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工匠精神 构筑民族品牌

2017-05-31刘兆彬

商业文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弘扬工匠精神

刘兆彬

去年1月份,李克强总理到地方视察工作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我们国家目前每年生产的圆珠笔,就是大家现在在用的,大约是400亿支,但是70%高档的圆珠笔芯,那个尖,甚至那个球座,甚至墨水都靠进口。我们自己生产的也有,但是质量不过关。让我感到高兴的是,今年我们一个钢厂终于研发出了制造这个笔尖的钢材,但是批量生产还需要两年。

我最近看到一个数据,说的是现在全球每年生产的钟表大约在12亿支,我们中国制造的钟表每年大约在6.86亿支。而瑞士一个小国,每年生产的钟表大约3900万支,它的数量仅占到我国产量的4.3%,但是这3900万支钟表的价值却是中国6.86亿多支钟表价值的4.5倍,达到229亿美元。为什么?我们缺品牌,缺质量,缺工艺。这让我想起了93年前,在1924年的时候,我们的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他描绘了一个中国人对什么都不在乎,对什么都说差不多就行了。比如他母亲让他买红糖,结果他买回一包白糖,他说,不都是糖嘛,差不多就行了;当会计记帐,他把千写成十,把十写成了千;赶火车他也晚了两分钟,火车没有等他,开了。他不解:为什么这么认真呢?不就两分钟嘛,差不多就行了呗。最后他生病了,治人醫生没有在,请了兽医给他看病,结果把他看死了。临死前,他还说,人生前和死了差不多,何必认真呢?胡适先生通过《差不多先生传》这篇文章,非常尖刻地讽刺了当时的一种国民心态。

我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个“工匠精神”?在去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中国我们要弘扬“工匠精神”。在去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再次强调了我们要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民族品牌。在这里,我想围绕“工匠精神”讲几个看法。

什么是工匠?

“工匠”这个词最近很火。在国际上,随着制造业的回归、制造业的振兴,一个创客,一个工匠,是非常流行的词。什么叫工匠呢?我们字典上说,所谓的工匠,就是指有某种工艺专长的手工业劳动者,比如说鲁班这样著名人物就是工匠。但是对工匠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见解。在日本,把工匠叫职人,在美国更推崇创客。他们把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最新技术的发明家,包括爱迪生、华盛顿看作是大工匠,因为华盛顿先生除了做总统,还是有机农业的实践者。他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今天认识工匠,不要局限在我们原始的那个手工业操作的低层次的工匠,不仅仅是企业当中某一项技艺比较强的那个劳模,而是有特殊专长工艺和较大社会影响和贡献力的专家,这才是工匠。

古往今来,我们中国不缺工匠,而且从古代到现在,我国有三本大的巨著或者叫名著,专门研究工匠、质量和标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北宋时期沈拓的《梦溪笔谈》,北宋时期李健的《营造法式》,最有代表性的是整整380年前江西人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这部书被全世界的专家和学者认为是近代世界史上第一本关于技术、工艺、农业等方面的百科全书。很不幸在清朝的时候,由于作者宋应星和他哥哥不满当局的一些做法,这本书居然在清朝三百多年成为禁书。还是一位专家最后在日本发现了他的藏本。当然现在我们国内图书馆也有了,可是我们对这部书的重视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里面提出了很多中国人的发明,被日本、被欧洲的一些国家所引用,创造了一些新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所以我说,我们现在提出工匠,就是要充分认识工匠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贡献、作用、能力,包括工匠的精神,他们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的制造业也好,第一产业也好,第三产业也好,高科技也好,才能真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对工匠的基本认识。

在当下的世界和中国,工匠绝不仅仅是手工劳动者,他应该是穿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经济文明的集中的代表者,它也应当是横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最优秀的创造者,这是我讲的第一个看法。

什么是工匠精神?

关于“工匠精神”的探讨与研究,最近各级报刊包括专著出了很多。在这里我想把古往今来的“工匠精神”简单地概括一下。我说工匠精神就是“五心精神”,有匠心、有匠魂、有工匠的信仰。

第一个心就是“真心”。作为工匠,首先你要真正热爱你从事的事业、工作和产品,如果不喜欢,完全是为了混口饭,你很难成为工匠。所以我说,真心的爱好,真心的热爱,真心的兴趣是工匠最基本的基础。当然,作为一个工匠,最重要的首先还是要真诚、诚信,求真务实,这是工匠的第一要素。

第二个心叫“专心”。也就是说,对其从事的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南通有一个企业家,他在1970年代就开始做钢球,大的、小的,做了几十年,到今天一辈子就做这一个产品,他现在把这个钢球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二位。在经济下行的状态下,他的订单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在增加,他的利润率高达27%。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把它做成功了,这就是工匠。

第三个心叫“精心”。工匠精神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四个字:精益求精。做一件事做到精确、精细、精巧、精美、精华、精微等等,做到这些精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还要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去创新。记得一个朋友跟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我们国家有一位院士在大连做精密齿轮,这位院士大学毕业以后就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创新,今年已经80多岁,一辈子就做这么一个精密的齿轮,被誉为“中国的精密齿轮大王”。做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所做的精密齿轮的精度,用渐开线来测,除了德国就是他,做到了一级的水平。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企业用的都是三级、四级的水平。这样的精度,就是他精益求精的结果,我们就应当倡导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个心叫“恒心”。恒心就是做一件事永不放弃,持之以恒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我看到全球最古老的一个企业,现在还在生存的就是日本飞鸟时代的金刚组,1400年传承了40代,专做高档的庙宇建筑,今天还在做。日本一百年以上的企业现在有21066家,而中国仅剩5家。国家工商总局说,我们企业的寿命平均2.9年。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非常好的东西,我们要持之以恒、代代传承,这是非常可贵的精神。我们国家有一位老先生叫庄壮,他是前甘肃省歌舞团副团长,1980年代辞职去莫高窟了,专门研究壁画上的唐代古乐器,几十年如一日,躺在山洞里去画,去写,去筹资,去制造。终于,在他的努力下,现在已经有三百多件古乐器重见天日,什么五胡琵琶、葫芦琴等等,配上当年唐代的乐谱演奏出来,在日本、韩国巡演一百多场,受到了追捧。这就是“工匠精神”。

第五个心叫“爱心”。一个真正的工匠要有大爱之心,爱家人,爱他人,爱社区,爱自然,爱国家。在我们中国,也不仅仅在中国,最有名的大工匠是在成都给我们修了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公元前两百多年的水利工程,直到今天还是天府之国最重要的水利设施,还在发挥作用,甚至那个大地震也没有把它损毁,到今天还在给我们人类提供着巨大的福利,这是什么?这就是工匠的大爱之心。所以,只有拥有大爱之心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工匠大师。

如何构筑民族品牌?

简单地说,构筑民族品牌最根本的就是要弘扬“工匠精神”,当前我们最缺的就是这个。那么,怎么样来弘扬“工匠精神呢”?我有六个建议:

第一,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治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议非常伟大,尤其是那里面讲到的,我们一定要依宪治国、以宪执政,这是四中全会决定的灵魂、纲领、方向。只有有了法治的保障,有了财产权,有了知识产权,有了市场秩序,有了契约精神,我们才能造好品牌。

第二,我们要有激励制度的体系。我们缺少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比如说我们的税收,我们的财政,我们的准入,我们的招投标,我们的政府采购,我们的金融、保险都应当鼓励有工匠精神的企业。

第三,要有科学的教育体系。现有的教育体系要改革,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们说德国产品品质好靠什么?靠双轨制教育、职业教育、岗位教育。

第四,我觉得还要有靠消费需求引导的体系。长期以来,我们中国人买东西都希望物美价廉。这个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太片面了。物美不一定价廉,我主张叫物美价适,没有好的适当的价格,是没有一个好的供应链、产业链和销售链的。有了好的产品要有适当的价格,我们这个产业才能叫绿色产业。否则我们都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哪有好的生态。

第五,就是要创新,要多学习新的科学技术。AR、VR、互联网、物联网,包括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等,我们都要创新。

第六,我们要培育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我觉得弘扬“工匠精神”,本质上就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说敬业、诚信、法治、自由、和谐、文明、友善、富强、民主、爱国,这24个字没有一个字在“工匠精神”里找不到的。只有倡导这些带有方向性、引导性,包括人生价值观的文化,我们的品牌才能真正的建设好。

猜你喜欢

弘扬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光影视界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