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与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选择

2017-05-30王梦依

中国商论 2017年34期
关键词:金融监管政策改革

王梦依

摘 要:通过对金融改革的历史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在金融监管上,各国政府虽然都在不断 地发展和完善。但是,总的来看,金融监管的改革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危机推动,即所谓的缺乏前瞻性的事后完善。本文中,以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与变化趋势为切入点,对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并立足于推进思路和改革目标,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框架和具体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改革 金融监管 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a)-065-02

1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分析

自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五年时间内,各个利益群体和政治势力在经过轮番博弈后,形成了以欧盟、美国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为主要导向的金融监管改革政策。而趋同性是这些政策所共同体现出的特征[1],同时也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风向标,这些趋势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超级金融监管机构的辅助下,完成对风险的系统性防范。自从危机出现后,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的经济体,均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加强了对危机的防范力度,同时通过超级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立,完成了对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而在这一过程中,超级金融监管机构则起到了宏观审慎的作用。例如,在美国,以财政部为主导,成立了10家FSOC;在欧洲,欧盟成立了ESRB;而在英国,他们将原有的“三权分立”监管模式打破,而将全面的监管职责交由英格兰银行负责,而成立上述各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即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防范、监管和协调。

第二,监管理念的强化、监管范围的扩大。自从危机爆发以来,各经济体都竭尽所能地将监管范围进行扩大,力求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隶属于自身的管辖范畴,以此来降低监管漏洞的发生率。体现在机构上,在美国,原来的私募基金、对冲基金、投资风险基金全权被划分至监管的范围中;在欧盟,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银行的管理,也被收揽;而在英国,在对待对冲基金的管理上,则提出了更为严苛的信息披露要求。体现在产品和金融市场上,在美国,对于场外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的市场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对于所有的合格的衍生品,必须要划分至场内交易的范畴中,且要经过中央对手方进行清算。在英国,重要的系统金融批发市场,特别是衍生品和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都不断地加强。在欧盟,主要的规范和约束均体现在高风险的金融市场上,电子交易平台必须要对所有的合格场外衍生品进行覆盖,同时,也要通过中央清算所进行清算[2]。

第三,促进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作用的加强。在金融危机未爆发之前,上述各大经济体在进行金融监管的过程中,均未将中央银行纳入其中,而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为政策货币。但是,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从中体现出了一个道理,上述的制度安排,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和风险的系统性防范而言,均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危机自爆发以来,各主要的经济体均充分意识到了在金融体系构成中,中央银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其监管的智能予以强化。

第四,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均深刻意识到,在保持金融稳定的进程中,金融消费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大经济体均将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视作金融改革中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中指出,成立CFPA,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护,对原来在期货监管机构和证券机构外分散的消费者在保证其独立性的前提下予以保护,通过金融产品信息披露要求的改进,金融产品条款设计要求的提高等手段和措施对消费者的权益予以保障[3]。在欧盟,“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了金融监管改革中ESFS的核心任务。将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权益作为金融监管局的重要职责。在英国,通过设立FCA,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予以监管和保护,以此来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第五,加强国际监管和国内监管的协调与合作。体现在国内监管协作上,在美国,FSOC承担了所有的风险系统防范的协调和监管职能,同时,国内的监管机构主要由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进行负责;在欧盟,将原来的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分离的局面进行统一,并纳入到欧盟监管的体系框架内,这对于欧盟的整个监管合作而言,无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英国,将原来的单个监管机构有效地统一为同一个整体,并在英格兰银行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监管,这对于沟通协调成本的降低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英国在2009年《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中有关于监管协调机制使用大量篇幅进行细致明确的规定。体现在国际监管协作上,各主要经济体均呼吁金融监管协作和统一全球监管标准步伐的推进,并以G209会议促进定期沟通机制的建立[4]。

2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选择

通过对金融改革的历史进行归纳总结后可以发现,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后,各国政府的金融监管力度均在不断的加强,但是总的来看,都是受问题导向和危机推动所致。金融监管理论成熟性的不足,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当前所实施的金融管理制度,方式、体系以及手段对于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均不能从容应对,除此之外,受金融监管过程中,外部评估机制的缺失影响,致使未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金融监管改革缺乏推动力。

受金融监管改革历史规律的影响,中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更应该以问题作为导向,并且在较强的外部推动力的辅助下完成。通过对当前的改革环境和改革背景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可以从金融体系管理中所面临的突出性问题为依据,在对其他国家的金融改革进行借鉴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推进速度和改革目标。

2.1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步伐的加快

通过欧美国家对中央银行监管权进行强化的社会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对银行监管采取支持态度者应该于货币当局的观点进行独立,这不仅体现在实践中的挑战,同时,在理论上,也尚无有力的证据进行支持。与仅仅专注于微观审慎层面和个体机构的金融监管机构相比,货币政策职能仅仅由中央银行进行负责。同时也可以以宏观审慎原则作为基础,将微观审慎与之相统一,并且通过对微观审慎进行调整,达到防范金融危机发生的目的。通过对我国的金融监管社会实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现阶段,受牵头部门缺失的影响,我国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对于各监管主体而言,仍然存在有效争端解決缺失、有效约束力缺失及其外部监管机制缺失问题。在运作的过程中,对于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难以解决。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外部化利益冲突事件。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我国实行金融监管,必须要在对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借鉴的前提下,成立以人们银行为核心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2.2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以立法的手段对宏观审慎监管的责任主体的职责进行明确,同时,使其与奇特懂得监管部门协同合作,通过逆周期监管调控机制的构建,促使逆周期资本缓冲制度的建立、与新增贷款超常变化相联系的差别化准备金和动态拨备制度。在流动性要求及其杠杆率上,应该设计与周期变化相关。应该对系统性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加强监管力度,对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标准和定义进行明确,具体可从杠杆率、附加资本要求、筹备以及流动性等角度入手,从事后风险处置的角度上对监管的工具和措施进行提出,对综合经营下的风险隔离予以强化,综合化经营试点推进的过程中应谨慎进行,始终沿用分业模式进行经营,建立防火墙制度,对相互交叉持股、担保、授信、资产转让等内部交易现象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2.3 金融监管方式的转变

以放松管制作为监管加强的手段和方法。从事前准入缓解的行政审批监管转向过程监管、行为监管以及事后惩戒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对监管的有效性不断提升,通过对投资者适当性折度建设与金融信息产品披露相结合的强化,对参与市场投资者的承担能力和风险识别意识进行保持,并且可以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结构进行充分掌握,对投资者的利益予以保护,使得金融产品的销售由以往的卖者有责向买者自负进行转变。

2.4 金融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这里,笔者建议,应该对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赋予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能,并对其监管的职责和权限进行界定,例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不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交由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进行监管[5],也可以将地方的金融政策制定权交给省级政府。与此同时,促进省级金融管理部门独立性的提升,是本地金融持股比例在地方政府中降低,进而将地方政府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控制降至最低。促进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与中央金融管理部门之間的协同合作,将垂直管理的中央金融监管体系管理不到位及其金融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进行避免。

综上所述,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大经济体均意识到了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性,也纷纷采取手段和措施加快改革的步伐,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中国受这一社会背景影响,也开始积极投身于改革的浪潮中,由于我国的国情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实际,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化的改革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沈长征.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与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选择[J].西南金融,2013(8).

[2] 侯代悦.论析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立法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法商论坛,2010,04(4).

[3] 陶玲.把握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 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制[J].清华金融评论,2014(4).

[4] 王秀华.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及我国的监管走向[J].新金融,2010(5).

[5] 孙立行.国际金融发展新格局下的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战略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12).

猜你喜欢

金融监管政策改革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