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值模式对强台风“菲特”登陆期间预报能力评述

2017-05-30王晓峰许晓林杨续超张赟程

大气科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菲特台风

王晓峰 许晓林 杨续超 张赟程

摘要基于自动站观测和ECMWF再分析资料,针对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区域高分辨率台风模式(Shanghai Tropical Cyclone High Resolution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STITHRAPS)和业务常用的4个数值模式,即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全球模式,美国全球预报系统(The 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全球模式和我国T639(T639L60)全球模式,对1323号台风“菲特”登陆过程的预报性能进行了综合检验评估。结果显示:对暴雨以上的强降水预报STITHRAPS有明显优势。仅有该模式对超过500 mm的极端降水做出预报,且各项评分均好于全球模式,漏报率也明显优于其他模式。对暴雨以下的降水预报各个模式差距不大。美国GFS和STITHRAPS较好地预报了大风区,STITHRAPS预报的风场与实况的空间相关程度最高。从漏报率上来看,STITHRAPS模式的风场预报具有明显优势。虽然预报最大风速偏大,但是STITHRAPS在24 h后的路径预报有较大优势。

关键词检验评估;台风;高分辨率台风模式

台风是对人类影响较大的气象自然灾害,平均每年登陆我国的台风就有7~8个(热带气旋年鉴,1949—2014年)。台风登陆往往会引发暴雨成灾、山洪暴发、城市积涝、持续性大风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别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王凌等,2006)。因此,台风预报一直倍受重视。近年来,随着气象观测手段的提高、计算机水平和数值模式的发展,台风数值预报模式已经成为台风预报预测的关键技术。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采用GSI(Gridpoint 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同化系统,同化吸收了包括常规地面站、探空、飞机报、风廓线、雷达反射率、卫星亮温数据等多种观测资料,研发了高分辨率台风数值预报模式STITHRAPS(同STIWRF)。陈国民等(2015)在有关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的研究中指出,高分辨率台风数值预报模式的路径预报性能优于GRAPESTCM、广州数值、美国HWRF等区域模式。24 h和48 h的平均路径误差为649 km和1295 km,与GFS(677 km和1239 km)和ECMWF(657 km和1186 km)的预报能力相当。

模式检验是提高业务预报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业务预报中使用的诸多数值模式,国内已有众多预报检验评估:如国家数值预报中心针对每年主汛期(6—8月)进行了多个数值模式的预报性能检验(赵晓琳,2012;王雨等,2013;张博和李勇,2013);孟英杰等(2007)和周昆等(2010)则针对业务上常用的模式在区域尺度天气预报中的性能进行了检验;余锦华等(2012)分析了我国台风路径业务预报误差,并对误差成因进行了分析;汤杰等(2011)对201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和分析;Wang et al.(2012)评估分析了CMA和JMA全球模式对台风降水的预报效果;马雷鸣等(2008)还针对5种台风模式2007年预报的台风路径误差进行检验评估。智协飞等(2015)则分析比较了多家模式2009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预报效果,并探究了多模式集合预报的效果。王咏青等(2012)则评估了WRF模式对西北太平洋台风季节预报的数值模拟效果。但以上工作多以某个时间段模式的评估检验为主,很少对台风登陆过程的要素预报进行评估。因此,加强高分辨率模式对台风登陆过程的分析很有必要。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利用中央气象台台风定位资料和泛太湖流域3 800多個区域自动站,评价高分辨率台风数值预报模式,ECMWF、GFS、JMA、T639模式对1323号台风“菲特”登陆过程中路径、强度和风雨的预报性能,分析不同模式之间的预报差异,为合理使用高分辨率台风模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台风“菲特”简介

1323号台风“菲特”于2013年9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下同)编报;10月3日05时升级为台风;4日17时升级为强台风,同时转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沿海靠近;7日02时前后登陆福建福鼎沙埕镇。虽然登陆时强度达到强台风级别,但8 h后迅速减弱为热带低压,10 h后停止编报。降水主要发生在5日20时—8日20时,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日20时—6日20时台风登陆前降水。以台风外围云带降水为主,整体雨强较弱,强降雨落区集中在沿海;第二阶段是6日20时—7日08时台风登陆期间强降水。以台风本体(包括倒槽)降水为主,雨强最强,强降雨落区位于浙北(1119 mm/(12 h))和沿海(1328mm/(12 h)),是“菲特”影响过程中强降水最集中的时段;第三阶段是7日08时—8日20时台风登陆后降水。受倒槽、冷空气和偏东急流相互作用,雨强居中,但是持续时间较长,强降雨落区主要位于浙北地区(1328 mm/(36 h))。

由于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台风“菲特”给泛太湖地区带来历史罕见的暴雨。以影响最为严重的浙江省为例:全省平均过程雨量207 mm,有43个测站雨量超过500 mm,天荒坪达1 056 mm;浙北地区有14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或接近百年一遇,7日全省面雨量149 mm,为120 a一遇。根据风雨潮综合强度评估,东部和浙北地区有38个县(市、区)为特重或严重影响,其中余姚、奉化、上虞、苍南、平阳、瑞安等19个县(市、区)为“特重影响”等级。截至8日20时,仅浙江一省就有11个市80个县(市、区)981个乡(镇、街道)8181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失踪4人,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7395亿元。

12观测资料

1)台风定位资料:取自中央气象台台风实时定位资料。该资料包括台风中心经纬度、中心最低气压及近中心最大风力。时间分辨率为3 h。

2)地面自动站站点资料:选用泛太湖流域内3 800多个站点观测资料。观测要素包括地面降水、10 m风向及风速。时间分辨率为1 h。

3)Atmospheric Model High Resolution 10day Forecast(HRES)分析场资料(Dee et al.,2011):取自欧洲中心大气模式模式初始场。水平分辨率为01°,垂直分层137层,模式层顶为001 hPa。分析场资料一天4次,分别为02、08、14和20时。

13数值预报资料

为开展较合理的对比评价,所用的模式预报资料来源为: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高分辨率模式(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预报模式(The 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日本气象厅全球模式(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GFS,JMA)、中国国家气象局全球模式(T639)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高分辨率台风数值预报模式(STITHRAPS/STIWRF)。各个模式的参数对比见表1。由于台风“菲特”于10月5日23时进入24 h警戒线,其主要降水过程发生在5日20时—8日20时,因此选取5日20时起报的数值预报结果进行分析。

14评估方法

1)定位定强方法

由于台风“菲特”登陆前强度较大,眼区清晰,因此采用最低海平面气压作为定位因子。实际操作过程中,在上时刻台风中心附近90 km半径范围内(按台风移动速度最大为30 km/h推算),搜寻海平面气压最低点作为新的台风中心,并在该中心周边400 km半径范围内搜寻风速最大值作为台风最大风力。

2)降水及风速定量评估方法

为便于理解和相互比较,采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研发的模式评估工具Model Evaluation Tools(Gotway et al.,2013)中的传统评估方法对降水和风速进行定量评估,具体评估指标如下:平均误差(Mean Error,ME)/偏差(Bias),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TS评分,ETS评分,频率偏差(Frequency Bias,FBIAS),空报率(False Alarm Ratio,FAR),漏报率,击中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ng Yes,PODY)。

2评估结果

21台风路径及强度

图1和表2比较了各个模式对台风“菲特”路径预报的差异。各模式0~24 h路径预报较为一致,EC、GFS、JMA、T639和STIWRF的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290、449、295、373和415 km,尤其是EC模式预报的路径,在前12 h的平均定位误差仅为147 km。路径差异主要出现在24 h之后,EC、JMA和T639模式预报的台风路径沿西北方向登陆浙江台州,与实况有较大误差;而GFS和STIWRF模式预报的台风路径的偏西分量加大,台风沿正西方向登陆浙闽交界地区,与实际观测到的台风路径一致。从整体统计来看,EC、GFS、JMA、T639和STIWRF在0~36 h的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600、388、676、776和387 km。需要说明的是,STIWRF模式与GFS模式所预报的台风路径较为相似,可能与STIWRF模式采用GFS资料作为初始场和边界場有关。

在台风强度预报方面,表2给出了各个模式对台风中心最低气压和近中心最大风力的预报对比。EC和T639模式给出了较好的强度预报,两个模式不仅能预报出台风强度的时间演变过程,而且与实际观测到的最低气压误差仅为32和51 hPa,最大风力误差也仅为64和4 m/s。而STIWRF、GFS和JMA的强度预报误差相对较大,尤其是JMA模式预报的最低气压和最大风力的误差分别达到了217 hPa和145 m/s。STIWRF模式起报时刻的强度太弱,最低气压和最大风力均存在较大误差,说明模式尚可在涡旋初始化等方面改进初始场质量;在台风登陆前(30 h之前),STIWRF模式预报的最低气压略偏高,而最大风速偏大较多;在台风登陆后,STIWRF模式预报的最低气压偏低,且最大风速偏大。

22台风降水

登陆过程降水预报能力是评估台风数值预报的一个重要内容。图2给出了各个模式预报的台风“菲特”72 h过程降水与实况。由图2a可见,实况中70 mm以上的大雨区几乎覆盖了整个浙江省范围,超过280 mm的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宁波地区、浙北地区和浙东南沿海地区。从空间形态分布上来看,EC、JMA和T639所报的降水落区均呈西北东南走向,GFS和STIWRF所报雨带在浙北和沿海区域较强,与实况略有相似。从降水量级上来看,EC、GFS、JMA和T639所报降水极值均偏小,基本都在250~350 mm,而实况降水极值在500 mm以上;STIWRF所报降水极值在500 mm,与实况相当,但宁波一带极值中心范围偏小。Vb v图3台风“菲特”72 h降水预报评分a.TS;b.ETS;c.击中率;d.空报率;e.漏报率;f.频率偏差从分级评分(图3)上看,在≥70 mm降水级别,各个模式预报结果差距不大,除GFS和T639预报偏小带来较大漏报率(037和019)外,其余3个模式(EC、JMA和STIWRF)均取得了较高的TS评分(080、078和080)。模式间评分的差距出现在≥280 mm量级上,EC、GFS和JMA对此量级的降

水均没有预报,存在较大漏报率,而T639和STIWRF模式则报出了部分强降水,两者的TS评分分别达到了017和025。

从逐24 h降水(图4)来看,强降水出现在过程的第2日,强降水区主要分布于宁波、浙北和东南沿海区域。第1、3日也出现了暴雨以上降水,主要分布于宁波、台州和浙北区域。各个模式对0~24 h降水的预报落区相差不大。除了T639模式外,其他模式均报出了50 mm以上的暴雨,EC模式和STIWRF模式还报出了湖州地区的大雨区。对于24~48 h降水,各个模式预报差距增大。EC和JMA预报的雨带偏南,GFS只预报了温州地区的强降水中心而漏报了宁波和浙北地区的雨带,T639则预报了北部的强降水带而漏报了沿海地区的雨带,STIWRF模式对几个大的雨带均有预报,但浙北的雨带略偏南而浙中的雨量太大。对于48~72 h的降水,唯有STIWRF模式体现。其他模式均没有预报出宁波、台州地区的强降水,且对上海及浙北的降水预报也偏弱。

STIWRF模式对于暴雨以上(≥50 mm)降水的预报评分均好于其他模式(图5)。STIWRF模式预报的3 d降水的TS评分分别为037、075和034,在所有模式中得分最高;击中率分别达到056、093和049,尤其是第1天和第3天,比其他模式提高较多;且其漏报率明显低于其他模式。

对于100 mm以上的大暴雨(图6),STIWRF模式的预报优势更加明显,几乎在3 d中均得到了最高的TS、ETS和击中率评分,而漏报率则为所有模式中最低。其中第2天大暴雨的TS评分达到056,而空报率仅为032,对于本次特大降水过程来说是较为成功的预报。

23台风10 m风速

大风是评估台风预报的又一重要因子。其中过程最大风速是主要的致灾气象因素之一。对每一观测站点而言,72 h内站点风速的最大值即为本站点的72 h最大风速观测值。对每一模式格点而言,72 h内逐小时风速预报的最大值即为本格点的72 h最大风速预报值。对比各个模式对台风“菲特”72 h最大风速的预报和观测,EC、GFS、JMA和T639预报的强风中心比实况偏北约1个纬距,STIWRF模式对浙闽交界的强风中心预报较为准确。但从量级上来看(图7a),EC、T639和STIWRF对最大风速预报略偏强,平均偏差分别为22、33和44 m/s,而GFS和JMA则略有偏低,平均偏差为-03和-19 m/s。

图8给出了基于图7各个模式对7级、8级、9级以上大风的预报评分情况,在较小风速量级(7级,≥139 m/s)上,各个模式的TS、ETS得分差距不大,EC、GFS和STIWRF相对略高。而在较大风速量级(9级,≥208 m/s)上,STIWRF模式预报优势较为明显,TS和ETS分别达到030和029。虽然STIWRF模式在非强风中心区对风速有一定的高估,但从空报率和漏报率上来看,STIWRF模式也具有明显优势。这得益于STIWRF模式对过程最大风速的空间分布的准确预报,其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其他数值模式,达到了057。

STIWRF预报在台风登陆前、登陆时以及登陆后的10 m风场预报都有着优异的表现,尤其以登陆时的预报效果最为突出。图9是登陆时各个模式预报的10 m风场与实况观测的比较。在台风登陆时(10月7日02时),近台风中心的温州地区和较远处的宁波绍兴区域,出现了6~7级的大风天气,温州地区以偏东风为主,杭州湾及宁波台州地区以东北风为主,福建沿海以西北风为主(图9a)。由于EC、JMA和T639对于台风路径预报的偏北,整个10 m风场与实况差距较大;GFS和STIWRF预报的风向更贴近实况。虽然STIWRF模式预报的风场整体偏大,但从空间分布和强度上看,是各个模式中最好的。

3结论

本文对上海台风研究所高分辨率臺风模式STIWRF在强台风“菲特”期间的台风路径、强度和风雨预报进行了检验,并将其与EC、GFS、JMA和T639等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以下结论:

1)各模式起报后0~24 h,路径较为一致,之后开始出现较大差异;从整体来看,GFS和STIWRF模式的平均定位误差较小,分别为388和387 km。

2)从登陆过程72 h累积降水看,EC、GFS、JMA和T639模式预报的降水偏小,仅有STIWRF预报出了实况的降水极值。从24 h累积降水看,各个模式对暴雨以下降水的预报相差不大,对于暴雨以上降水STIWRF模式的预报评分均好于其他模式,且降水量级越大,优势越明显。

3)从过程最大风速看,STIWRF模式对9级风以上风场预报能力更强,且从空报率和漏报率上来看,STIWRF模式也具有明显优势。这得益于STIWRF模式对过程最大风速的空间分布的准确预报,其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其他数值模式,达到了05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国民,曹庆,白莉娜,20152014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J].气象,41(12):15541561.Chen G M,Cao Q,Bai L N,2015.Verification on forecast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western North Pacific in 2014[J].Meteor Mon,41(12):15541561.(in Chinese).

Dee D P,Uppala S M,Simmons A J,et al.,2011.The ERAInterim reanalysis:Configu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J].Quart J Roy Meteor Soc,137(656):553597.

Gotway J H,Bullock R,Oldenburg P,et al.,2013.Model evaluation tools version 41(METv41) users guide[M].Boulder:NCAR Technical Report.Developmental Testbed Center.

马雷鸣,李佳,黄伟,等,20082007年国内台风模式路径预报效果评估[J].气象,34(10):7480.Ma L M,Li J,Huang W,et al.,2008.Verification on typhoon track forecast by operational typhoon numerical models of China in 2007[J].Meteor Mon,34(10):7480.(in Chinese).

孟英杰,吴洪宝,王丽,等,20082007年主汛期武汉区域四种数值模式定量降水预报评估[J].暴雨灾害,27(3):273277.Meng Y J,Wu H B,Wang L,et al.,2008.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of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s in Wuhan region during main flood season of 2007[J].Torrential Rain and Disasters,27(3):273277.(in Chinese).

汤杰,陈国民,余晖,2011201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预报精度评定及分析[J].气象,37(10):13201328.Tang J,Chen G M,Yu H,2011.Precision evaluation and error analysis on the forecasts of typhoon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in 2010[J].Meteor Mon,37(10):13201328.(in Chinese).

王凌,羅勇,徐良炎,等,2006.近35年登陆我国台风的年际变化特征及灾害特点[J].科技导报,24(11):2325.Wang L,Luo Y,Xu L Y,et al.,2006.Review of typhoon and its related natural disasters over the past 35 years in China[J].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24(11):2325.(in Chinese).

王咏青,宋天元,梁驹,等,2012.西北太平洋台风季节预报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学报,35(1):2431.Wang Y Q,Song T Y,Liang J,et al.,2012.Simulation of seasonal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by using the WRF model[J].Trans Atmos Sci,35(1):2431.(in Chinese).

王雨,公颖,陈法敬,等,2013.区域业务模式6 h降水预报检验方法比较[J].应用气象学报,24(2):171178.Wang Y,Gong Y,Chen F J,et al.,2013.Comparison of two verification methods for 6 h precipitation forecasts of regional models[J].J Appl Meteor Sci,24(2):171178.(in Chinese).

Wang Y,Shen X S,Chen D H,2012.Verific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rainfall predictions from CMA and JMA global models[J].J Trop Meteor,18(4):537542.

余锦华,唐家翔,戴雨菡,等,2012.我国台风路径业务预报误差及成因分析[J].气象,2012,38(6):695700.Yu J H,Tang J X,Dai Y H,et al.,2012.Analyses in errors and their causes of Chinese typhoon track operational forecasts[J].Meteor Mon,38(6):695700.(in Chinese).

张博,李勇,20132013年6—8月T639、ECMWF及日本模式中期预报性能检验[J].气象,39(11):15141520.Zhang B,Li Y,2013.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of mediumrange forecast by T639,ECMWF and Japan models from June to August 2013[J].Meteor Mon,39(11):15141520.(in Chinese).

赵晓琳,20122012年6—8月T639、ECMWF及日本模式中期预报性能检验[J].气象,38(11):14231428.Zhao X L,2012.The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of mediumrange forecast by T639,ECMWF and Japan models from June to August 2012[J].Meteor Mon,38(11):14231428.(in Chinese).

智协飞,孙晶,周文友,20152009年夏季西太平洋台风的集合预报和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J].大气科学学报,38(5):633640.Zhi X F,Sun J,Zhou W Y,2015.Ensemble and multimodel ensemble forecasts of western Pacific typhoons during summer 2009[J].Trans Atmos Sci,38(5):633640.(in Chinese).

周昆,郝元甲,姚晨,等,20106种数值模式在安徽区域天气预报中的检验[J].气象科学,30(6):801805.Zhou K,Hao Y J,Yao C,et al.,2010.The verification of six numerical models for weather forecast in Anhui Province[J].Scientia Meteorologica Sinica,30(6):801805.(in Chinese).

猜你喜欢

菲特台风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台风过韩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台风来了
台风过后
台风爱捣乱
与台风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