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校园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2017-05-30杨婷婷

中国商论 2017年34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杨婷婷

摘 要: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交易额不断创造新高,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便捷。校园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分支在近几年内也发展迅速,但这并没有使得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上升,相反的是还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水平。本文将从分析校园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支付方式、市场定位、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能够有效促进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电子商务 大学生 校园创业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a)-183-02

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人们的购物方式和购物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大部分商品都在实体店购买逐渐转换为在网上下单,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对于实体站,网上购物没有了时间、地址等限制,不受天气影响,只要有需求,就可以随时随地下单,这为很多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提供了方便。而作为电子商务分支的校园电子商务近年来也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的首选,但就目前看来,发展较为缓慢。

1 校园电子商务定义及模式

1.1 校园电子商务模式的定义

电子商务定义为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而校园电子商务则是指电子商务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下的具体应用,构建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包括机房的计算机、覆盖的校园网等为在校的学生和老师提供方便。而也正是因为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以及服务的特定人群,校园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商品将紧密围绕着校园生活。比如像专业书籍(其中包括二手书)、复习资料、日常生活用品、电子数码用品、简单设备维修等。希望通过搭建这个平台为在校学生和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方便,享受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便捷。

1.2 校园电子商务的模式

1.2.1 C2C的电子商务模式

C2C即Consumer to Consumer,通过电子商务交易网站为买卖用户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卖方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自己想要售卖的商品或服务,而买方则可以在众多的商品和服务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进行购买。为了确保买卖双方交易成功,还可以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例如可以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多种付款方式。校园电子商务中采用最多的就是这种模式,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的利用这种C2C的思想,从而使得每位同学都有可能成为卖家,也都有可能成为买家。作为卖家可以为其他同学提供服务,而作为买家可以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目前在校园内开设的二手图书交易平台正是应用的这种模式。

1.2.2 B2B的电子商务模式

B2B即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以及信息交换的电子商务活动。这种模式下,企业直接将商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B2B模式又可分为面向制造业或商业的垂直B2B和面向中间市场的水平B2B。基于这种模式下的校园电子商务,可以请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帮忙设计网页或者APP,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或者商学院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负责整体运作,与学校周围的超市和商家建立合作关系,将线下的商品和服务放到网页或APP中,方便解决订餐、订票等生活问题。支付方式可以选择货到付款或者在线支付。

1.2.3 团购模式

团购简单的解释就是团体购物,是指相互之间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消费者,因所要购买的商品及服务是同一种类而联合起来,从商家那里获得最大的打折力度,从而取得更多优惠的一种购物模式。校园电子商务平台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平台可以和各大支持团购的商家合作,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优惠;另一方面,这种合作的关系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该平台的依赖性。

2 校园电子商务优劣分析

2.1 校园电子商务优势分析

2.1.1 无线网络覆盖校园

目前大学校园内几乎都覆盖了校园网,而且发展逐渐趋于稳定,上網速度和质量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和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另外,大学生的校园一卡通应用十分广泛,这两点为校园电子商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保障。

2.1.2 具有特定的消费群体

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在校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服务对象十分明确,主要是为在校师生服务,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而这其中有50%左右是由他们自行支配的,这意味着在校学生有很大的购买力,而每年学校的新生,不但弥补了毕业学生所带来的亏损,而且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相对于之前更高的购买力。

2.1.3 “创业园”的建立

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现在我国多所高校都在校园内建立了“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这为学生讨论与交流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而且创业园内设施配备完善,学生可进行实验并及时观察记录数据。另外,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了基金扶持体系。在学生创业期间,一切水电、房租等费用均可享受免费的优惠政策,市级或者国家级实验还可以申请一定的资金支持。另外,有些高校也成立了校内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大力支持学生创业,对于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将重点扶持。

2.1.4 校园周边环境

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这种购物方式,而在校园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快餐、小吃店、服装店、维修店等,这些商户将来都可以进驻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内,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一键下单,为学生和老师的生活提供便利。

2.2 校园电子商务劣势分析

2.2.1 缺乏对校园电子商务的深刻认识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热衷于在校园电子商务这个方向上创业,然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型“淘宝网”的诞生,想要在平臺上集合各类商品信息,提供各种服务,但往往最后因为资金不足、设施不完善、技术跟不上导致无法与学校周围的大型生活超市抗衡。究其根本,是因为缺乏对校园电子商务的深刻认识,如今在这个方向上创业,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我们所要建立的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并不是服务于所有人,因此不应该一味追求商品种类的多少,而应该抓住特定人群的需要,即基于“校园”这个环境来确定平台售卖的商品和服务。

2.2.2 缺乏综合型人才

我们常说,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即通常是指又懂理论又会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一个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不仅需要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贡献,还需要电子商务专业或者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贡献,只有理论与技术完美的结合,才能够基本保证平台的初步建立。而目前大学生创业往往存在“文理分家”的现象,单懂技术或者单懂理论都很难建立起平台。只有组建起更加专业的平台,才能够进一步做好平台定位,从而进一步实现平台的稳定发展。

2.2.3 缺乏有效的保障

之所以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本身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在校师生一方面期待享受这种服务,但同时又十分担心自己的交易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障支付安全,只有确认自己每一笔交易中的支付都是安全的,师生才会放心的使用该平台。可以采用身份认证的方式,将学生的学号与姓名一一对应,录入信息系统,防止假冒骗取钱财的行为,为平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3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电子商务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也确实具有十分明确的现实意义。该平台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方便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本文从介绍并分析校园电子商务模式的定义开始,进而讨论了它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劣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受到笔者对数据及写作水平的限制,本文对校园电子商务模式的讨论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们将持续关注与该论题相关的学习,加强自己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行动,希望能够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凌嘉健.校园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J].E-business, 2015(1).

[2] 毛艳琼.构建校园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 2014(2).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