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家窑彩陶之四圆圈纹新探

2017-05-30姜思旭

大东方 2017年2期

摘 要: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又被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是仰韶文化中庙底沟类型西进的延续和发展。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制陶业相当发达,并且继承了仰韶文化的彩陶之风,达到了彩陶文化中的顶峰。马家窑文化的四大圆圈纹极具特色,也是本地区所独有的一种纹饰。本文试图结合考古发现材料以及文献材料,探索四大圆圈纹与农业授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四大圆圈;农业授时

一、四大圆圈纹的发展演变

(一)半山类型

圆圈纹最早源于马家窑类型晚期,在半山类型彩陶中出现平率最高。半山类型的圆圈纹主要绘在腹部周围,由大大小小的圆圈构成一般4个一组,也有2个一组,最多的达到8个一组,圆圈纹里面常绘有网格纹,外围也有网格或者齿状纹作为辅助。根据李水城先生的《半山马厂彩陶研究》中对半山类型圆圈纹的类型学分析,圆圈纹可以分为四个组,A型为第一组,全部使用黑色单色,不见锯齿纹;BaI、BaII、BbI 为第二组,出现少两个红彩和对齿纹、齿带纹;BbII、BbIII、C型为第三组,红彩比例明显增大,锯齿纹也较为普遍,圈内盛行网格纹;BbIV为第四组,特征与第三组相同,锯齿纹发达,圈内流行复线网格纹。从这些变化上可以看出,圆圈纹逐渐变为复杂圈内也添加网格纹饰,并且是伴随着红彩的增加而增加。

(二)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的圆圈纹在半山类型的基础上继续变化,并且在马厂类型时期成为主要纹饰之一,半山时期圆圈纹有单个也有多个,发展到马厂时期已经形成四大圆圈纹这样固定的模式。有的学者认为马厂类型的四大圆圈纹是由半山类型的旋涡纹发展而来的,其实并非如此,旋涡纹与圆圈纹并不是一脉相承的,而是分别发展,旋涡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两圆圈之间有链接的部分,圆圈与圆圈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个整体。圆圈纹中的圆圈可以看成一个圆的几个复制品,最终狗承德一整完整的图形,如果拆分来看,每一个圆又可以成为一个独立体,这一点是旋涡纹没有的特点。

根据李水城先生对马厂类型四大圆圈纹的类型学分析,可以得知四大圆圈纹分为ABC三型:A型中的四大圆圈纹排列紧密,圆圈之间没有空隙,圆圈外绘有垂弧纹,圆圈内绘有各式的几何纹更具内绘的不同有可以分为五式;B型是对半山类型B型纹饰的继续发展,四大圆圈之间同样也无缝隙,与A型不同的是外围多处留白,圆圈内绘有网格纹,条带纹,根据内绘的不同分为四式;C型也是半山时期的延续,圆圈较为稀疏,内绘网格纹,并分为四式。ABC三型的四大圆圈纹演变规律相同,呈同步变化趋势,依次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以I式纹样为代表,构图上保留半山时期黑红复彩的配色和锯齿纹元素,为半山类型晚期同类花纹的延续,时代最早;第二类以II式为代表,保留黑红复彩构图,锯齿网消失,时代晚于第一类;第三类以III式为代表,构图变为黑色单彩,部分保留在圈顶绘红彩条带的构图,时代晚于第二组,其余属第四类,黑色单彩,构图简化,较为草率,为此类划纹最晚的形态。圆圈纹在马厂晚期时逐渐走向简化,制作商也较为粗糙,所以圆圈纹在马厂早中期达到了顶峰,图形丰富多彩,变化多样。

二、四大圆圈纹的内涵及意义

是什么导致四大圆圈纹成为马厂时期独有的纹饰之一,且流行时间较为短暂。四大圆圈纹是否具有其独特的含义?或仅仅只是审美变化的发展?

甘青地区彩陶之所如此发达,这与农业的发展具有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耕种农业的发展,手工业逐渐随之发展,人们在农忙之余也有了时间去制作一些可以盛放粮食的器皿,并且在器皿上绘制图案,这些图案势必与农业或者祭祀有关。而农业的发展与古时候的人们学会利用观星授时有关。或许我们可以试图理解彩陶上的花纹样式都是当时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些细节的反应。

马厂时期四大圆圈纹的出现,虽然是跟随着半山时期圆圈纹发展而来的,但是为什么圆圈纹发展到顶峰时期绘呈现出“四”这个数量,这背后的意义也绝非是巧合。首先应该先分析一下在马家窑文化时期的自然环境。马家窑人生活的陇西黄土高原地区,气候适宜,黄河上游地区气候温暖,降雨量充沛,虽然是黄土高坡,但与當今的气候相比确实非常适合农业耕种。发达的农业也表示着当地人民对于天象的掌握 冯时先生在《中国天文考古学》一书中讲到:“原始农业的发明乃是由女性通过长期的采集活动二逐渐完成,古人则以‘神农耕而做陶赋予了它鲜明的父权色彩。”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彩陶上的纹饰与农业、天象有着微妙的关系。霍福的《从四大圆圈到蛙纹图形的嬗变》一文中认为四大圆圈代表了四次祭天仪式,在古代,一年中主要的祭日活动有四次《礼记 祭统》:“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科祭曰丞。农业社会中,祭天大多与祈谷有关。”四大圆圈纹中的每一个圆圈是否都代表着每一次的祭祀,这个我们不能完全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与祈谷有一定关系。在柳湾遗址M1275墓中出土了一件马厂时期的四大圆圈彩陶壶,这件器物上的纹饰成为圆圈纹纹饰与观象授时之间的关系最大的印证。

图一 柳湾遗址M1275 出土

(采自:李水城:《 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第146页,图五十一,7)

对于八角纹的论证,冯时先生早已做了详细的说明,古人对整个天体的认知用方位来表达,八角纹图形是一副可以表示五位九宫的综合含义的图形,这个图形成功的将河图和洛书构制在一个图形中,用以表达古人对宇宙天体的整体认识,进而对农业生产规律的把握。这样的图案在长江下游的新石器中晚期普遍出现。虽然在黄河上游地区马家窑文化较晚期的马厂类型中只出现一个,但是足以说明当时的人对于观星授时是有一定的认知,马厂时期的人将代表对天体认知的八角纹绘画在彩陶上,这说明绘制这种纹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并用在农业生产上。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获得了丰收,农业得到发展,同时又促进制陶业的发展,这可以说明彩陶中的四大圆圈纹与农业与天数都有密切的联系。

其次圆圈纹中常常伴随着“十字纹”的出现,对于十字纹的理解,有些学者认为是代表太阳,或是代表女性生殖器。其实并不如此,因为十字纹与圈圈纹结合在一起,它表达的含义应该是古人对方位的认识。《说文·十部》:“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一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所以“十字”是古人对四方这个观念的认识。纵观所有线索,我们应该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圆圈纹与古代的人们对于天体认知和节气变化的成果。

三、小结

在马家窑文化中,每件彩陶的纹饰上都凝聚着黄河上游居民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马家窑文化在黄河的孕育中成长,马厂类型在不断进步的农业和父系氏族的确立中达到彩陶文化的顶峰。马厂类型的四大圆圈纹经历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的单圆圈到多圆圈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四大圆圈纹,通过考古发现、文献印证,种种迹象都可以解释四大圆圈纹是随着史前人类对农事、农时的掌握到对天文星象规律的掌握,逐渐形成人类对宇宙奥妙探索的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李水城. 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张多勇.论自然环境对马家窑文化的影响,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霍福.从四大圆圈纹到蛙纹图形的嬗变——柳湾马厂彩陶主体纹饰的民俗学解读,民间文化论坛,2009(6).

作者简介

姜思旭(1992-),女,山东,历史学硕士,战国秦汉考古。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