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依恋与依赖型生涯抉择的关系研究

2017-05-30张妍王小莹

关键词:大学生

张妍 王小莹

[摘 要] 采用大学生依恋问卷和依赖型生涯抉择问卷对某高校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个体的依恋与其依赖型生涯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具有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依赖型生涯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依赖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迷恋型、恐惧型、安全型、冷漠型;依恋亲近和依恋焦虑与依赖型生涯抉择存在显著相关,并可显著预测依赖家庭、依赖别人和总体依赖水平;人口学变量(性别、恋爱状况、年级等)对依恋亲近、依恋焦虑及依赖型生涯抉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 依恋;依赖型生涯抉择;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2013605

一、问题提出

Bowlby[1]认为,依恋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Ainsworth[2]认为,当抚养者的反应与孩子的需要一致时,孩子就会发展出高信任基础的安全型依恋,反之则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金艳[3]指出,依恋是个体以当前依恋经历的评价和体验为基础,与他人形成的具有安全感的情感联结,个体与依恋对象相互依赖,情绪获得满足。本研究采用这一定义。

安全型依恋的大学生会更多地参与环境和自我探索,被依恋对象可以给个体提供安全感和情感支持。[4]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追求生涯任务时更自信,进一步影响其生涯渴望和生涯决策。[5]生涯是人一生中所扮演不同的角色、职位及其所影响的工作和生活而形成个人独特的生活方式。[6]生涯同时包括其它非职业活动。[7]本研究认为,Super[8]对生涯的定义较为全面,生涯统合了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是构成生活事件的历程,个体具有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简而言之,个体一生扮演的各种角色和生活历程即为生涯。个体在生涯抉择情境中接收讯息及反应时所表现的特殊形式即为生涯抉择型态。[9]有研究者将生涯抉择型态分为理性型、直觉型和依赖型。本研究将对依赖型生涯抉择进行深入研究。

Roe和Ester[10]最早关注依恋与生涯抉择的关系,他们指出个体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会影响个体未来职业选择偏好。被父母过度干涉的个体发展自治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比较困难,遇到的生涯抉择困难较多。[11]安全型依恋与职业观失调相关较小,回避型依恋与职业观失调的关系比焦虑型依恋更大。[12]良好的依恋关系能促进大学生生涯探索和生涯定向发展。[13]不安全型依恋与生涯观失调相关显著。[14]现有文献大多是对生涯抉择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不足。根据生涯定义,其范围远大于职业,我国现有研究则更多集中于职业,生涯相关研究稀少,依赖型生涯抉择相关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本研究将对依恋与依赖型生涯抉择的关系进行探索。

本研究拟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大学生生涯抉择现状,深入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与依赖型生涯抉择的关系。针对大学生群体,提出本次研究假设:

假设一:大学生依恋类型的不同会对其依赖型生涯抉择产生影响;

假设二:依恋亲近、依恋焦虑对依赖型生涯抉择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三:人口学变量(性别、恋爱状况、年级等)对依恋亲近、依恋焦虑及依赖型生涯抉择有一定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

选取四川某高校300名大学生为被试,有效被试271名。其中,男生120名(44%),女生151名(56%);大一48名(18%),大二81名(30%),大三63名(23%),大四79名(29%);城镇91名(34%),乡村180名(66%)。理科113名(42%),文科158名(58%);正在恋爱92名(34%),从未恋爱93名(34%),曾经恋爱86名(32%)。

(二)工具

1.大学生依恋问卷

采用金艳[15]对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R)进行修订的中文版问卷。问卷包含依恋焦虑和依恋亲近两个分量表,共30题。依恋焦虑分量表考查个体与依恋对象交往的焦虑程度,共16题,采用利克李7点评分,1~7分别代表“低焦虑”到“高焦虑”。依恋亲近分量表考查个体与依恋对象的亲近程度,共14题,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评分1表明个体希望与依恋对象保持距离,评分7表明个体希望与依恋对象亲近。本研究中,问卷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4、0.88,表明该问卷信效度良好。

2.大学生依赖型生涯抉择问卷

采用林幸台[16]编制的职业决策型态问卷——依赖型生涯抉择分问卷。问卷考察个体在生涯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依赖程度,即总体依赖水平。问卷包含依赖家庭和依赖别人两个分量表,共13题。依赖家庭分量表考查个体在进行生涯抉择时对家庭的依赖,依赖别人分量表考查个体在进行生涯抉择时对别人的依赖。采用四级评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2表示“有点不符合”、3表示“有点符合”、4表示“非常符合”。问卷分别记维度分和总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依赖家庭或依赖别人或总体依赖水平的程度越高。本研究中,问卷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

(三)研究程序

在四川某高校招募大学生被试,采用团体施测,主试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担任,施测时间大约为 25 分钟。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和强迫回归分析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在依赖型生涯抉择上的差异检验

χ2检验结果显著,表明不同依恋类型在大学生群体中分布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分别为:迷恋型、安全型、恐惧型、冷漠型。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在依赖家庭、依赖别人以及总体依赖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事后多重比较结果可知,在依赖家庭维度上,迷恋型依恋得分显著高于安全型、冷漠型和恐惧型依恋;在依赖别人维度上,迷恋型和恐惧型依恋得分显著高于安全型、冷漠型依恋;在总体依赖水平上,整体依赖程度从高到底依次为迷恋型、恐惧型、安全型、冷漠型。

(二)依恋亲近与依恋焦虑对依赖型生涯抉择的相关分析

(三)依恋亲近、依恋焦虑对依赖型生涯抉择的回归分析

运用SPSS21.0,以依恋亲近和依恋焦虑为自变量,以依赖家庭、依赖别人、总体依赖水平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在依赖别人对依恋亲近与依恋焦虑的回归模型中,只有依恋焦虑进入了回归方程,R2为0.28,说明依恋焦虑能够预测依赖别人的28%。在依赖家庭对依恋亲近与依戀焦虑的回归模型中,依恋亲近、依恋焦虑均进入了回归方程,R2为0.15,说明依恋亲近、依恋焦虑能够预测依赖家庭的15%。在总体依赖水平对依恋亲近及依恋焦虑的回归模型中,只有依恋焦虑进入了回归方程,R2为0.30,说明依恋焦虑能够预测总体依赖水平的30%。

(四)人口学变量对依恋亲近、依恋焦虑及依赖型生涯抉择的影响

被试的性别、年级、恋爱状况等人口学变量也会对依恋和生涯抉择产生影响,由于人口学变量为类别变量,故需添加虚拟变量进行转换,用数字“0”和“1”来表示,转换完成后,运用SPSS21.0,采用强迫进入回归分析法使所有人口学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果发现:人口学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后,在依恋亲近、依赖别人、依赖家庭及总体依赖水平上的R2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人口学变量对这四个维度有显著预测作用。具体来看,性别及恋爱状况在依恋亲近维度上差异显著,恋爱中学生的依恋亲近程度最高,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的依恋亲近。依赖家庭维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依赖家庭的程度高,但女生依赖别人的程度更低。从总体依赖水平上看,大四学生在生涯抉择时较少依赖。

四、讨论

(一)人口学变量对依恋亲近、依恋焦虑及依赖型生涯抉择的影响

性别及恋爱状况对依恋亲近影响显著,恋爱中的学生比未曾恋爱和曾经恋爱过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依恋亲近,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719]恋爱情侣由于感情的甜蜜滋养,通常对自己和他人都普遍持有积极态度,在与另一半的亲密交往中,彼此产生的依赖和崇拜感让双方在不知不觉中都提高自信心,从而引导双方朝更容易依恋亲近的方向发展。恋爱情侣也更善于沟通,他们更善于以恰当的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获得亲密他人的支持,易于与人建立信任感,表现出更高的依恋亲近倾向。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的依恋亲近,这与田瑞琪[20]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不同地区的个体差异造成的。通常来说,女生心思更为细腻、敏感,在遭遇困难经历时更倾向于向亲密他人寻求帮助,获取社会支持。从整体来说,女生的性格更为柔软平和,更容易亲近他人,与他人进行亲切交流,表现出更强的亲和力,具有高依恋亲近的倾向。

性别对依赖家庭的影响显著,女生更容易依赖家庭,这可能与个体性别差异和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女生对亲密他人的依恋亲近程度更高,相应的,也更依赖家庭。在传统观念家庭的教育模式下,父母会非常呵护女儿,保护其免受痛苦,提供充足的心理支持和行动帮助,父母关爱女儿的教养方式和女生本身的性格特点相辅相成,共同导致女生更依赖家庭。然而,男生却大不相同,由于其本身坚强和勇敢的个性特点,他们更喜欢自己做决定,个性更独立,更少依赖父母,甚至拒绝父母的干涉,父母对男生的教养方式也更宽容,更倾向培养男生坚韧不拔、自强自立的品质。

年级对依赖别人和总体依赖水平的影响显著,高年级的学生更不容易产生生涯抉择困难,依赖水平也显著偏低,这与朱亮[2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生涯不太关注,很少考虑未来,而高年级学生则会更关注生涯相关信息,找实习工作时会更多考虑未来职业相关因素。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心理成熟度显著提高,独立性更强,在生涯抉择的过程中,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进行比较,他人的建议只起参考作用,依赖性较低。此外,个体依恋类型属于稳定性特质,因此年级差异不显著。

生涯抉择和依恋维度均无显著专业差异。有研究表明,不同专业大学生生涯抉择得分存在显著差异。[22]也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得分存在显著专业差异,在与依恋对象相处时,理科生更倾向回避和保持距离。[23]本研究中专业差异不显著,可能是由研究被试取样不均衡导致的,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提高被试样本的代表性,扩大研究范围。

(二)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在依赖型生涯抉择上的差异

不同依恋类型在大学生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顺序依次为:迷恋型、安全型、恐惧型、冷漠型,这与部分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研究认为依恋类型依次为安全型(46%)、害怕型(20%)、冷漠型(19%)和专注型(15%)[24];也有研究者认为顺序依次为害怕型(35%)、安全型(24%)、专注型(23%)、和冷漠型(19%)。[20]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测量工具的不同,也可能是国内外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依恋类型对生涯抉择具有显著作用。在进行生涯抉择时,安全型依恋个体倾向于综合自己与重要他人的观点,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依赖性;迷恋型依恋个体缺乏自信,更倾向于向自己信任的人寻求帮助,表现出更强的依赖性;冷漠型依恋个体对自己持肯定态度,具有自信、独立等特质,但不信任他人,表现出更少的依赖性;而恐惧型依恋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均易持消极态度,自我价值感较低,当面临生涯抉择时,必须求助他人,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具体来说,当个体在众多可能的生涯抉择过程中犹豫不决时,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会主动去咨询身边的重要他人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以最大程度的了解自己将选择的生涯。而不安全依恋个体的内心对他人既想亲近又害怕亲近,容易引发其焦虑、不安等情绪体验,导致一系列内外矛盾,生涯抉择困难。而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生涯抉择之间呈负相关,个体在生涯抉择中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大,生涯抉择困难就越小。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他们可获得的来自父母、同学、恋人和老师的社会支持远远大于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21]

(三)依恋亲近与依恋焦虑对依赖型生涯抉择的影响

不同个体在依赖家庭、依赖别人和依赖水平上各有不同,且存在显著差异。依恋亲近对依赖家庭有一定程度影响,依恋焦虑对依赖型生涯抉择有正向影响,个体依恋焦虑越高,在生涯抉择的过程中,依赖别人、依赖家庭的程度就越高。因此,依恋焦虑得分越高,越对自己持消极的态度,常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身缺乏能力,常见具体表现有:缺乏主见、遇事依赖他人、不敢独立负责,在生涯抉择过程中,表现出更高依赖性。

五、结论

(一)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恋爱状况等)对依恋亲近、依恋焦虑及依赖型生涯抉择有一定程度影响。

(二)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在依赖型生涯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依赖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迷恋型、恐惧型、安全型、冷漠型;在依赖家庭维度上,迷恋型个体比安全型、冷漠型和恐惧型个体依赖性更强;在依赖别人维度上,迷恋型和恐惧型个体比安全型、冷漠型个体依赖性更强。

(三)依恋亲近和依恋焦虑维度是影响依赖型生涯抉择的重要因素,依恋焦虑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

[1]Bowlby, J. M. Attachment and los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69(6): 595599.

[2]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1979(6): 519520.

[3]金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4]Bozzi, L. A., Feng, J. Q., Scoot, & Timothy, C., et al. Steady axisymmetric motion of deformable drops, falling or rising through a homoviscous fluid in a tube at intermediate Reynolds number[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1997(1): 132.

[5]Kinnier, R. T., & Others, A. Career indecision and family enmeshment[J].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1990, (3): 309312.

[6]金树人.生计发展与辅导[M].台北:天马文化,1988.

[7]林幸台,金树人,陈清平,张小凤.生涯兴趣量表之初步编制研究[J].教育心理学报,1992(25):111124.

[8]Super, D. E.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s of work[J].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1976(52): 3051.

[9]Harren, V. A., & Kass, R. A. Influence of sex role attitudes and cognitive styles on career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78(25): 390398.

[10]Roe, R. A., & Ester, P. Values and work: empirical findings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 Applied Psychology, 1999(1): 121.

[11]Framo, J. L. Family of origin as a therapeutic resource for adults in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you can and should go home again[J]. Family Process, 1976(15): 193210.

[12]María, S. A., CameselleTeijeiro, J. M., Sergio, V. E., Martín, L. Q., ángel, V. B., & AfonsoAfonso, F. J., et al. Fluorescencein situhybridization analysis of thealkgene in 2,045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from northwestern spain (galicia) [J]. Oncology Letters, 2016(2): 14031407.

[13]江小燕.大學生依恋关系与生涯发展的相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4]欧珊珊,石伟.试论依恋风格对个人生涯观的影响[J].职业时空,2009(3):6364.

[15]金艳,唐日新.亲密关系经验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3):242243+232.

[16]林幸台.我国大学生决策型态与职业决策行为之研究[J].台湾教育学院辅导学报,1984(7):4166.

[17]陆爱桃,张积家,Michael, H. B.,张学新,Michael, F.,Chan, C.冲突与支持影响情侣依恋的文化差异[J].心理学报,2009(6):534544.

[18]吴薇莉,刘协和.成人依恋类型影响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回归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823.

[19]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20]朱亮.大学生依恋类型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1]张尚萍.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22]李玲玉.大学生依恋与自我接纳、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2):184186.

[23]Lopez, F. G., & Gormley, B.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dult attachment style over the firstyear college transition: relations to selfconfidence, coping, and distress patterns[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2(3): 355364.

[24]Roe, R. M., Busemeyer, J. R., & Townsend, J. T. Multialternative decision field theory: a dynamic connectionist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J].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1(2): 370392.

[25]王立國.以人为本,变“堵”为“导”——基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36137.

[26]黄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8893.

[责任编辑]王立国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