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石造化成砂壶,抱朴见素悟纯真

2017-05-30曹博

江苏陶瓷 2017年4期
关键词:光器艺人紫砂壶

曹博

宜兴紫砂壶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历经近六百年历史,被冠以“东方明珠,华夏瑰宝”之美誉。一把把精美的紫砂壶得天地之灵气,充分发挥泥性与泥色的特征,展示出丰富多变的艺术风格,与此同时,伴随艺术形式发展形成的紫砂文化亦百花齐放、薪火相传,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紫砂艺术的长廊里,历代制壶艺人毕智穷工,精心创作了许多传世佳作,成为后世收藏学习之经典,同时他们也将博采众长、锐意创新的优秀品质传承了下来,促进了紫砂技艺的发展。

传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的不变法则,对于当代紫砂艺人而言,如何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下沉住内心,创作出既不失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风格的紫砂作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现以紫砂壶“悟石”(见图1)为例,谈一谈它的艺术特性,以期共勉。

“悟石壶”整体呈现出简约、朴素的艺术效果,同时又富有当下所流行的线条美感,所以整把壶萦绕着一股浓郁的艺术文化气息。在主题造型上,它继承了传统光货的形态特征,将经典“汉君壶”的造型融会贯通,使之呈现出传统器型的影子,而在细节上又运用线条改进其柔和形态,带给人强烈的视觉美感。

“汉君壶”是传统经典款式,早在清代便已出现其雏形,并源于“曼生十八式”之“扁石壶”之式,后经一代代壶艺人不断改进而走向完善,在清末民初时基本定型,成为当时的流行壶式。然而,由于壶艺人学养的不同,所制器物的差别亦甚大,这其中尤以王寅春所制款式最为举世公认,乃壶中极品,颇具艺术气场。“悟石壶”的原型便出于“汉君壶”,但该壶整体更显浑朴大气。壶身筒呈扁圆柱状,肩颈与底足上下对称,线面过渡自然而清晰,显得厚而不重、稳而不笨。圆壶盖与口唇合体,严丝合缝,微细中见神韵,上下一体,更具整体性。除了主体形态外,该壶在细节刻画上亦尽善尽美,力求创新,嘴、把、钮均方中见圆,风格鲜明。直流状壶嘴从壶身前端探出,将蓄势待发之力表现淋漓,外围六方,出水口浑圆,方圆得体,彼此和谐;壶把同样为六方把,但走势圆润,韵味独特;桥钮置于盖顶中央,亦由六方之态构造成型。该壶在设计上蕴含了很多美学观念,从其形态到点、线、面、体组成的整体与局部,再到嘴、把、钮、盖等配置关系,各方面均比例协调,达到了审美上的共鸣。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素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之称,大体可分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大类,光器珠圆玉润,花器自然逼真,筋纹器脉络有致,其中的光器造型更与紫砂本质相得益彰,构筑起古朴典雅、安闲静心的特性,历来便深受文人雅士的钟爱。紫砂壶“悟石”作为一件典型光器,充分表現出“圆、稳、匀、正”的造型特征。整器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组成,壶体饱满大方,线条匀称流畅,质感骨肉亭匀,甚是美观。整壶作为光器,造型细节非常到位,简练而古朴大方、刚中有劲,将挺俊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心生喜爱之情。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外,更应追求人文精神层面的提升,使之成为抒发艺术、抒发情感、抒发思想的载体。紫砂壶“悟石”二字即体现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意蕴,紫砂壶由一抔紫砂泥造化而来,在它身上始终保留着泥的本质,而这种本质才是它最应具有、不可或缺的元素。“悟石壶”传达着一种抱朴见素的哲学思想和精神情感,烘托出我们对纯真的渴望与追求,并通过具体壶艺形式,以形达意,在儒雅的造型语言中提升文化品位,引发情感共鸣。

文化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而对于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则依托于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紫砂壶是世人公认的集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工艺精品,经历代壶人与文人的精心创作,将人类的思想情感融入朴实的壶体,塑造出独特的精神气质,进而深入人心。通过对“悟石”一壶的探究,本人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紫砂艺人应该不断提升创作能力,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养成具有文化品位的思维及创作习惯,使艺术创作不断走向融会贯通的境界。

猜你喜欢

光器艺人紫砂壶
紫砂光器的素朴智慧
——浅谈《春华壶》的创作感悟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花灯艺人
评弹艺人的雅号与别称
浅谈紫砂光器的造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