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知道没有用处,为什么你就是不想扔?

2017-05-31爱斯基摩人

新城乡 2017年5期
关键词:私人物品用处柜子

爱斯基摩人

去年这个时候有一部日剧叫《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里面女主人公的居室除了一张桌子之外什么都没有,基本的用具被整齐小心的摆放在柜子里,任何装饰都没有。最让人惊讶的是女主人公把订婚戒指也扔了,因为她觉得“并没有什么用”。

这部电视剧其实改编自真实的人物事件。日本插画作家缓莉舞开设了叫“什么都没有博客”,分享她的收纳生活,她家虽然不是家徒四壁,但也差不多,博客在日本一炮而红,可见想这么做的大有人在。

我们往往没有那么极端,但也时不时会出现需要整理和收纳的时候,动起手来就头痛了。想读但是可能没时间读的书,旅行中买的陶瓷小件,不喜欢的桌布,还有已经不再使用的录音笔,这些东西是留着还是扔掉?最后往往是塞到箱子或者柜子里了事。

我自己原本就是一个恋物而不舍得扔的人,不算是心理学上的恋物癖,就是喜欢就买,买了就不想扔。可能叫囤积症更准确一些。直到因为某些原因,辞掉了工作,借着人生的变动,在搬家之际,终于把十年经营的物品进行了整理,留什么,扔什么,我只有一个标准:

“它是不是要跟我一辈子的?”

我处理掉了十大袋的衣物,书籍基本都打包送人了,纪念品分送了不同的朋友,最后只留下了四个行李箱的物品。

此时才发现,区别一时的喜欢和一辈子的需要是非常爽的一件事,从此以后,我养成了定期整理,定期丢东西的习惯。

我们为什么要迷恋私人物品?为什么明知道也许没有用处,却无法舍弃?

喜欢收藏私人物品,自古以来都不乏具有这方面兴趣爱好的人物,但是东西多到头痛,大部分还能使用却无处安放,可能还是今天的“病症”。

我们喜欢在人造物品上打上人格烙印,让“它”等同于“我”,或者“我”等同于“它”。我们被物品强化自我定位,区分群体,我们买它是因为“志气相投”,也为了“彰显品味”。在《存在與虚无》中,让·保罗·萨特在书中写道:“人类期望不断占有私人物品的目的,是扩展自我感知,因此,仅仅通过观察我们拥有什么,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

正因为人工制品带上了主人的“光环”,即便不再使用,也不能轻易舍弃。比如很多人收藏电影票,用来印证电影时光。如果是朋友赠送的东西,哪怕没有用,也会因为某个人而迟迟不肯丢掉。

曾经看过一个展览叫《物尽其用》,展出了艺术家宋冬的母亲所收藏的上万件日常用品。55年间的东西,她什么都不愿意扔,一开始正是因为“贫穷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到了后来她所储存的东西已经没有了用处,但还是舍不得扔掉,因为与她最亲近的人有过密切的关系,也因为与生命的特殊时刻相关。

宋冬坦言母亲的习惯难以改变,尽管如今生活已经不需要囤积物品,母亲还是会收藏日用品。但是通过展览,通过收拾、整理这些东西,展示自己的偏执,母亲对物品的执着慢慢也放开了。

日本近年流行“断舍离”,或者“如非必要,勿增实体”的非持有之道,我更愿意理解为是一种物品过度和类似囤积症问题的自我救赎和反扑,其实迷恋物品没什么不好,物欲不强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别太较劲就好。

猜你喜欢

私人物品用处柜子
柜子也疯狂
柜子
用处
这是我的,这是我们的
瞬间即永恒
写话用处多多
无用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