷,部分活动设施闲置,人们的参与欲望减少,冬季户外空间的使用率大大降低,活力不足。

冬季降雪后的冰雪路面,导致寒地城市冬季道路的通行能力降低。有数据表明:夏季的道路通行速度、车辆的使用率,与冬季相比平均提高了35%以上[4]。

1.3 经济影响因素

寒地城市冬季采暖期长,能源损耗大大增加;冬季昼短夜长,夜晚城市景观照明消耗大量的电能;频繁降雪使得冬季清雪的投资大幅增加,加重城市的经济负担;寒地城市加厚的建筑墙体以及保温处理等,建筑材料的成本也有所提高。如何有效实现景观设计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降低能源消耗,是生态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寒地城市冬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冬季户外活动与景观活力不足

1)冬季户外活动缺乏连贯性设计。部分的空间会出现夏天活动过后空置、闲置的场地,场地设置单一,单纯的认为冬季太冷,不适合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设施无季节性考虑。

2)户外活动的项目针对性不强。户外活动除了散步遛弯以外,还不能够满足大众对于冬季运动、观景和休闲的需要。

3)寒地城市并没有将冰雪景观与地域特色、文化特点、居住环境有机的进行结合,甚至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冰雪节日只在特定的一些城市举办。

2.2 冬季植物景观配置不合理

1)冬季单纯追求常绿。“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一直是北方园林建设倡导的思想,对冬季植物景观的要求只是“常绿”,仿佛四季常青的松柏才是永恒的绿色。城市中的纯林、少数植物的混交林、植物群落和地被植物的搭配,同样在寒地也可以相得益彰。

2)冬季植物景观结构模糊。为了突出视觉效果,植物栽植设计,一味讲究大色块的拼花图案、大面积的草坪,使得景观结构上层乔木层和中层灌木层缺乏。只注重夏天的观赏效果,忽略冬季落叶后的景观结构效果,只会本末倒置。只有乔木、灌木、草组成的植物群落,才能避免冬季凋零之感。

3)缺乏对植物冬态的研究。植物冬季观赏,注重植物的形态、枝干的色彩、宿存的果实、植株的质感和纹理等方面,可提升整个群落的观赏性。

4)不能充分运用植物景观的资源。如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内的植物栽植1 200余种,但实际参与景观植物实施与建设的种数仅占乡土植物的1/10左右[5]。

所以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植物资源,增加寒地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挖掘寒地城市冬季的景观特征,充分展现各类植物的可观之处,加强冬季植物景观构成;这是设计关键。

2.3 水景观转换性不灵活

水景是环境景观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冬季水体的表现形式多为降雪和冰景观。夏天的水景观,在冬季利用率极低,而且喷泉、瀑布等相关设施极易冻胀。因此,水体环境在冬季的合理利用与建设,也是寒地景观设计的难点。

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景要素的使用方法也必然不同(见表1)。多数寒地城市水景的建造都流于形式,缺乏对特定气候、水资源状况深入挖掘与研究,结果要么放弃、要么建造大面积人工水景,包括水池、水雕塑、喷泉、水亭,冬季搁置不用。有些则盲目模仿江南的水景,失去了地域特色。适用性的水景观设计,将大大提升寒地城市环境景观的质量。

表1 寒地城市和非寒地城市水景设计对比

3 寒地城市景观两季适用性设计策略

景观设计中普遍且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是景观的适用性问题。同样的设施或者同样的场地,对于冬夏二季的转换也一直成了关注点。本文中所讨论的景观适用,仅仅指长期存在的既定已经形成的场地空间、交通铺装、绿化植被、景观色彩等,可以有改造余地的景观设施及环境。

3.1 空间与场地的季节适用性设计

场地在保持原有特定功能以外,还应兼有季节转换的功效。夏季举办各式活动,冬季开辟冰雪活动场地。场地设计,除了从铺装到周围环境的转换布置,各种可移动拆卸式设施以及信息提示、灯光布置等,都应该满足不同季节的使用要求。

硬质铺装应该抗寒、防滑,冬夏均方便清洁。铺装的图案及颜色产生较强的视觉效果,起引导作用,还可以增加地面的色彩范围。此外,借助于太阳能技术,在硬质铺板地下进行加热,可以有效防止铺板结冰,还能够为人们创造一种别有风味的景观感受[6]。

空间内所赋予的场所精神应体现北国的冰雪风貌。例如,作为城市地标的哈尔滨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北方的雪山。建筑的形体似延绵起伏雪山,以宽阔的松花江为背景,犹如冰川彼此衔接成为环境的延续,突出寒地城市的自然文脉。

3.2 冬季植物景观适用性设计

绿化景观受季节影响极大,北方的冬季是高大的乔灌木的主场。适用性设计,应该注重绿化景观植物配置结构、景观植物种类选择、植物色彩搭配、植物文化内涵等方面。

首先需要考虑植物的体量、树姿以及树形等。对植物群落的风格特征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上层的落叶乔木,其姿态或遒劲有力或细腻温婉,它构成植物景观的骨架。此外,群落内的常绿树、落叶小乔木、灌木等,应与上层落叶大乔木相匹配。设计丰富的林冠线、同时还要把握群落的整体风貌,形成风格相统一的植物景观。

其次要合理分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使用比例。常绿树是北方冬季绿色的来源,不仅有色彩明度及饱和度的变化,还能与落叶树形成鲜明的疏密对比,产生丰富的层次感。

最后要选择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干皮、枝条以及特殊纹理的植株。红色、黄色等彩色的灌木枝条,青色、白色乃至灰色的树干,光滑或斑驳状剥落的树皮,冬季宿存的果实、花梗等,都是植物景观群落结构中的观赏焦点。合理搭配这些树种,将对冬季植物群落景观结构做出有益的补充。

寒地城市适合的冬季观赏植物种类有,常绿乔木: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青扦(Piceawilsonii)、白扦(Piceameyeri)、黑皮油松(Pinustabulaeformisvar.mukdensis)、红松(Pinuskoraiensis)等。

落叶乔木:花楸(Sorbuspohuashanensis)、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山楂(Fructuscrataegi)、糖槭(Acersaccharum)、稠李(Prunuspadus)、色木槭(Acermono)、山桃稠李(Prunusmaackii)、榆树(Ulmuspumila)、白桦(Betulaplatyphylla)、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紫椴(Tiliaamurensis)、旱柳(Salixmatsudana)、银中杨(Populusalba)等。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var.amurensis)、树锦鸡儿(Caraganaarborescens)、榆叶梅(Amygdalustriloba)、毛樱桃(Cerasustomentosa)、绣线菊(Spiraeasalicifolia)、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锦带花(Weigelaflorida)、金银忍冬(Loniceramaackii)、连翘(Forsythiasuspensa)、水蜡(Ligustrumobtusifolium)、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红瑞木(Swidaalba)等。

3.3 水景观与冰雪景观适用性设计

水景观设计的适用性,设计体现在静态水景、动态水景和冰雪景观的季节转换。

静态水体注重池壁池底设计。水景面积不宜过大、过深,作为冬季无水时的景观设施,池底的铺装不仅应该防滑,其形式和色彩满足枯水时候的视觉效果。

动态水体的设计,要考虑冬季景观效果。如将喷嘴埋于地下的旱喷泉,在冬季无水时可以作为户外活动场地。动感十足的跌水,注重基底材料的选用,设计适合的高差。冬季虽没有水的流动,但跌水的场地高差与材质也可以成景。溪流的设计,重视卵石铺底或浆砌卵石的形式,寒季水不能流动的时候,旱河道也是一道亮丽的景观,这种形式的池底溪流铺装在后期维护上更便利。

同样,冰雪景观在冬季的吸引力更大,水景与冰雪景观在不同季节可以相互转换。液态与固态水的使用,在功能和形式上完全不同,如,自然水体应尽量利用原有湖面形式,并可在冬季开辟冰上运动场所,河流还可以作为冰雪景观营造的空间。

3.4 色彩季节适用性

冰和雪为主的白色以及蔚蓝的天空占据了冬天的半壁。相比夏季,冬季的色彩季节适用性则更多的突出人造景观和人工光源。色彩明暗与色彩种类,在景观营建中起到突出的作用。公共空间的城市夜晚景观色彩,通过光的折射、散射,形成不同光影效果。植物的色彩只能通过仿生植物以及其他装饰性灯光进行弥补。

4 结束语

寒地城市的景观适用性设计,凝系着北方寒地城市景观建设的长远发展方向。近些年,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不断致力于对本地景观特色的开发与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景观的长远发展应面向全局,化不利为有利,巧妙地将夏季的景观与冬季景观衔接,是每个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1] 冷红,袁青.发达国家寒地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探讨[J].国外城市规划,2003,18(4):60-66.

[2] 周诣.东北地区寒地城市的特色营造[J].山西建筑,2007,33(17):27-28.

[3] 李静.北方滨水城市冬季环境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15.

[4] 谷春娜,焦健.东北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植被多样性初探[J].艺术科技,2014(10):168.

[5] 段全猛,刘晓光,陈定萍.寒地城市植物景观塑造对策研究:以哈尔滨植物景观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天津:天津电子出版社,2009:3925-3937.

[6] 王婧.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77-78.

Urban Landscape Design in Winter Cities//

Kong Qinghong, Li Wen(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P. R. China)//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17,45(4):81-83.

W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problems of landscape design in winter citi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winter cities landscape design are climatic factors, behavioral factors, and economic factors. The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s are lack of outdoor activities, on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vergreen, plant landscape structure is fuzzy, and conversion of water landscape is not enough. In order to improve quality of landscape in winter c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space and site design, plant landscape design, water landscape and ice and snow landscape design, color design and other point of view, we advanced the applicability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urban landscape in winter citi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both two seasons.

Winter cities; Winter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Applicability design

孔庆弘,男,1995年3月生,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E-mail:15114560861@163.com。

李文,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E-mail:liwen0451@sina.com。

2017年1月12日。

TU986

猜你喜欢

寒地水景适用性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天音水景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环保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探讨
小议阶级分析理论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