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有如呼吸

2017-05-30钱理群

阅读(书香天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钱理群温饱精神家园

读书、学习是要有献身精神的。

我至今还记得王瑶先生在我刚刚入学成为硕士研究生时对我说的话:“钱理群,一进校你先给我算一个数学题:时间是个恒量,对于任何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要牢牢地记住这个常识——你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这二十四小时就看你如何支配,这方面花得多了,另一方面就有所损失。要有所得,必须有所失,不能求全。”讲通俗点,天下好事不能一个人全占了。

现在的年轻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想把好事占全,样样都不肯损失。你要取得学习上的成功、研究上的成功,必须有大量的付出,时间、精力、体力、脑力,必须有所牺牲,少玩点甚至是少睡点觉,少打扮自己。你打扮自己的時间多了,读书的时间就少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怎么安排时间,我没有一个价值判断。你打扮自己,你整天玩,那也是一种人生追求,不能说读书一定就比玩好。

不过你要想清楚,这边时间花得多,那边就会有损失,你打扮的时间、玩的时间多了,那就会影响读书。想多读书就不要过分想去玩、去打扮自己。这背后有一个如何处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的问题,既要物质的充分满足又要精神的充分满足,那是一种理论的说法,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说法,或者是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合理角度说的,落实到个人是比较难实现的。

我认为落实到个人,物质首先是第一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他说得很清楚,生存、温饱是物质方面的,发展是精神方面的。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证之前,是谈不上精神的发展的。

过去我们有一种说法就是要安贫乐道,这是一种骗人的东西,千万不要上当。要你安贫乐道的人自己在那里挥霍,我们不能安贫,我们基本的物质要求要满足,要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物质利益。

在我看来,人是要有两种生活的,在现实的物质生活之外,还要有通过阅读与其他方式、途径建立起来的精神生活。前者是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更是狭窄而有限的;但后者却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自由地穿梭于古今中外,漫游于人类所创造、拥有的一切文化空间。

在阅读中重新经历、感受生活,极大地扩展了自身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而阅读经典,更是和创造了人类与民族精神财富的大师、巨人对话、交流,自然会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境界,从而极大地提高自身精神生活的质量。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学生阶段,通过阅读与学习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是更为重要与根本的。这样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尽管需要经过今后一生的实践,不断注入自身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才能真正化为自我生命的有机组成,但在人生起点上,通过阅读打开一个足够辽阔的文化空间,从而达到精神空间的扩展,这对终生发展中生存空间的扩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摘编自商务印书馆《风雨故人来—— 钱理群谈读书》一书)

猜你喜欢

钱理群温饱精神家园
蜘蛛(外一首)
钱理群:“专改错别字的教授”
钱理群
数说70年
标准保“温饱” 特色促“小康”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
钱理群“告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