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时代下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①

2017-05-30郭志勇杜巨玲

中国商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政府补助研发投入差异性

郭志勇 杜巨玲

摘 要:本文基于湖北省和浙江省的相关数据,检验了不同地区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要小于中部地区,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政府补助 研发投入 差异性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b)-178-02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研发和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高风险、高成本和技术泄密的市场外部性,企业可能会更偏向于“短平快”的短期研发创新活动,而长期的研发创新活动可能会投入不足,这就需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合适的方式对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进行一定的支持和激励。比如,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财政拨款、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的财政拨款是使用较为频繁的方式之一。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的政府补助是激励还是挤出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支出,同时,政府补助是否存在地区差异性和公司差异性,现有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政府补助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激励效应,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政府补助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取决于不同公司的个体特征以及地区差异。因此,本文将基于湖北省和浙江省上市公司的研究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检验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具体影响以及不同地区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的差异性。

1 现有文献与研究假设

政府补助是促进还是挤出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一直以来是一个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的相关学者主要得出了三种研究结论:正相关、负相关和U型曲线关系。Hamberg、Levy and Terleckyj、解维敏、陈远燕等的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正向调节作用。与此相反,Shrieves、Lichtenberg、赵付民和苏盛安、吕永琴等的研究则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有负向的消极影响。而Levy、于长宏和白辰、张宗益和陈龙等则认为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一方面,政府补助有利于克服企业研发创新活动中技术泄密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活动中的研发资金投入成本和研发活动本身具有的高風险,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激励效应。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尚存在差距,在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企业和市场的干预意愿和干预能力要远超过西方发达经济国家,同时,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政府补助往往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并且存在政府补贴行为的不透明性等问题,容易导致政府对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政府补助偏多,而对一些急需政府支持但与政府关系不够密切的企业获得政府补助偏少。这会导致获得过多政府补助支持的企业其政府补助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从而有可能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另外,相对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可能更依赖于地方政府所提供的研发资金支持,其政府补助的激励效应可能会更强。

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政府补助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既有激励效应也有挤出效应,其中,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补助的激励效应要小于不发达地区。

2 实证研究设计

为了检验了湖北省和浙江省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差异性,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方法,我们建立了如下的实证研究模型:

RDSit=β0+β1SUBit-1+β2SUB2it-1+β3ROEit-1+β4SIZEit-1+β5LEVit-1+β6GROWit-1+β7HZ+β8TIME1+β9TIME2+εit

模型中的变量定义如下:RDS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计算方法是用企业当年的研发投入除以当年的营业收入;SUB是政府补助强度,用企业当年收到的政府补助除以企业当年的营业收入表示;SUB2是政府补助强度的平方项,用来检验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是否存在U型曲线关系;ROE是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SIZE表示企业规模,用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LEV是企业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的举债能力;GROW表示企业的成长能力,用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代替;HZ是虚拟变量,当样本来自浙江省时取1,当样本来自湖北省时取0;TIME为时间变量,当样本来自2014、2015年时分别取1,否则取0。

实证研究中样本来自湖北省和浙江省2013年~2015年的上市公司,剔除没有研发投入的公司以及数据缺失的样本之后,共获得908个公司样本,其中浙江省717个公司样本,湖北省191个公司样本。实证研究中所需的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年报。

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首先,我们从整体上对主要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均值来看,湖北省和浙江省上市公司平均每年的研发投入为9126.48万元,平均每年收到的政府补助为3044.92万元,政府补助占研发投入的比重约为33.36%。从中值来看,湖北省和浙江省上市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中值为4463.69万元,每年收到的政府补助中值为1130.76万元,政府补助占研发投入的比重约为25.33%。政府补助和研发投入的均值和中值相差较大,说明在湖北省和浙江省的上市公司中,其研发投入以及收到的政府补助差异较大。

其次,我们对湖北省和浙江省上市公司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均值检验(图表略)。其中,湖北省上市公司平均每年的研发投入为11526.87万元,平均每年收到的政府补助为4461.10万元,研发投入强度均值为4.84%,政府补助强度均值为1.91%;浙江省上市公司平均每年的研发投入为8487.05万元,平均每年收到的政府补助为2667.14万元,研发投入强度均值为4.18%,政府补助强度均值为1.38%。从均值检验来看,湖北省上市公司每年收到的政府补助以及政府补助强度均高于浙江省上市公司,但湖北省上市公司和浙江省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则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初步支持了上述研究假设(见表1)。

最后,我们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回归检验。回归模型的Adj.R2为21.9%,DW值为1.753,VIF值均小于10,說明回归模型解释能力较好,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和自相关问题。在回归模型中,SUB与RDS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而SUB2与RDS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在一定程度内,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激励作用,能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一定程度后,政府补助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会减少企业的研发投入。另外,代表地区变量的HZ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意味着浙江省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要小于湖北省政府补助对企业的激励效应。实证结果支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见表2)。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基于湖北省和浙江省的相关研究样本,本文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在一定程度内,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激励作用,能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一定程度后,政府补助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会减少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不同地区的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市场经济程度更高,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更强,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比中部地区要弱。因此,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研发补助不是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优解;同时,选择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进行研发创新补助,更有利于提高当地企业的研发创新资金投入和研发创新能力。在本文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数据搜集的原因,本文只进行了短时间窗口和两个省份的比较研究,同时,也未对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进行更为细致的检验,在后期研究中,我们将针对上述局限性进行更科学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解维敏,唐清泉,陆姗姗.政府R&D资助,企业R&D支出与自主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9(6).

[2] 吕久琴,郁丹丹.政府科研创新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挤出、替代还是激励?[J].中国科技论坛,2011(8).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15JDXX01Z);浙江省科技厅2014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C35003);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13B043);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D13GL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志勇(1976-),男,湖北黄冈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会计与审计方面的研究;杜巨玲(1976-),女,浙江丽水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会计与审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政府补助研发投入差异性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国产车与合资车未来发展走向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政府补助审计中政府审计的定位研究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