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动体育:让“儿童种子观”生根发芽

2017-05-30左姗姗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左姗姗

摘要:“灵动体育”是基于新课程背景与“苏式课堂”理念下研究而成的个人教学主张。深刻把握儿童种子观对“灵动体育”的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儿童种子观下“灵动体育”的操作策略,让灵动体育成为“儿童种子观”落地生根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儿童种子观;灵动体育;生根发芽

“灵动体育”是基于新课程背景与“苏式课堂”理念下研究而提出的个人教学主张。“灵动体育”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观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它是一种真实、和谐的课堂;是充满活力、激情的课堂;是闪耀着师生智慧光芒的课堂。真实、灵活、生动是“灵动体育”的主要特色。笔者作为“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者,于2017年7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参加全国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暨现场展示活动中,执教融合叶老“儿童种子观”思想的小学低年级《爬行》一课,体现“儿童种子观”下“灵动体育”童味的新特点,让“儿童种子观”在“灵动体育”的实践过程中生根发芽。

一、深刻把握儿童种子观对“灵动体育”的引领作用

叶圣陶在从教之初,就确立了“儿童像种子”的鲜明观点。1919年2月,他在探讨中国小学教育价值与使命的《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一文中就指出:“一棵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已具备了。……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了。”把植物比作小学生,教师就是种植家,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现和保护像种子一样的儿童的可能性,并提供适宜的环境。为此他还特地于1921年创作了一篇童话《一粒种子》,以一粒种子的奇特遭遇,形象说明自然适宜的环境对种子发芽生长的极端重要性。

叶圣陶终生倡导、反复传播着“儿童像种子”的科学儿童观。1956年,叶圣陶发表《排除“瓶子观点”》,批评那种把学生当作为“瓶子”、当作“容器”,“把各种知识、各项道德条目装进去”的庸俗教学观,主张把学生看作“生活体”,是“有生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1983年,叶圣陶在《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把握叶圣陶这位跨世纪教育家“儿童种子观”的思想,对我们推进教育现代化新进程有着重大启示,特别是在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面,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笔者历经两年,对“灵动体育”开展实践研究,构建“234式”教学模式、探索了“灵动体育”课堂的要素,在相应的运动项目上也进行一定的尝试,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确立、课堂教学的有效建构、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等方面还有待研究。叶圣陶先生的“儿童种子观”融合“灵动体育”,可以让教师把握“种子似儿童”的特性,掌握与儿童的相处之道;可以让学生真正体现“种子似儿童”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种子似儿童”的思想转化成具有“童味”的灵动体育课堂,成为适切的教育。

二、深入实施儿童种子观下具有“童味”的“灵动体育”

(一)童心,让“灵动体育”更真实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谈》一文中指出:“儿童的心里似乎无不是纯任直觉的,他们视一切都含有生命,所以常常与椅子谈话,与草木微笑。这就是文艺家的宇宙观。儿童若能将他们的直觉抒写出来,一定是无上的美。曾听有人说过,文艺家有个未开拓的世界而又是最灵妙的世界,就是童心。儿童不能自为抒写,文艺家观察其内在的生命而表现之;或者文艺家自己永葆其赤子之心,都可以开拓这个最灵妙的世界。”童心最美,童心最真。美在真中,真彰显美。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把学生视为自己的老师,倾听他们的声音,观察他们的世界,捕捉他们童年时特有的心理,创设他们喜欢的情境,就能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得童心在“灵动体育”中自由飞翔。

例如:《爬行》教學的一开始,笔者就以“大王”自居,创设“大王来巡山”的场景。学生看到老师一身“虎大王”的装扮,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在音乐“大王叫我来巡山”中,学生不由自主跟唱起来,非常可爱。老师与学生和谐互动,穿梭于大山里,与各种小动物打招呼,并模仿小动物活动。此时,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放射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辉。整个教学场景具有童话色彩,师生童心荡漾,呈现出一幅幅充满童真与幻想的画面。这种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二)童趣,让“灵动体育”更灵活

叶圣陶先生说:“质之不存,术将焉用。”童心一旦袒露出来,童趣也不难开掘了。学生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教师走进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接触他们的世界,精心设计出一些与教学目的相关且符合学生特点的场地、器材或游戏,用心捕捉童趣,童趣定能让灵动体育课堂更灵活。

例如:《爬行》一课中,笔者在体操垫上贴着四种不同的爬行类动物的图片,既让场地布置充满童趣,又给学生巧妙分组。又如:主教材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模仿学习贪吃蛇、小乌龟、喜羊羊三种小动物爬行,在有趣、灵活的爬行游戏中掌握身体爬行、跪膝爬行、膝盖不着地爬行三种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游戏的趣味,体验到“灵动体育“的魅力。

(三)童乐,让“灵动体育”更生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老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体育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教学,在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促使小学体育课堂摆脱传统体育课堂的枯燥无味,让充满团结的“童乐”课堂,使“灵动体育”更生动。

例如:在《爬行》一课的素质练习中,笔者通过家乡爬行动物“阳澄湖大闸蟹”的引入,进行全场两人合作爬行,不仅提高了课的运动负荷,又使本课的氛围达到一个新高潮。在“两人合作压肩”练习中,教师设置:“我们与体操垫比腿长?”的情境,又配合数数,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参与学习。

(四)童话,让“灵动体育”更有效

叶圣陶先生这样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 体育教师的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具有规范性,要正确、精炼讲解,还要针对不同学生,巧妙运用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以“儿童似种子”为指导思想,开发运用适合儿童的“童话”式语言,可以让“灵动体育”教学更有效。

在《爬行》教学中,笔者运用情境式互动语言教学。例如:你们看,你们看,天上什么正在飞?我看见,我看见,天上小鸟正在飞。你们看,你们看,水里什么正在游?我看见,我看见,水里小鱼正在游。通过对话式交流,迅速把学生带入本课教学。例如:在教学“贪吃蛇”爬行中,运用“小腿并并拢,身体来爬行”;在教学“小乌龟”爬行中,运用“双手撑地,跪膝爬行”;在教学“喜羊羊”爬行中,运用“膝盖不着地,双手撑地爬”。运用口诀式的“童话”,可以让学生很快掌握动作要领。

一个有生命的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的。要打造“灵动体育”课堂,就要以“儿童种子观”为引领,让体育课堂充满真实、灵活、生动、童味,把学生的发展和情感需求看作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我们的体育课程才会有效、高效、充满能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正仪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