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2017-05-31姚喆祺

现代交际 2017年7期
关键词:出路困境

姚喆祺

摘要:学分制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高等院校反复尝试和探究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改革对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高等教育國际化进程、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究了高校学分制改革过程中的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出路。

关键词:学分制改革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21-02

一、高校推行学分制的重要意义

1.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有利

推行学分制改革,对于高等院校构建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利,高等院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客观、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有效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应该将社会和学生对教育的需要当作教育模式改革的最大动力,让学校随时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和模式等。学分制改革对学校内部的公平竞争环境的构建起到了良性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调集管理人员、教学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奖励和惩罚制度也从侧面提高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活动的效率。

2.对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

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的各个专业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等资源都被统一调配,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这种做法可以实现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以此使其更具备使用效率。资源只有在合理配置和完全利用的情况下,才算发挥了其最大效益。学校的现有资源和调配能力是学校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标准,学分制改革将以前的教学管理模式下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使得为传统教学服务的实验设备、图书、教室以及教师等教学资源能够在一个开放的条件下被利用,实现了全员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3.对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有利

实行学分制使得学生能力不只是局限于自身所学的专业中,其可以通过选课来实现更多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为将来走上社会选择工作岗位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同时,市场经济大背景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从传统的分配模式变为现在的自主择业。学分制可以适应市场经济产业结构的各种变化和调整,高校的教育方案也会根据各个领域的不同社会热点而进行前瞻性的改革,以此培养出满足各个行业领域不同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能够同国际化进程接轨。

4.对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利

学分制实行之后,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挑选课程进行学习。学生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成长模式,其课程方案也会根据其能力倾向和个性特长而有所不同,以此更便于学校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学校很多年以来一直实行学年制的教学模式,这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相悖。科学合理地实施学分制改革,可以使得学生发现和拓展自身特长,宽泛见识,以此锻造出适用性广泛、学习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现状和困境

1.缺乏教学资源

选课制度是学分改革条件下的产物,站在选课制度的角度来分析学分制,表现了以人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发展目标来自由地选择课程和老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潜能。但是,现在的一些高校在教学资源方面与学分制改革要求存在不配套的情况,教室和实验室资源欠缺,师资力量欠缺,没有与选课制度配套的网络教学系统,使得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阻碍重重,因为各种条件的制约,最终无法选择自己心仪的课程,这就使得选课制度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选课模式同班级教学模式相比,无论是学生管理还是日常管理等方面都有更多的不同层面的问题,使得老师和学生都对其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学资源也不能完全配套的话,选课制度就只能是形式上的说法,学分制就不能达到预期中的目的,最终只会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没有任何教学效率可言。

2.教学管理理念和师资力量落后

教学管理活动需要学校行政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参与进来,按照教学和管理规定,合理地使用、安排以及协调学校内部的各项资源,以维持学校有序运作的各种决策和实行的过程。学分制改革通常被认为是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的变化,但是深究其理论,发现学分制改革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涵盖了教学中各个阶段的教学思想的转变。很多高校直接在校内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各项活动,但是其教学理念和思想没有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步伐而变化,使得教学过程中存在了太多的行政性干预,最后完全没有达到学分制自主、科学以及学术性的目的。这使得学分制改革成为行政工作的另外一项任务,乍一看觉得教学管理模式有了很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大多数属于面子工程,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教学管理不只是包含了行政管理,更重要的是其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其是需要管理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才能总结出来的具体科学,如果师资力量不足,基本无法实现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学。国内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一般不具备综合性的素质,一些管理人员甚至不是教育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的,没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能力等基本职业需求都不满足,这对教学管理工作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和隐患,学分制改革也会因此而停滞不前。

3.学生管理和教学评价系统不到位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自主地学习、自由地选择课程、实现自我认知。学分制改革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自由,使得传统的教学计划以及班级模式的限制力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一些学生没有很好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自由学习的环境中有些涣散,没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给团学活动和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拖了后腿,这对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建设和发展极其不利。一些学生在大学的几年中和同班同学几乎没有任何往来,毕业了甚至不认识曾经在一个班级中学习过的同学,这是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典型例子。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与之配套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那么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得到体现,一些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参考依据,同时,学分制环境使得临时组建的班级混乱不堪,老师在教学管理中身心疲惫,这是现阶段一些学校的老师比较抵触学分制教学的重要原因。学生选课不是看课程的实用性和授课老师的教学质量,而是看该课程是否容易通过以及授课老师是否管理不太严格等条件,使得学分制课程教学丧失了其根本意义。

三、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出路

1.加大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

要想使得学分制改革更加深入和具体,就应该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以此为学分制改革提供硬件基础。可以根据教学情况来合理地配置教学场所和设施、合理地引进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开发或引入先进的教务网络系统。在人、才、物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学校的教学资源才能同学分制改革的需求相配套,才能适时地推出选课制度。学校应该意识到,学分制改革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进行摸索和实践,不可能一年两年就轻松完成,在教学资源持续填充的阶段,还应该将各方利益充分考虑到位,使得全校上下齐心,共同推进学分制改革。

2.加强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有专家认为,教学管理活动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情感,每个人因为自身的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个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应该本着适度宽松的理念来实现。学分制相关的教学理念的转变,要从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开始,建立高效和被认同的教学环节,对学籍管理、选课制度、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管理和反馈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用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学校应该将教务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从传统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专业监控和协助模式,教务处不能万事都管,应该适当地放权于教学单位,不能一味地关注学分制改革的速度和力度,而应该全程关注学分制改革的各个阶段中的不同问题。

3.实行导师制度

学校可以推行导师制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因材施教。学生在突然到来的学分制面前往往会因为极端自由而迷失了学习方向,导师可以适时地进行引导和指点。班建制、学分制和导师制三大系统构成了完整的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已有的师资力量,让所有教师参与到导师制度中,推动学分制改革,严格指导学生选课,为其详细讲解教学培养计划,协助学生制定当学年的进度计划,发掘学生特长,使得学生能够在学分制教学环境中获益良多。除此之外,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建设,多与学生沟通和互动,使得学生管理混乱的现象彻底消失。

4.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老师更加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题,一些学生对此活动不太负责,对一些老师存在偏见,就会给其不客观的评价结果,这种与事实不符的评价内容会挫伤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严重破坏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基本制度。学分制改革应该注重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构建多元的反馈渠道,安排和组织教师进行阶段性的自我评价,教师之间实行互相評价等模式,将教师自评、教师互评以及学生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起来,呈现出客观实际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和反馈的内容应该涵盖教师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方法、教学能力以及所达到的效果等各个方面,这样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和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也为学生选课提供更多的参考标准。

四、结论

学分制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慢慢在一些重点院校中实行,到了本世纪初,学分制已经在很多高等院校中推行开来。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学校的不同原因而出现不止本文阐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和探究出一套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淑娟.学分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3).

[2]吕苗,余海棠.高校学分制改革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殷为民,郑蕾.我国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以苏州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王明华,储德峰.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4).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出路困境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神奇的设计师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