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道运动员力量训练探讨

2017-05-30李娜

体育风尚 2017年9期
关键词:力量训练

李娜

摘要:柔道属于运动员之间进行身体的直接接触,并且在双方对抗的过程中在技术、力量等方面进行较量的项目。这将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在对抗中取得胜利。因此,对柔道运动员力量方面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柔道运动的力量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柔道力量训练的方法加以阐述。

关键词:柔道运动员;力量特点;力量训练

柔道属于力的体现,在前辈的研究中早已将柔道与力量同等看待,这将要求运动员应具备较强的爆发力、灵敏性以及意志力,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随着柔道运动的发展,在竞赛规则方面也不断的发生改变,使比赛的对抗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也使得力量在训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一、柔道运动的力量特点

(一)多元性及全面性

柔道运动员在对抗的过程中,战况多变、技术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随时对各方面的阻力进行灵活应对,这时需要集合相应的肌肉投入到搏斗当中,有时甚至需要全身肌群参加战斗,因此柔道运动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同时,运动员在对抗过程中,应做到控制与反控制、压制与反压制相结合,使得全身肌肉收缩都能够体现出向心和离心、等长等张的特点。

(二)与其他因素相融合

柔道运动并不是单纯依靠力量的大小进行的,而是速度、技巧、意志力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并且力量能够与其他因素之间相互融合和补偿,进而达到最佳效果。换句话说,运动员可以依靠较大的力量来弥补自身在技巧、速度等方面的缺陷,同时在力量对比为弱势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灵活的技巧以及较快的反应速度来取得胜利。但是最为理想的模式还是能够集力量、速度、技巧等于一身。

(三)较强的爆发力

在柔道运动中,通常是运动员双方直接接触并且相互对持,等待时机,当对手出现某一失误时突然出击将其制服。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反控制等使对手处于失重的状态,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力量展现出较强的爆发力,这将能够使运动员在双方相持的状态下,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同样也是柔道力量训练中的主要特点之一[1]。

二、柔道力量训练的方法

目前,随着柔道运动的发展,比赛规则的不断完善,对运动员进行力量方面的训练显得十分必要,主要可以通过器械练习以及双人练习等方式进行训练。由于不同的训练方式得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训练方式时应从实际出发,并且与生理、生化等原理相结合,考虑到运动员个人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和使用,以此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其中,柔道力量训练方式主要包括几下几种。

(一)超等长力量训练

此项训练为柔道运动中专业力量训练之一,主要是肌肉被迫进行离心收缩,并且立即转为向心收缩的练习。在实际训练中,通过器械或者双人练习都能够实现。例如,引体向上训练。通常的引体向上主要是锻炼肱二头肌的向心力,以快上慢下的方式进行,则能够在慢下的过程中,使肌肉被迫进行离心收缩,然后立即引体作向心收缩运动,这样做能够使专项爆发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再如,利用双人练习的形式进行,两名运动员互插抱腰,全力向后接,当听到口令声时,突然收缩,进而得到发展专项爆发力的要求。

(二)等张力量训练

通过此项训练能够使肌肉保持匀速运动,对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运动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动作运动转变为对抗的阻力,使运动员的专项绝对力量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使对抗肌群的协调性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引力向上动作中,利用慢上慢下的方式,使肱二头肌以及其他相关肌群都持续进行向心以及离心的运动,这样做能够对肌群对抗以及相持的能力产生极大的发展作用。

(三)循环力量训练

此种训练方式是指在正常的训练课中,同时进行各种力量练习,以循环作业的方式实施力量训练,与其他训练方式相比较来看,此种方式能够更加突显出柔道专项的特点,与比赛形式更加贴合,所取得的训练效果也更加明显。循环力量训练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纯力量训练法,此种方式为力量练习组合成的循环训练,主要目的在于使运动员力量集聚性提升,通常适用于准备期中。具体实施的方法为:选择6到10项力量练习当中,以每个练习的时间为单位,定量定次的进行循环训练。第二,综合循环法。此种方式是将力量、技术以及意志力等练习形式综合起来形成的循环训练,通常以时间为单位,练习时间被控制在5到8分钟,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每项练习,运动员在练习的过程中心率应达到34~36次/10秒,与比赛时的训练强度更为贴近,因此多应用到比赛期中。总之,循环训练方式的实施应考虑到训练时期、现有器材以及运动员自身情况等因素,并且结合项目力量的特点综合分析后使用[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柔道训练中力量训练的地位越来越高,拥有良好的力量训练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应加强对力量训练的重视力度,在选择训练方式时应从实际出发,并且与生理、生化等原理相结合,考虑到运动员个人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和使用,以此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潞苹,王超男,杜习乐.浅析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J].商场现代化,2012(24):152.

[2]张文杰.我国男子柔道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与特点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学,2013.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力量训练
水上运动力量训练特性分析
浅谈自行车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浅析篮球运动中如何进行力量素质训练
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
浅谈力量素质与力量训练在实际训练中的方法及运用
体校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对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初探
浅析举重训练中的力量训练
前臂肌群力量训练对篮球中远投篮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