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遭遇书房

2017-05-30包光潜

阅读(书香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书橱读书人晋升

包光潜

说中国人不喜欢读书,那是偏激的;说中国人喜欢读书,也是偏颇的。中国仅在校学生就有上亿人,他们每天都在读书。不仅如此,还要考试,不合格者,还要补考。国考、省考、地考,以及行业考试、职称考试……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只要有考试,就不乏有人读书,书籍成了晋升的垫脚石。因此,中国人读书大多数是功利的,甚至是狭隘的;读的大多数书,只对晋升有利,于心灵无补。

目前,阅读已让很多人陷入困境,或陷入庸俗。我看过许多人的书房,有穷人的,也有富人的;有百姓的,也有官员的。面对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房,我时常感慨良多。挑选三个例子一说,就知道国人读书的现状了。

先说一个不能与时俱进的诗人的书房。他写了一辈子,读了一辈子,穷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虽然只写诗,但他读书却很广泛,除了中外诗歌,他还涉猎历史、文化、文学等许多领域。他的书籍都摆在那些早已斑驳的木架子上,黯然失色,像他的人一样。他每天静坐书房,勤奋阅读,然后下楼逛街,手中不离一个20多年前的半导体收音机。遇到熟人,他总是傻笑,完全没有詩人的感觉。看到他,我很心酸……

再说一个中学同学的书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也是一个读书人。遇到我或相知者,总是谈一些读书的体会,而且将他的读后感一直渗透到你的思想里,才肯罢休。那时的我们虽然不富裕,却很富有,前面总有亮光照耀着,心里总有那么一股子劲儿。他偶然得到一次升迁的机会—上司生病住院,他代理工作。他便尝到了做领导的甜头,然后一发而不可收。官越做越大,房子越换越大,书房也越来越大,书也越来越多。置身于他的书房,仿佛进入小型图书馆,包罗万象。那些长城砖般伟大的理论书籍,摆得整整齐齐,令人望而生畏。有一次,我在报纸上读到他给一位做教授的朋友写的书评文章,感觉很好,便给他打了电话,绝无拍马屁的意思。接了电话,他也不躲闪,直截了当地说:“那是我秘书写的。”我哑口无言。

最后说一个小领导的书房。他理科出身,脑子活,读得最多的书就是教科书,但拥有的书籍却了不得,光他的办公室里就有近千册之多。同上面那位老兄一样,他的书橱里的理论书籍和名人大典等,琳琅满目,永远保持着光鲜。最大的不同,他喜欢在书橱前面摆造型,譬如拍照、摄像、上电视等,总能够让人看到满堵墙的大书橱和满书橱的书籍。最近他换了单位,打电话给我,让我过去将他办公室里的一些烟酒取回家。我一进门就听一个年轻人问:“这些书还要不?”他说:“算了,那边有。”看到踌躇满志的他和遍地狼藉的书籍,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忽然想起丰子恺先生的一首题画诗:“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水流。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曾经的读书人,如今显达了,藏书越来越多,读书却越来越少。

我以为,读书如水流,应该像每天吃饭睡觉,保持良好的阅读口味和品位,保持清醒的思维与思想,必然受益无穷。做人,为官,都一样。

(摘编自《人民文摘》)

猜你喜欢

书橱读书人晋升
腐败潜伏期官员何以得到晋升:基于干部任用权的分析
我的神奇书橱
爸爸的书橱
我是快乐读书人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读书人
书橱女巫的等候
书橱女巫的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