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7-05-30陈凌琦

中国商论 2017年17期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人才培养模式财务管理

陈凌琦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仅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财务相关基础知识,还应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维护的能力以及使用信息系统进行分析、预测、评价的能力。本文将对目前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外概况及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更好地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加以详细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财务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b)-189-02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信息化进行自身的改革与升级,各高校也不例外。信息化提供更优越的条件以及先进的平台,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得到广泛的使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财务管理专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完善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培养出企业信息化环境下合格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1 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外概况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国内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基于企业信息化环境下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素养、高超的财务管理技术、终身学习的品质等能力的人,未来才有更好的发展潜力,成为财务管理业界的精英。而对于国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其核心专业课程设置较为细化并且开设个人理财等模拟课程,不仅注重基本理财观念的培养和基本理财技术的训练,教师的教学也十分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贯彻落实多元化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除了依靠在学校中的学习和训练以外,毕业之后还有针对的进行财务管理人才后续深造,将二者紧密结合,拥有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1]。

2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核心课程与理财主体目标不相适应

目前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核心课程与理财主体目标不相适应。信息化的环境能够为理财主体提供诸多相关的信息源,但是其核心课程却不能充分体现出理财主体的要求,二者之间产生极大的矛盾,致使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为之后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埋下隐患。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常常会不清楚自己所学习的理财方法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职位才能用等困惑,造成了权责不明的情况。这些问题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也将产生不良影响。具体体现在一旦财务方面出现问题,管理人员通常会相互推诿,逃避责任,使管理效率大大降低。而管理效率又与内部控制息息相关,常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为了解决财务管理人员责权不明的现象,学校应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责权方面的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企业财务的作用,并且在日后实际工作中得到真正发挥,做到财务管理人员的责权鲜明,从而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2]。

2.2 实践教学体系与信息化的理财要求不匹配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遇到了瓶颈,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体系与信息化的理财要求不匹配。高校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课程中,应包含课程实训、课程实验等多种形式,同时还应在培训学习之余或者在培训结束之前举行创业大赛或者ERP竞赛等多种活动,但是目前只有少数高校有条件对学生进行保质保量的实践教学活动,大部分学校由于管理阶层不够重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不完善以及相关师资配备不够齐全等原因,只进行了实践教学的个别环节,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导致教学质量大大下降,对学生财务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了阻碍作用。

2.3 实践教学基础薄弱

部分高校具有实践教学基础薄弱的缺陷,没有专业的实验室,无法进行试验课程的操作,不利于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多数教师会把部分习题拿出来当做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以此作为课堂实践,学生在学习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随着老师的想法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不利于自己主观想法的产生,久而久之,对财务管理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此外,由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因此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招收财务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学生在毕业前经常苦于找不到对口的专业单位实习,或者就算是取得了实习机会,企业也不会给学生安排过于贴近真正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学生的专业技能依旧得不到锻炼,这些都是导致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薄弱的主要因素[3]。

2.4 教学目标存在问题

只注重教学结果而不注重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大多数高校目前财务管理教学是采用教师负责教、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教师在上课前会根据教案的内容,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循规蹈矩的讲授,整个课堂显得过于死板,学生的学习氛围也不浓厚,教师在讲授完毕之后,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并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考核,教师和学校对学生期末的测试结果相当的关注,并且将此测试结果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准绳。这种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教学方式,将会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财务专业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十分匮乏。在信息化背景下,电算化取代手工做账,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凸显出很多弊端[4]。

2.5 缺乏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

信息化环境下,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等。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更偏向创新型、高技能、高素质等这类复合型人才方向。但是,基于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人才结构的现状,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3 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更好地培养高校财务管理人才

3.1 建立财务管理人才学业成绩和学分制度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企业财务管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高校可以建立财务管理人才学业成绩和学分制度。事实证明,这项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在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学业成绩的考核,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并且建立相应的学分制度,要求学生每学期要修够一定的学分,从而保证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知识量的积累。

3.2 利用信息化手段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渐增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广泛应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也需要与新型的科学技术相结合,走信息化的道路。信息化的技术不仅给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带来很大的便利,也为现代化信息教学提供了优质良好的高科技教学环境。它使高校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发生了质的改变,打破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知识的获取渠道上也不仅单纯从老师对课本的讲授中获得,而是利用高科技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和数字化资源辅助学生学习,能够更加拓宽知识获取渠道,可以与老师进行在线的沟通与交流[5]。

3.3 融入案例教学的方法

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进行财务管理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融入案例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加入几个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经典案例,与同学一起分析探讨其内部所涉及到的有关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并且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加强对教材中财务管理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也使学生懂得在日后进行实际工作时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在遇到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困难或问题时,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独立解决。

3.4 利用现代信息化的交互式学习

在信息化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实现信息化的交互式学习方式,同时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教师课堂的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得以了解与掌握。利用现代信息化的交互式学习方式,也是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内容之一。通过对交互式学习的应用,使师生之间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发生转变。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推崇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教师作为主体传授,学生被动的接受。在现代化的交互式学习课堂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师从“主演”变身成为“导演”,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学生在交互式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己控制学习的时间和场地,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量。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则会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高科技的交互式学习教学能够使学生高度参与到学习当中,与教师互动,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更好的掌握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3.5 在高校建立财务管理导师负责制度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财务管理知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可以建立导师负责制。这种类似“师傅教徒弟”的教学方式将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并且将学生划分给自己的导师,实现“一对一”教学,做到责任的分配,增强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使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帮助学生加深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教师也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赢[6]。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还呈现出稀缺的状态,因此各大高校要把握好机会,改革本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模式,借助新型的教学设备和高科技信息技术,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素养、高超的财务管理技术能力、终身学习等品质,才能成为财务管理行业的精英,为未来财务管理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郭长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05).

[2] 刘玲雪.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

[3] 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等.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國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会计研究,2014(09).

[4] 侯杰.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3).

[5] 李凡.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方向[J].知识经济,2016(01).

[6] 卢国志.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3(04).

猜你喜欢

信息化环境人才培养模式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