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名刹拉卜楞寺
——甘南草原上的“金色宫殿”

2017-06-01杨纪

中华建设 2017年2期
关键词:拉卜楞寺弥勒佛尼泊尔

杨纪

驿站

西北名刹拉卜楞寺
——甘南草原上的“金色宫殿”

杨纪

在人们印象中,所谓的大寺庙,也就是建筑面积巨大的一座单体建筑。可来到清代嘉庆皇帝御赐金字红匾的甘南拉卜楞寺,才发现,原来这可以是一座小城镇般。整个寺院建筑群宏伟壮丽,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一千零一夜》中的神秘世界!堪称世界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宝库!

草原上的300年古寺

来到距离甘肃夏河县城十多里路的桑科草原,一下子就强烈感受到了绿色大草原的气势,博大、开阔、起伏、连绵。

不远处就是大名鼎鼎的拉卜楞寺。它位于夏河县拉卜楞镇西面的一个台地上,坐北朝南,依山临水。大老远就能看到,金色的屋顶在太阳照射下显得金碧辉煌。

经考证,拉卜楞地区早在周代,就是羌人的活动之地,魏晋南北朝时属吐谷浑、党项、羌人的游牧区。隋末唐初,吐蕃势力向东扩张,该地遂为藏族占据。这次占据,不仅促进了当地羌族与吐蕃的融合,也密切了吐蕃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满清时期,今天的拉卜楞寺一带,系蒙古和硕特部察罕丹津亲王的家庙。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察罕丹津亲王的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大师于当年夏天带弟子来到这龙凤呈祥的宝地,看见这里山川灵秀、瑞云缭绕,是个建寺的理想所在。即开始在这里兴建拉卜楞寺院。

记得当年看《天下无贼》,剧中刘若英叩拜的寺庙,刘德华走过的转经长廊,李冰冰混迹的朝拜人群,还有傻根修缮的藏式建筑,拿起糖果嬉笑着跑开的孩子们,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着迷,当时就想,我要去西藏。后来在百度搜索拉卜楞寺的时候才惊奇的发现,原来《天下无贼》的拍摄地不是在西藏,而是在甘南,那个取景地,就叫“拉卜楞寺”。

记得《天下无贼》里,刘若英在俯瞰拉卜楞寺的时候,看到了闪闪的佛光,于是去寺中虔诚的叩拜,才有了后面的故事,我相信,这里一定有神灵的所在。后来越深入地了解,才越知道这座寺庙的伟大之处,在藏语里“拉卜楞”意为“僧侣的宫殿”,它与拉萨三大寺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后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西宁的塔尔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

全寺方圆2.5公里,这座雄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庙宇,也是安多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作为名刹,经历代住持嘉木祥活佛和广大僧众300多年间的开发与完善,其规模之大,法事之盛,已远为藏传佛教其他寺庙所不及,现已成为包括六大学院、108个属寺和八大教区的大型寺院,其影响已远至甘、青、川、新疆、内蒙及东北等辽阔地域,是中国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之一,地位尊荣。朝圣者终年不断,寺内僧众多达4000余人。

走进“金色迷宫”

据导游介绍,占地86万平米的拉卜楞寺,共有主要殿堂90多座,还有印经院、讲经坛、佛塔等具有藏族特色的众多建筑。其形制以藏式建筑为主,也兼采中原营造之细节,飞檐丽阁,累栋联甍,施朱描绿,气势磅礴。所有经堂、佛殿的内外墙壁,均饰有佛教壁画,更有鸠工精美的柱套和绣像。

六大学院均由经堂(正殿)和后殿组合而成,经堂多为二层,宽阔轩敞,可供僧侣集体诵经;后殿深宏,供有大型佛像。规模最大的闻思学院占地约5000平米,可供4500名僧人同时跪拜祷颂。

供奉释教主佛的殿堂,是各位活佛念经和僧俗信众的朝拜之所,高达五、六、七层不等。全寺所有的梵宇名蓝,均用当地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建筑的外壁,多用大小均匀的青灰色石英岩砌成,光滑素洁,稳重协调。殿内为木质结构,精雕细镂,四壁绘有不少佛教故事并嵌以像龛、书架。

每座庙堂依其功能和等级不同,分别涂成红、黄、白等颜色,阳台、房檐均挂有彩色法帐。大中型建筑的顶部及四角均置有铜质鎏金法轮,宝瓶、金顶与狮吼等圣物。部分殿宇还加盖歇山重檐屋顶,上覆熠熠生辉的铜瓦或琉璃瓦,一经阳光照射,整个建筑更是熠熠生辉,极富动感!

特别是主体建筑中的寿禧寺、寿安寺、释加牟尼殿及藏经楼等,均为重檐庑殿设计,上装宝瓶、法轮、祥麟和獬豸,金光灿烂,色彩斑斓。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一千零一夜》中的神秘世界,首先便感到一种金鼓玉磬的庄严。

整个拉卜楞寺在整体设计、建筑工艺、艺术风格诸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水平。同时,这里还拥有世界最长的转经长廊,有1700多个转经筒,长达数里。

更有趣的是,细心的人会在这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里发现,在中轴线上的最高位置,有座大佛殿的样式和风格却非常别样,卓而不群。不错,这座叫大金瓦寺的佛殿的确来历不凡,自它诞生以来,就一直谜雾重重,少有人知其身世和内中的诸多奥秘。

大金瓦寺是通俗的叫法,因殿顶覆有巨大的金瓦而名,它又叫弥勒佛殿、寿僖寺。称弥勒佛殿,是因为里面供奉着一尊巨大的弥勒金佛;寿禧寺,是清代嘉庆皇帝御赐给这座佛堂的名称,现在大殿的正中门楣上,仍悬挂着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寿僖寺”金字红匾,字迹端庄大方,雍容华贵。大金瓦寺建在拉卜楞寺闻思学院西北不远处,在拉卜楞寺所有的建筑中它所居的位置最高,而且在全寺的中轴线上,比较显眼和特殊。

大金瓦寺坐北向南,殿高近30米,外观为5层加顶殿楼宇式建筑,暗棕色“便玛”墙带和绛红色主殿墙,使大佛殿显得十分庄严雄伟。5层以上加建有宫殿式方亭,四角飞檐雕栋,顶部用金筒瓦覆顶,金光灿灿。屋脊上所装饰的那些铜狮、铜龙、铜宝瓶、铜如意和铜法轮等装饰法器,也全是鎏金的!

举目上望,在晴空朗日的高原阳光照射下的佛殿,熠熠生辉,气象非凡。据拉卜楞寺72岁的才让高僧介绍,大金瓦寺兼有尼泊尔佛殿风格,在整个拉卜楞寺的所有建筑中独具一格。而殿顶的这些金瓦每块的价值相当于60头肥羊!

进入大金瓦寺院内,有石砌甬道通向佛殿前廊。进入大殿,可见内部两侧纵深各5间,正中大殿堂内供奉着高达8米的大弥勒金佛。大佛通体鎏金,造型端庄,气度娴雅,宽额高鼻,浓眉薄唇,显得坚定而有智慧。这座弥勒大佛,在藏区寺院的多座弥勒大佛中独具特色,据称富有尼泊尔异域风格,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弥勒佛两侧供着高达5米的铜质鎏金八大菩萨像。殿内还藏有用纯金汁写成的《甘珠尔》大藏经。《甘珠尔》是稀世珍宝,共220卷,数百万字,记录了古中亚各地天文、文学、工艺、佛学等珍贵资料,慕名而来膜拜的香客常年络绎不绝,神圣之至。

是谁创造了大金瓦寺建筑奇迹,还有那8米高弥勒大金佛的塑造?据专家们调查,它们出自嘉木样二世从尼泊尔邀请来的3位工匠之手。他们来到拉卜楞寺之后,把工场设在寺东南大夏河畔。大殿奠基开工,炼铜铸件工艺也同时点火开炉。工匠们按照带来的图纸一边建殿,一边做模、化铜,一块一块地浇铸佛体的分解铜板,以及殿顶的铜质狮、龙、宝瓶、如意、法轮和铜瓦,历时两年。

铸造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关键的鎏金。他们把金子溶解在水银里,再涂刷在铜件的表面,晾干后用炭火烘烤,然后再用玛瑙精心轧光。如此重复三四遍,又用了一年时间,终于全部完成。在同时开工3年建成的弥勒佛殿里,他们同时如期出色地组装完成了8米高的大弥勒佛塑像和殿顶所有鎏金瓦和装饰物。

弥勒佛殿的修建和弥勒佛像的铸造,总共耗资达5万两白银。大弥勒佛以跏跌式鎏金铜像塑成,和佛殿一样具有浓郁的尼泊尔风格。整个建筑完成后轰动一时,3位尼泊尔工匠高超的技艺备受称赞。这是拉卜楞寺第一座由外国人负责施工并铸造佛像的大佛殿,且位于拉卜楞寺的中区和最高处,海拔3100米,在众多佛殿中卓然而立,地位显赫。自建成以来220年,这座大佛殿香火鼎盛,也成为中尼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的象征。

佛殿和弥勒佛像建成后,3位尼泊尔工匠收拾行囊准备回国去,嘉木样二世及寺院的僧众们却热情挽留,希望他们永远留在拉卜楞生活。3位尼泊尔工匠终于答应了嘉木样的挽留,定居下来。之后,他们在当地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在拉卜楞留下了一个尼泊尔人部落,当地人称其为“瓦吾仓”。

同时,他们继续为拉卜楞寺服务,建殿铸佛,奉献技艺。据《贡唐宝塔志》记载,公元1802年(清嘉庆7年),拉卜楞寺在建那座著名的贡唐宝塔时,这3位尼泊尔金匠又铸造了阿弥陀佛等不可悉数的鎏金佛塑,没有再收分文报酬。而且,尼泊尔王国还专为这座宝塔的开光,赠送了一对稀世珍宝制作的门环作为礼品,成为中尼友好的象征。

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宝库

拉卜楞寺的什袭珍藏,以数量之多和品位之高闻名于世。听导游讲,全寺仅8~12米高的巨型佛像就有16尊,2~8米的佛像有260余尊,而小于两米的佛像则多达29000余尊,最矮的高仅一寸,且多为铜质鎏金或檀香木所雕。这众多的造像和工艺品,分别来自西藏、内蒙及印度、尼泊尔等国。有的佛像还是由印度、伊朗、孟加拉等国的能工巧匠专程到拉卜楞寺建造的。

如那尊出自尼泊尔工匠之手的鎏金弥勒大佛,虽已逾200年,仍金光闪闪,虽旧犹新;特别是供奉在闻思学院灵塔殿内,那尊被称为“智哇当那哇”的干化遗体,据说在被人请出时,仍自然安祥,趺座不倒。该遗体未经任何防腐处理,却坐姿完好地保存至今。

历代寺主嘉木祥大师的舍利宝塔也均由金、银、铜造就,上嵌金刚石、海珠、珊瑚、翡翠等稀世珍宝,仅嘉木祥五世的灵塔就用银14000两,赤金250两。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精美的壁画、绸缎绣品、经幢、玉雕等佛教艺术品和满清各代帝王颁赐的金敕、印鉴、匾额、千佛树、犀牛角、象牙等各类宝藏。

除了众多宝藏,因历史原因藏族同胞数千年来的文化积累也大都汇聚在寺庙。而拉卜楞寺的藏书,其数量和种类之多,在全国寺庙中不仅首屈一指,且涵盖了历史、宗教、医药、工艺、天文、传记、农牧、民歌等各种类别。

寺内,仅藏文经卷就有65000余部。其中用金汁、银汁、珊瑚、松耳石、珍珠、砗磲6种粉汁书写的梵文经──《金刚经》,用黄丝绒在黑缎上织成的《善为经》,以及第一世嘉木祥用金汁亲笔书写的《贤劫经》等都价值连城。这些藏书不仅为研究藏族社会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宗教等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有关专家说,拉卜楞寺所藏文化典籍及经板,不仅是藏传佛教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

光阴荏苒,从1709年至今300多年过去,而拉卜楞寺,今天却仍香火鼎盛,风光无限!

猜你喜欢

拉卜楞寺弥勒佛尼泊尔
弥勒佛瓷雕
拉卜楞寺“道得尔”仪仗音乐的历史梳理①
探析拉卜楞寺唐卡艺术的渊源及其绘制风格
书画影苑.尼泊尔
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夏季采药活动的调查研究
弥勒佛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打包
拉卜楞寺
尼泊尔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