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年左右的张力 回望汉宝德《明清建筑二论•斗栱的起源与发展》

2017-06-01南萧亭

中华建设 2017年5期
关键词:起源形式主义张力

南萧亭

40年左右的张力 回望汉宝德《明清建筑二论•斗栱的起源与发展》

南萧亭

“40年左右”是一个颇有弹性的说法,在这里可以指35~45年之间。按照这个标准的话,这一段随笔包含三个“40年左右”。汉宝德先生现在已经是台湾建筑领域的泰斗了,而1969年他在写《明清建筑二论》时只有35岁。4年后他又写了《斗栱的起源与发展》,那时他也尚未到不惑之年。

《明清建筑二论》针对的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营造学社一个几成定论的判断,即认为唐宋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发展的高峰,到明清走向衰落的观点。这个观点最早见于林徽因先生为《清式营造则例》写的“绪论”,出版于1934年,距离汉宝德先生的《明清建筑二论》的时间跨度也是“40年左右”。

从个人年龄来说,人生40年左右,阅历已增而血气犹存,既有充分而经得起质疑的知识储备又未失另立新说的锐气,正是建筑学术领域立论的最佳年龄。从观念流传的时间跨度来讲,40年左右足够长,长得如果把相距40年左右的两个时代并置在一起,甚至有恍若隔世之感;40年左右也足够短,短得可以回忆起很多细节,记得足够多的语境,保留着很多原汁原味的延续。

这三个“40年左右”背后各种沧海桑田的时空变迁,以及其他参照学科关注重心的偏移形成了各种有趣的张力,在从今天回望新出版的《明清建筑二论•斗栱的起源与发展》时,都以各种方式呈现了出来。

功能的进步、对各种复杂要求的妥善满足、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思路,这是现代建筑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衡量尺度,为什么不能拿这个价值尺度去评价中国古建筑,而仍然将官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代表而忽视民间建筑,用类似“结构机能主义”的旧尺度来固守“明清建筑衰落”的定论呢?于是,第一论“明清文人系之建筑思想”便以此为基点产生了。

汉宝德先生在不掌握当时中国大陆新研究成果的情况下,靠对《园冶》和《长物志》两本书文本的解读归纳了明清江南建筑追求淡雅的观念中对材质物性的敏感、对人体尺度的关照、对复杂功能的应对、对物性引发的心理感应的重视和对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整体把握等,而这些,都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建筑学领域都比较关注的理论问题。而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为衡量建筑发展的基本尺度,里面可以隐约读出汉宝德先生后来《大乘的建筑观》思路的萌芽。只是这时候,他关注的仍然是精英的观念,还不是《大乘的建筑观》所推崇的面向大众的文化。

如果说第一论将重心放在江南的话,第二论则回到了明清的官式建筑。这里,汉宝德先生使用“形式主义”作为回应梁林二先生的“结构机能主义”的武器。中国大陆多年的语境使“形式主义”成为至今被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贬义词,“形式”也常常被理解成兴之所至的感性产物,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形式作为视觉秩序的理性一面。而汉宝德先生这里所说的“形式主义”,概括起来就是对视觉秩序的追求。

汉宝德先生的第二论强调的则是与西方古典建筑,尤其是希腊神庙相关的纪念性特征,他强调,明清官式建筑斗栱饰带化、举架变高、推山和取消生起等特征加强了其如欧洲古典建筑那样的纪念性,所以不能认为是一种退化或者衰落。这个观点与梁林二先生相比,参照系统不同,很难说谁对谁错、孰优孰劣,但却开辟了另外的有趣视角。

梁林二先生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解释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生的建筑学科基本价值观念一致,而近40年后汉宝德先生的两本小册子,则以当时建筑学科受到重视的价值观重新审视中国建筑史。这不是推翻前人的结论,而是在已成为历史资源的前人成果之外,寻找自己和自己所属时代的位置。

猜你喜欢

起源形式主义张力
巧测水膜张力
圣诞节的起源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启蒙理性中生命的内在张力及其超越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奥运会的起源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论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