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匹夫不可无智

2017-05-30丁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7年2期
关键词:匹夫有志者汉军

丁璐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窃以为,匹夫亦可夺志,但万不可无智。

西楚霸王项羽,可谓气宇不凡、壮志凌云,年少时便有取代秦始皇的鸿鹄之志。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示必胜之志,带领两万士卒大破秦军,居诸侯之首,所召见者无不战战兢兢,膝行而前。垓下一战,纵使身后有数千追兵,项羽也有志突破重围,仅瞋目一叱,便吓得汉军退避数里,后又斩杀汉军骑将数百人,骁勇异常。

由此看来,项羽可称得上是有志者,然而他实现了自己的志向,一统天下了吗?没有。最后,落得个自刎江边,身首异处的下场,这是什么原因呢?答曰:无智。

因为无智,项羽刚愎自用,任人非亲即故,身边唯一可用之才范增也因遭人离间而辞官回乡。因为有志,所以项羽宁愿挥血江边,也不愿随乌江亭长回到江东重振旗鼓,终留下千年的遗憾。

试问,倘若项羽有智,怎会没有贤士争相辅佐?再问,倘若项羽有志,委身于江东,蓄势待发,如何不能卷土重来再展雄风?

纵观历史舞台,治天下者定国安邦富国强民,各路谋士高瞻远瞩,统军领兵者运筹帷幄出奇制胜,无不因有智而名垂千史。因此,只有保持理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畅通无阻。若空有志气却无实学,即使怀有一腔热血,那也只是匹夫之勇,称不上英雄。

作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26岁就被任命为军队的总司令,率领的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即使是奥英俄三国同盟也无法撼动拿破仑“常胜将军”的名号,使得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确立了霸主地位。

乱世出英雄,可为何这英雄偏偏是拿破仑而不是别人呢?全因有智。在当将军之前,拿破仑就小有名气,涉猎的书籍甚广,尤其是对军事的深入研究,使他懂得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到实战中,在炮兵研究上的天赋,更为其锦上添花。“让驮行李的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的中间”,这是他在远征途中下达的命令,可见他对智者的尊重。

那些乱世之中的有志者多為莽夫,像拿破仑这样拥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军事素养的智者屈指可数,这样的智慧岂是一般人能及?也正是这种大智造就了拿破仑辉煌的一生。

男儿志在四方自然是好事,可若无智,那便寸步难行。

猜你喜欢

匹夫有志者汉军
“匹夫无责” 论
Enthusiasm for Swimming
“匹夫”的由来
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
平民为什么被叫做“匹夫”
My Grandma
清入关前汉军举人群体考述
普通人为何称“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