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引证的《西江月》词的特点

2017-06-01

中国韵文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西江月词作小说家

黄 艳

(河池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引证的《西江月》词的特点

黄 艳

(河池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引证诗词是拟话本小说的主要特征之一。经过数据统计与研究分析可以发现,《西江月》词在明末清初大多数拟话本小说引证的词作中占据最高比例,引证的《西江月》词主要担负发表议论和刻画人物的功用,词作多用正体填制。透过引证的《西江月》词的三大特点,能够小范围地探究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在创作上的继承和发展。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西江月》词

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刻印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清平山堂话本》,它直观清晰地呈现了宋元明三代话本诗文结合的创作模式。据笔者统计,此书中共引证词作24首,使用最多的词调是《满庭芳》,有4首;其次是《南乡子》,有3首;再次是《西江月》,有2首。同时,笔者也细致地统计了明末清初比较重要的27部拟话本小说中所引证的词作,发现其中大多数小说家引证的《西江月》词的数量最多,这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笔者分析这些《西江月》词后发现在词作对于小说的功用以及词作的填制格式方面也富有特点。按刊刻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这27部拟话本小说分别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贪欣误》《天凑巧》《鼓掌绝尘》《型世言》《二刻拍案惊奇》《石点头》《西湖二集》《欢喜冤家》《鸳鸯针》《醉醒石》《八段锦》《豆棚闲话》《十二楼》《连城璧》《珍珠舶》《云仙笑》《照世杯》《风流悟》《十二笑》《二刻醒世恒言》《五色石》《八洞天》《西湖佳话》。

一 明末清初大多数拟话本小说家引证词时偏爱用《西江月》

明末清初的27部拟话本小说引证词作的数量虽然远远比不上引证诗作的数量,但是,就是在这为数不多的词作中,我们却可以发现较多的《西江月》词(包括引用他作和自填词作)。统计数据详见表1。

表1

续表1

注:《贪欣误》《十二笑》等拟话本小说有部分文字缺失,统计数据仅限于目前流传下来的文字范围内。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27部拟话本小说共引证词作459首,其中《西江月》词竟然有114首(有些只填写了上阙,在此姑且视为一首)之多,算下来《西江月》词在所有引证的词作中占了24.83%。这个比例是极高的,因为原本可供选择的词调非常多,仅清初万树撰写的《词律》就收录唐、宋、元时期的词调660种,由此可见这些拟话本小说家对《西江月》词调的偏爱。我们再看看27部拟话本小说中《西江月》词出现的具体情况。

除了《八段锦》《照世杯》《云仙笑》《醉醒石》这4部拟话本小说中没有出现《西江月》词外,其它的23部均有引证,出现率高达85%。《八段锦》和《照世杯》全书未曾引证词作,因此自然见不到《西江月》词的身影。《云仙笑》全书只引证了2首词,一首为《蝶恋花》,一首为《唐多令》,而《醉醒石》中引证的12首词,每首均用不同词调,如《画堂春》《桂枝香》等,所以这两部小说的作者并没有表现出对某种词调的特别青睐。下面重点来分析23部拟话本小说所引证的《西江月》词占各书引证词作的比例。《豆棚闲话》《型世言》《欢喜冤家》《十二楼》这4部小说引证《西江月》词的比例不低于50%,尤其是《豆棚闲话》全书仅引证2首词竟然全都选用《西江月》词调。“三言”“二拍”、《石点头》、《西湖二集》、《连城璧》、《二刻醒世恒言》、《西湖佳话》这10部小说引证《西江月》词的比例虽然没有超过50%,但是《西江月》却是各书引证的词作中选用最多的词牌。综合算来,在笔者的统计范围下有60%左右的拟话本小说在引证词时偏爱用《西江月》词。

23部拟话本小说引证《西江月》词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直接告知读者使用了《西江月》词调,另一种是不作标示而暗用《西江月》词调。除了《型世言》《贪欣误》《天凑巧》《欢喜冤家》《鸳鸯针》外,剩余的18部拟话本小说引证《西江月》词时半数以上的词作会指明词牌。

从《清平山堂话本》引证的24首词中仅有2首是《西江月》词,且未标注词牌,再到明末清初大量拟话本小说中相对较高频率出现的指明词牌的《西江月》词,这个过程中可以说“三言”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功不可没,而像《型世言》和《欢喜冤家》这两部大量暗用《西江月》词的拟话本作品则表现出较为独特的风格。

二 引证的《西江月》词主要担负发表议论和刻画人物的功用

出现在23部拟话本小说中的114首《西江月》词所担负的功用大致有六种,即发表议论、刻画人物、说明情况、抒发情感、描摹事物、描绘场景。据笔者统计,用于发表议论的《西江月》词有43首,用于刻画人物的有32首,用于说明情况的有16首,用于抒发情感的有9首,用于描摹事物的有8首,用于描绘场景的有6首。每部拟话本小说中《西江月》词的用途见表2。

表2

续表2

1.发表议论

23部拟话本小说中的《西江月》词用于发表议论的词作最多,常常出现在开篇位置,以达到开宗明义的效果。这些词作又可以细化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流露出劝诫世人的深意,另一种则单纯表达对事情的看法。且看《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篇首词:

仕至千钟非贵,年过七十常稀。浮名身后有谁知?万事空花游戏。 休逞少年狂荡,莫贪花酒便宜。脱离烦恼是和非,随分安闲得意。

紧接着冯梦龙解释道:“这首词名为《西江月》,是劝人安分守己,随缘作乐,莫为酒、色、财、气四字,损却精神,亏了行止。”以此让读者更明白词中蕴含的劝诫意图。仿效“三言”而著的“二拍”之《初刻拍案惊奇》的第一卷篇首词也是《西江月》,为宋代朱希真所作,凌蒙初以引用他作的方式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观念,并希望借此来劝导世人“人生功名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前快活。”

流露劝诫用意的《西江月》词主要出现“三言”中,受其影响,稍后成书《初刻拍案惊奇》《鼓掌绝尘》《石点头》《欢喜冤家》中也能找到一两首,但是数量不多,除了有本身引证词作就不多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通过《西江月》词发表议论时,不少拟话本作者仅仅是单纯表达对事情的看法,这点在清初拟话本小说引证的《西江月》词中展现得十分明显。如李渔的《十二楼·十卺楼》第一回的篇首词:

寡女临妆怨苦,孤男对影嗟穷。孟光难得遇梁鸿,只为婚姻不动。 久旷才知妻好,多欢反觉夫庸。甘霖不向旱时逢,怎得农人歌颂?

词中传达了李渔认为合适时机对婚姻幸福有巨大影响的观点。同样是处于篇首的《西江月》词,李渔的《连城璧·午集》则在词中发表了妒妇和悍妇“尽是男儿纵起”的看法,而《连城璧·外编一》表明了女子身处危难时刻可以灵活守节的独特见解。李渔著书求新求奇,利用篇首的《西江月》词展现新奇的见地,为实现他的创作追求确实能助力不少。随后的《五色石》也在卷之六《选琴瑟》的篇首词中发表了“择妻需要当面评定”的大胆看法,而《珍珠舶》《风流悟》等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大众化的评价。

在利用篇首的《西江月》词发表议论时,拟话本小说家的操作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从明末以“三言”为代表的作品常常对世人进行劝诫,再到清初以《十二楼》《连城璧》为代表的作品侧重单纯表达对事情的看法。这个转变也正好照应了欧阳代发在《清初拟话本的新特色》一文中所说的:“即使是一些直接继承明末拟话本传统的作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劝戒世人,也不及明末拟话本朴实厚重。”

2.刻画人物

23部拟话本小说中引证的《西江月》词在刻画人物方面并不成功,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描写的模式化太严重,这点通过三种表象可以反映出来。首先是用词过于单一,32首词刻画最多的形象是青年女子,相关词作中经常能见到“秋水”“云鬓”“春笋”“金莲”等词汇。其次是同一位拟话本小说家在刻画不同的人物时不自觉地使用相似度极高的词句,如《鸳鸯针》第二卷第一回描写壮汉的《西江月》词中已经出现“眉间杀气秋高”,而同卷第二回描写官差又用“浑身杀气横秋高”词句。更有甚者,刻画不同性别的人物也使用相同的词句,如李渔在两首《西江月》词的首句都用了“面似退光黑漆”,一首是为了描写裴七郎的结发夫人(《十二楼·拂云楼》第一回),另一首则描写赵旭郎(《连城璧·卯集》)。再次是拟话本小说小说家在填写刻画人物的《西江月》词时会吸纳前作词句,如《连城璧·卯集》的《西江月》词中“面似退光黑漆,发如鬈累金丝”很像《型世言》第三十四回的《西江月》词中“面目黑如漆染,须发一似螺卷”,又如《欢喜冤家》第一回的《西江月》词中“嫩脸风弹得破”类似《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的《西江月》词中“粉脸吹弹得破”句。

拟话本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常常会运用诗、词、赋等文体来展开描写。包括《西江月》词在内的诗、词、赋等韵文中会出现模式化的描写,很大原因可能是由于作者将创作精力主要放在编织故事情节等方面,不太注重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个体差异,而仅希望非常快速地向读者传递有关人物美丑、善恶的信息,也正因为如此,不时能见到夸张的修辞手法出现在描写中。夸张的修辞手法多数用在刻画丑角上,如《醒世恒言》第七卷引证的《西江月》词:

面黑浑如锅底,眼圆却似铜铃。痘疤密摆泡头钉。黄发蓬松两鬓。 牙齿真金镀就,身躯顽铁敲成。揸开五指鼓锤能,枉了名呼颜俊。

夸张连带调侃制造出充足的喜剧效果。追求轻巧机趣的清初拟话本更多用到此种手法,且看《十二楼·拂云楼》第一回引证的《西江月》词:

面似退光黑漆,肌生冰裂玄纹。腮边颊上有奇痕,仿佛湘妃泪印。 指露几条碧玉,牙开两片乌银。秋波一转更消魂,惊得才郎倒退!

上文中重点说了发表议论和刻画人物两大功用之独特处,至于说明情况、抒发情感、描摹事物和描绘场景的功用在此仅作简单阐述。说明情况的功用是指通过引证的《西江月》词对一类事物或抽象事物的情况加以说明,如《型世言》第二十四回用8首《西江月》词来说明知府岑猛在生活方面的享受在府中不下皇帝。抒发情感的功用是指通过引证的《西江月》词抒发小说中人物或拟话本小说家自己的内心情感,如《西湖二集》第六卷的篇首词反映了作者在创作中对“忠孝”话题的浓厚兴趣。描摹事物的功用是指通过引证的《西江月》词对具体实在的物体的形象、情状、特性等进行摹写,如《警世通言》第四十卷的《西江月》词写了“大鹰儿”的“爪”“嘴”“翅”“叫声”“站姿”“威猛”等方面。描绘场景的功用是指通过引证的《西江月》词呈现出特定的场面、景象,如《鼓掌绝尘》第三十一回的《西江月》描绘了一幅大雪纷飞、万物俱静的场景。

《清平山堂话本》引证的2首《西江月》词,一首源自《卷一·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词中表现了柳永对三位青楼女子的喜爱之情,另一首源自《雨窗集上·董永遇仙传》,词中对织女的外貌作了一番描述。对比之余可以发现,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家在增加《西江月》词在引证词中所占比例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西江月》词发挥的用途。

3.引证的《西江月》词多按正体填制,少数词作格式不合要求

清康熙年间陈廷敬、王奕清等奉旨编写的《钦定词谱》 堪称中国古代收录词调和格式最完备的词谱,书中卷八收录的《西江月》词调下著有五种格式,其中第一种为词牌正体,即双调五十字,上下阕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其余四种为词牌别体。据笔者统计,23部拟话本小说中引证的114首《西江月》词中有67首严格按正体填制,如《警世通言》第二卷的篇首词:

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 眼前骨肉亦非

◎●◎〇⊙● ⊙〇◎●〇△ ◎〇◎●●〇

真,恩爱翻成仇恨。 莫把金枷套颈,休将玉锁缠

△ ⊙●⊙〇⊙▲ ◎●⊙〇◎● ⊙〇◎●〇

身。 清心寡欲脱凡尘,快乐风光本分。

△ ⊙〇◎●●〇△ ◎●⊙〇◎▲

有6首《西江月》词用韵宽松,也可视为按正体填制,如《型世言》第二十四回:

囊里琴纹蛇腹,匣中剑炳龙文。商彝翠色簇苔

⊙●⊙〇⊙● ◎〇◎●〇△⊙〇◎●●〇茵,周鼎硃砂红晕。 逸少草书韵绝,虎头小景宜

△ ⊙●⊙〇⊙▲ ◎●◎〇◎● ◎〇◎●〇

人。 牙签万轴列鱼鳞,汉迹秦碑奇劲。

△ ⊙〇◎●●〇△ ◎●⊙〇⊙■

查阅《词林正韵》可知,“文、茵、晕、人、鳞”属于第六韵部,“劲”属于第十一韵部,但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说过:“(《词林正韵》)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其实在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

总体算来,114首《西江月》词中有73首按正体填制,所占比例约为64%,这就是说大部分词作按正体填制。分析词作还可以发现《西江月》词调有另一种格式,异于《钦定词谱》记载的四种别体。这种格式为无名氏50字体,上下阕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上下阕首句押仄韵,与两平韵、一叶韵属于不同韵部,如《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

丽质本来无偶,神机早已通玄。 枰中举国莫争

◎●◎〇⊙■ ⊙〇◎●〇△ ⊙〇◎●●〇

先,女将驰名善战。 玉手无惭国手,秋波合唤秋

△ ◎●⊙〇◎▲ ◎●⊙〇◎■ ⊙〇◎●〇仙。 高居师席把棋传,石作门生也眩。

△ ⊙〇⊙●●〇△ ◎●⊙〇◎▲

韵脚“偶、手”属于第十二韵部,“玄、先、战、仙、传、眩”属于第七韵部,按照此体填制的词作共9首,其中《警世通言》3首,《型世言》《二刻拍案惊奇》《石点头》《西湖二集》《欢喜冤家》《连城璧》各1首。

剩余的32首词作在平仄、用韵、字数等方面没有遵守《西江月》格式,据查都是由小说家本人填制的。《西江月》格式对每个字的平仄都有规定,除了指明可平可仄外,其它位置上的平仄不能替换。114首《西江月》词中有13首违反此规定,主要来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欢喜冤家》。现举《鼓掌绝尘》第二十一回卷首词为例:

人有弄巧成拙,事有转败为功。人生转眼叹飞

⊙●⊙Х⊙● ◎Х◎●〇△ ⊙〇◎●●〇

蓬, 莫把韶华断送。 昔日画眉人去,当年引凤楼

△ ◎●⊙〇◎▲ ◎●◎〇◎● ⊙〇◎●〇

空。萋菲荒草满吴宫,都是一场蝶梦。

△ ⊙〇⊙●●〇△◎●◎〇◎▲

上阕第一句“巧”位置上和第二句“有”位置上本来都应该用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按照规定,上下阕起首两句第二字的平仄都应该相反,但是13首词作中有5首由于此处采用“同字对”而违反要求,除了这首外,还有2首来自《警世通言》,另外2首分别来自《喻世明言》和《石点头》。用字的平仄问题相对突显再加上上下阕起首两句不避“同字对”,这些都很能够说明一些拟话本小说家在填制《西江月》词时并不是过分讲究用字的平仄。

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西江月》第二句平声韵,第四句就平声切上去押仄韵,如平声押‘东’字,仄声须押‘董、冻’字韵,不可随意押入他韵。”而114首《西江月》词中有6首存在“出韵”,3首来自《欢喜冤家》,其余3首分别来自《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型世言》。现举《欢喜冤家》第一回引证的《西江月》为例:

秋水盈盈两眼,春山淡淡双 蛾。金莲小巧袜凌

波,嫩脸风弹得 破。 唇似樱桃红绽,乌丝巧挽云

△ ▲

螺。皆疑月殿坠嫦 娥,只少天香玉 兔。

△ △ ■

韵脚“蛾、波、破、螺、娥”属于第九韵部,而“兔”属于第四韵部,已经押入他韵。

也有平仄和用韵均不符合《西江月》格式的词作,《警世通言》《型世言》《欢喜冤家》《鸳鸯针》《二刻醒世恒言》中各1首,共5首。另外,还有7首《西江月》词只填制了上阕,包括《型世言》中3首,《豆棚闲话》2首,《贪欣误》《天凑巧》各1首。《喻世明言》第四卷引证的一首《西江月》词比较特殊,是统计的114首《西江月》词中唯一一首完整却非50字体的词作。词为:

一个想着吹箫风韵,一个想着戒指恩情。相思半载欠安宁,此际相逢侥幸。

一个难辞病体,一个敢惜童身;枕边吁喘不停声,还嫌道欢娱俄顷。

词作之前冯梦龙写明“有《西江月》为证”,但这首词上阕起首两句各8字,全词55字,并且在用字平仄上也有异于正常格式,这种填制格式可能是冯梦龙即兴创作的产物。

少数引证的《西江月》词在格式上不合要求,究其原因个人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为了实际表意需要。这些《西江月》词主要是服务于小说叙事的,因此小说家可能不会过多斟酌词作格式是否标准,只求词中的含义被读者理解,假如表意到位了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仅填半首词。第二,与小说家填词的态度有关。“三言”中存在相对多用“别体”和“异体”填制的《西江月》词,这正好折射出冯梦龙敢于冲破传统观念,追求随性自然的心理。《欢喜冤家》中有不少诗词辑采于《寻芳雅集》和《钟情丽集》,说明《欢喜冤家》的作者在创作诗词方面并不热心,而是求快求省力。

结语

受“三言”示范作用的影响,明末清初大量拟话本小说中出现了相对较多的《西江月》词,这些《西江月》词在小说中发挥的功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总体上看还是以发表议论和刻画人物为主。在利用《西江月》词发表议论时,明末拟话本小说家和清初拟话本小说家的操作有较大差异,前者常常在词作中寄予对世人进行劝诫的深意,而后者在词作中多是单纯展示对事情的看法。在利用《西江月》词来刻画人物方面,明末清初的拟话本小说家呈现出较为严重的模式化的笔法,尤其是惯用夸张的修辞方式来刻画貌丑或凶猛之人,李渔还学习冯梦龙的写法在夸张中融入揶揄,为小说制造出一定的喜剧效果。明末清初大量拟话本小说中引证的《西江月》词多按正体填制,少数不按格式填写的词作则与小说家“重质轻文”的理念和填词态度有关。之前已经有学者对“三言二拍”多用《西江月》词的原因展开了探析,至于《西江月》词何时被引证入小说,在其它小说中的引证情况如何,还值得学者继续研究。

[1]宋若云.逡巡于雅俗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明〕冯梦龙.喻世明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欧阳代发.清初拟话本的新特色[J].明清小说研究,1996(04).

[5]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徐倩.唐宋《西江月》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7]〔清〕陈廷敬.康熙词谱:上[Z].王奕清,等编.长沙:岳麓书社,2000.

[8]潘建国.《欢喜冤家》对《寻芳雅集》《钟情丽集》的辑采[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

[9]祝东.“三言二拍”多用《西江月》词原因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02).

责任编辑 李剑波

2016-08-27

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从诗词韵语的引证看明清拟话本创作的继承和发展(KY2015LX352)”

黄艳(1984— ),女,江西景德镇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古代汉语。

I207.23

A

1006-2491(2017)02-0081-05

猜你喜欢

西江月词作小说家
沃尔特·司各特诞辰250周年:他绝不只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小说家
西江月·农家早春
西江月·新秋写兴
著名小说家、诗人、编剧阿来
신기질(辛棄疾)─서강월·밤에 황사도를 지나며(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西江月·乡思》创作心得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诗人小说家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