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虚极,守静笃

2017-05-30朱旭庭

江苏陶瓷 2017年4期
关键词:寓意紫砂

朱旭庭

摘 要 宜兴紫砂壶,成型工艺十分独特,不但造型丰富,陶器的色泽也古朴典雅,加上壶器表面镌刻诗、文、书、画,更增添了书卷气息,使之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浓厚文化底蕴的实用艺术品,反映了中华民族陶器造型的审美意识与文化韵味。

关键词 致远壶;紫砂;寓意

宜兴紫砂壶造型丰富,或奔放大度,令人心旷神怡;或精美细巧,耐人寻味。欣赏紫砂壶,尤其要注重细节之处,壶体表面镌刻的诗、词、画寓意深远,更增添了紫砂壶浓郁的书卷气。审美特征是紫砂壶的艺术内容之一,紫砂艺人们将篆刻、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集于一壶的设计中,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粹。紫砂壶的设计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也是独一无二的,就像这款紫砂“致远壶”(见图1),它以独特的提梁设计蕴含着宁静以致远的文化韵味。

1 紫砂“致远壶”的造型特征

紫砂“致远壶”采用原矿紫砂泥制成,壶色清澄、透亮温润。此壶半圆形,圆润中可见纯熟技艺,全手工制作而成,细节各处皆极致有感,造型美观;壶面平整,装饰了两圈圆形,美观大方,线条刚柔相济有张力,简洁不失气韵,情趣韵味高雅;四方形壶嘴,出水利落;长方形提梁高高耸起,空间阔大,呈上窄下宽之势,给人极强的视觉感染。此壶典雅精美、趣味无穷,是把玩和品茗的首选之作,越是赏玩就越觉得余味无穷,展示了非常高雅的品味。品玩此壶,方知何为经典之作。

2 宁静以致远的文化韵味

这款紫砂“致远壶”并无繁琐的雕饰,却以开阔的提梁一展“宁静以致远”的文化韵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虚静”是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涉及到了人的思维方式,还关乎人的品格与修养。不仅道家学说中论述了“虚静”,佛、儒、法这几家的学说都有所涉及。当然,最为流行的还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家“虚静”说。道家认为“道”就是整个宇宙的大和谐,要实现和谐,就得追求“无为而无不為”。道家还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人都被所谓的礼义、道德进行了精神绑架,因此智慧受到限制。而“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道家提出的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目的是清除这些妨碍主体和谐的障碍,以恢复其原始的素朴状态。老庄思想特别重视“虚静”,认为这是必修的精神状态。道家提出的“虚静”,完全是从体“道”的角度出发,以扫清通往大“道”的一切障碍。老子还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实际上,“致虚极、守静笃”的理念和“虚静”是相一致的。这里的“虚”是相对内心而言的,而“静”是相对外物而言的。虚静是为了养人的精神,养神的目的又是为了修养身心,进而与“道”合二为一。那么,养神其实是一种达到“虚静”的方法,也是净化内心的过程。老庄的“虚静”心态揭示了这样一种审美的心态:人作为审美主体,如果能够保持自己的心灵与精神自由,就能够体悟到美的对象、美的真谛。在老庄的“虚静”论中,还特别强调虚以待物,也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道”的直接观照上,集中精神是为了使心灵获得一种高度的审美能力,宁静以致远。此外,“虚静”能够使人在静中思维敏捷,改变步入惯性思维的误区,而恢复人的天然本性。不管怎么样,心灵的放飞与精神的自由是人毕生所追求的,谁都不想为世间俗事所困惑。因此,人越感到身心愉快、越自由,就越能感受到生活之美,并享受生活美,进而达到“合天”悟道的思想境界。

紫砂“致远壶”蕴含着以“虚静”观“道”的真理,尽管它是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但是在审美过程中,却以一种直观的、感性的知觉方式触人心弦。不仅如此,有紫砂“致远壶”作陪,宛如有一种“虚静”的心态伴随着,不但使人思维专一,还能使人进入高妙之境。此外,此壶还能使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心态,也就是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的调和。

3 小 结

紫砂“致远壶”在继承传统壶型的基础上,展示了“虚静”的境界,正是因为它的审美态度,符合了道家“致虚极、守静笃”的文化韵味。故此,此件茗壶值得珍藏与细细品位。

参 考 文 献

[1]张伟.“空”——浅析乔琪·奥基弗绘画中的意境美[D].曲阜师范大学,2014.3.

[2]印莉.艺无止境——艺术创新略谈[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05):78.

猜你喜欢

寓意紫砂
美好寓意品芝麻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丰硕壶”的工艺技巧和美好寓意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